浅析克拉玛依市油田职工家庭教养方式

2012-12-18 12:48惠晓梅段园睿
克拉玛依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教养母亲家长

惠晓梅 段园睿

(1.中共克拉玛依市委党校,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2.克拉玛依市实验中学,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在克拉玛依市的油田职工家庭的家长中,有一半是油田普通技术工人。他们的工作地点通常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大沙漠,朝夕相伴的就是几个同事和轰隆隆的机器,可谓“与世隔绝”的“孤岛”。他们白天在外工作,有的需工作一周或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回到家中。他们回家后的主要生活方式是睡觉、聚会、看电视、上网、逛街,而自觉地学习、思考、看书的人则极为罕见。慢慢地,他们会变得孤独空虚、懒惰散漫、简单粗暴、疏离冷漠。大多无暇顾及家庭和孩子,疏于对孩子正确的教养。

一、错误教养方式的原因、特点及孩子的应对方式分析

1.溺爱+包办型

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总是心太软”,无原则迁就、溺爱。以为给足了物质上的需求就不用灌溉精神的家园。油城家长白天一般不在家,大多数还长时间不能在家,根本照顾不了孩子,大多数孩子由于是独子,家长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补偿心理,孩子要什么都竭尽全力去满足。除了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之外,还要给足够的零花钱,有的家庭孩子每月的消费额高达3000元,孩子的消费水平渐趋成人化——穿名牌、玩电脑等等,舒适优越的环境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了宽松的物质空间,但孩子的心理空间并没有因此而延伸。

亲子关系是孩子人际关系的雏形。与父母过久的分离,整天与电视、电脑为伴,使孩子失去了最初的社交实践,也使孩子长期处在不安全的环境中,要独自面对不确定的事件(安全感缺失)。有些孩子因为常常被封闭在屋子里陷入自闭,未经同意,家长都难以进入他们的房间,这使家长尴尬又苦恼[1]。目前,克拉玛依的学生几乎人人拥有电脑,电脑正成为孩子学习和休闲的伙伴。虚拟世界的诱惑,让他们暂时体验到了情感的温暖,义无反顾地陷入网络,而家长就在一天天的忙碌中遗忘、忽略了孩子,孩子也离现实群体越来越远。

有家长曾反思说:“平时太宠孩子了。就想孩子听话,学习不用督促,一切日常家务活很少让他干。在他面前很少表露出工作忙、很辛苦的一面,始终让他感觉到我们是在一个很轻松的环境下工作,也许还是沟通得不是很深。同时我们在表达情感方面还很欠缺,一些感恩的话语及其它表达很少表露出来。”这位家长事事包办,试图弥补对孩子的亏欠。长此以往只能促使孩子变得孤傲、冷漠、自私或怯懦。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不能吃苦,意志薄弱,自理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遇到问题束手无策,情商不高,还会形成其它不良习性。

2.溺爱+专制型。

这种情况在文化层次不高或夫妻关系失和的家庭中比较多见。同部分“待优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会发现他们在教育方式上惊人地相似:大多数母亲先是讲述自己教育孩子的困难,后来就泪流满面,变成了对丈夫的无奈哭诉和抱怨:“喜欢发脾气,没有与孩子交流的意识,缺乏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不听自己劝说,不看自己有意识放在枕头边的教育类书籍改善自己的教育观念,不和自己持有相同的教育方法,甚至当着孩子面吵架。”

通过调查了解,这类家庭中父亲一般长年在野外工作,母亲在市区附近上正常班或做小生意,常常是母亲一个人管教孩子,而父亲只有休假时才回到家中。教育孩子时父亲通常都表现得简单粗暴、缺乏耐心。在孩子眼中,只有母亲是陪着他一起成长的亲人,最了解他,也最宠他。衣食住行、生病住院全是母亲料理,甚至在学校犯错了,也是母亲一人来处理。所以,孩子对母亲比较亲近,而对父亲总是畏而远之。而在母亲眼里,孩子比丈夫更加了解心疼自己,所以加倍地溺爱孩子。当发现孩子成了“问题学生”、“差生”,父亲常常火冒三丈,一方面责怪妻子没有管好孩子,另一方面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观念。刚开始,孩子默不作声,慢慢地,孩子敢跳起来对着干,你吼我也吼,你打我来挡,再打就离家出走。

由于母亲的溺爱和父亲的专制甚至暴力,父母缺乏引导孩子的正确途径,教育孩子无法保持一致性,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经常贪图享乐,自控力差,自私自卑,情绪多变,沟通能力差,遇事常用武力解决,狠勇好斗,这种家教方式对孩子心灵和肉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甚至可能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后果。下面是一个高中生的日志:

我觉得爸爸是个很犟的人,什么事都是他说的是对的,别人的都是错的,而且即使是他错了,他也不会承认。比如说,他给我们讲“211”教育工程,本来很好的话题,但是,他讲之前先会说:“新闻吧你们都不看,这些都不清楚,平时吧有空就知道打游戏,这些事情都不去关心”。本来很有兴趣听,被他那么一说就开始反感了。然后他讲的时候问你什么,你不知道了,又是开始一阵子的说。所以我就会说:“好了好了,你还不如不说”。他还会说:“不知道还不让我说”。唉,本来好好说就行了,要讲就好好讲,何必还说那么多批评的,再说我们也不是不看,哪有什么都知道的。爸爸每次都是,自己知道一些就感觉全世界就他知道。这样一来好好的事也变成了矛盾,而且每次给他说什么他都不听。

3.无为+放任型。

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忙无法照顾孩子,加上崇尚让孩子自由发展的思想,采用“无为式”教育,导致过分“尊重”孩子个性,完全任其自由成长。这类家长基本放弃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对孩子的行为不过问,不管束,也不教育,过份依赖学校和社会。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有些家长认为对孩子的教育进行到了高中前就可以停止了,这也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观念。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贯穿一生的。

4.唠叨+监管型。

有一类家长刚好与“无为”家长相反,总是想处处“有为”。有孩子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

每天都要找我吵架,我不愿意和你吵,你非要找点事出来;我不说话,你就不停地找事;我忍不住说话了,你又说我和你对着干;我坐那好好写作业,你说我假惺惺地装;我不写作业,你又说我不学习;你要是这么不可理喻,直接弄死我算了呗。你当初把我生出来干撒,可笑。不是一次两次了,多少年你都是这个样子!(来自一学生空间日志)

母亲只是偶尔夸夸我,大部分时间她总会让我做这做那的。不管我做什么事,她都想要来干预,几乎都要按她的方法去做才行。所以,我一直在各个方面与她对着干,目的只是想让她知道,她不是“老大”,也不是“武则天”,也不是会占卜的人,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去管我,因为不是她说的才是对的。(来自一学生作业)

也许是因为不能天天守护着孩子,这类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特别紧张敏感,他们脑海中常常浮现出一个想像中的“模范孩子”,并以此督促自己的孩子也要照样去做。但孩子毕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可能什么都按照家长的意愿行事。可家长往往忘了自己已经是成人,有社会所带来的太多束缚。而孩子天性好动,不可能像成人一样中规中矩,他们的道德意识正处于萌芽时期,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还处于蒙昧状态。

如上所述,家长会因为孩子的一点点不合自己心意的举动焦虑不安,甚至大动肝火。如此,孩子寸步难行,不知如何是好。即使有的孩子表面上服从家长,按照家长说的去做,可只是做做样子给家长看,并没有什么实质改变。还有一些“乖巧”的孩子,他们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坐在书桌前,可是并不学习,而是偷偷地用手机聊天。

二、正确施教的途径

1.尊重孩子——他不是你的私有产品

家长要认识到对孩子不能管教太松,放任自流,也不能管教太严。放任自流容易使孩子任性不讲理,甚至胡作非为;管教太严,急于使用权威必然导致专制独裁。自己做出决定是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一部分,我们应创设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的环境。成人教育孩子时总是强调如何限制和约束他们,不许他们随意接触事物。其实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权利,他们需要发挥自主性、首创精神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孩子犯了错误,批评是必要的,但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及自信心,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2]。有些家长将权威和惩罚联系在一起,殊不知,孩子所能接受的权威是建立在尊重、亲切、关怀基础上的。当发现孩子有微小的进步时,家长应及时进行语言鼓励,以提升孩子信心。

2.以身作则——共同进步

家长在各方面都应该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家长自己回家不看书,只知道吃喝享受,孩子自然不能静心学习;自己说话满嘴脏字,孩子自然不能感受到尊重与文明。因为家长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孩子不但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和神情,还会模仿语气、态度等等。家长的教养态度对孩子非常重要。家长要想方设法从孩子极少的话语和非言语暗示中了解孩子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帮助孩子观察自己和别人,让他体会家长的情感。

3.发展评价——促孩子进步

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不要因孩子做的是“徒劳无益”的事,而加以阻止或干涉,这样会有碍孩子的主动性、自主性的发展。不管孩子是做得好还是不好,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世界、发展自己,家长应该以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孩子,看他们达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发展什么,多给孩子鼓励和建议,使孩子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4.设法交流——寻找归属感

下班后,少一点应酬,挤出时间来,静下心来,对孩子多一份观察与关心,帮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语言是情感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让孩子有良好社会交际能力的基本条件,家长应多给孩子语言发展的空间、时机,设法促使孩子向自己表达情感、交流思想,这样孩子才能“有话总爱跟父母讲”,“有事总爱找父母帮”,感情获得归属的孩子就不至于早恋、迷恋网络。

总的来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尤其进入高中阶段,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导致的亲子沟通困难是目前克拉玛依市油田职工家庭教养最大的问题。家长的教养方式、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具有直接的作用和重要的影响,孩子的个性是依靠后天的教育和和谐的环境形成的,家长不能忽略了自己带给孩子个性心理的影响。所以,克拉玛依市油田职工家庭的家长,需要用心去阅读家庭教育的书籍,提升教育理念,营造和谐环境,改变教育行为,消除沟通障碍,促进亲子交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1]石宣.不输在家庭教育上[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

[2]顾晓鸣.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程[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教养母亲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教养方程式
家长请吃药Ⅱ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