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希武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济南 250022)
评价理论介入视角观照下的情态隐喻
马希武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济南 250022)
情态隐喻理论拓展了情态研究的视野,但尚未圆满地解答情态的隐喻式得以运用的动因问题。作为评价理论分支的介入以其对话视角为研究情态隐喻提供了新的角度。本文从介入视角观照情态隐喻,结合实例阐释了情态的隐喻式在对话空间的调控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本文认为,情态隐喻的对话空间调控效应和潜势构成了情态的隐喻式相对于一致式的比较优势。认识情态隐喻的优势有助于理清情态的隐喻式和一致式之间的关系。
情态;情态隐喻;介入;对话空间
情态可以通过情态动词、情态附加语或谓语延伸部分等成分体现,这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称为情态的一致式。而通过心理投射结构或关系过程将情态体现在小句中,则被称为情态的隐喻式。(Halliday,1994:354-363;Halliday & Matthiessen,2004:616-625)
传统语法以降,众多对情态的研究和讨论明显以情态动词为主,沿袭这一思路的文献很少涉及情态的隐喻表达方式。传统语法中,句子被看作由 Dictum(所说的内容)和 Modus(如何说的,即情态)两部分构成,语法学家将情态等同于句法上或词素上的情态表达法。(李战子,2000)主流的现代英语语法著作提及情态的表达时,主要指的是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如be able to,be going to等);对it seems that…等表达形式只是稍加提及。(如Quirk et al.,1985)在专门针对情态的研究中,较有影响力的著作都承袭了这个研究重心,例如Kratzer(1981),Perkins(1983),以及 Palmer(1986,1990);斯韦彻等人着手从认知的角度对情态范畴加以阐释,但重心依然放在情态动词上。(Sweetser,1990;Bybee,1995)
但许多学者在研究了大量话语中的情态后发现,其它词类比情态动词本身表达情态更为频繁。(如 Holmes(1983)和 Hermeren(1987),转引自李战子(2000))为了充分描述语言中的情态现象,诚如斯塔布斯所倡导的,要大力扩展情态这一范畴的范围,除了情态动词之外,还应该纳入其它说话者/作者用于调整与命题的依附/疏离关系的措辞手段。(Stubbs,1996)
“情态隐喻”概念的提出扩大了情态的研究范围,对这一概念的研究和论述(Eggins,2004;Halliday,1985,1994,1997;Halliday & Matthiessen,2004;Martin,1992;Simon-Vandenbergenet al.,2003;Thom-pson,1996,2004;常晨光,2001;范文芳,2001;胡壮麟,2000;李战子,2002;朱永生,严世清,2001,2011)拓展了对情态的认识。在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中,情态隐喻是人际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韩礼德提出了对情态进行分类的四个维度,即类型(Type,分为情态化和意态化)、向度(Orientation,按显性/隐性、主观/客观区分)、量值(Value,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和极性(Polarity,分为肯定和否定)。这些论述基本廓清了情态隐喻的体现方式、分类、作用等理论问题,指出情态的隐喻式与一致式之间存在联系。
对照情态隐喻理论提出前后的情态研究,不难看到该理论的开疆扩土之功。但是对于语篇中运用隐喻式情态的动因,仍然未能提供圆满的解答。我们可以将动因具体解析为这样一些问题:隐喻式情态与一致式相比,似显冗长拖沓,不符合经济性原则,但应用更为广泛,那么其比较优势何在?隐喻式情态的“主观化”和“客观化”的效果分别是如何获得的?在体现大致相同的情态意义时,所谓对应的一致式与隐喻式的情态存在怎样的细微差别?对于旨在建立语言的自然语法(natural grammar)的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1994:F43-F45)来说,这一语法理应为语言现象背后的动因提供充分的解释,因此动因这一环的缺失必须得到弥补。也只有将这一问题论述清楚,才能进一步澄清情态的隐喻式与一致式之间的关系,使情态隐喻的研究更好地接续情态研究的传统。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评价理论(White,1998;Martin,2000;Martin & Rose,2003;Martin & White,2005;王振华,2001)为情态隐喻的阐释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接下来将以评价理论、特别是其中的“介入”为框架,观照上述问题,对情态隐喻作出进一步的阐释。
在马丁等人提出的评价理论中,介入系统与态度、级差一起构成评价系统的三大子系统,它关注语言使用者用于对话语涉及的价值立场和话语对象采取姿态的语言资源。马丁等人的提出的介入范畴意在研究以下问题:一、在语言使用者与语篇中涉及的各种价值立场、进而与相应的具有共同态度和信仰的各种社团协商联盟/疏离关系时,主体间立场表达资源在这一协商意义的构建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二、语篇构建的说话者/作者与假定语篇对象间的联盟/疏离关系是如何协商的。在这一框架中,介入涵盖了为语篇建构多声背景的各类意义资源。(Martin & White,2005)
介入基于这样的观点,即所有言语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姿态或具有态度意义。这一观点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Bakhtin,1973;Vološinov,1995)中得到较为系统的阐释。巴赫金认为任何言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具有对话性;对话性是一切话语的基本特征。此处的对话是广义的,它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有声交流,而且可以指任何形式的言语交流。任何语篇必然指涉、回应或不同程度地融合其他现实的或潜在的语篇;语篇总是产生于同其它语篇的对话性作用之中。语篇的发话者对其它语篇作出反应,也预期他人对自己的语篇产生回应。(辛斌,2000)
语篇中的介入资源可以分为对话扩展(dialogic expansion)和对话收缩(dialogic contraction)两大类。对话扩展为不同立场开放对话空间,包容不同观点和声音的存在。而对话收缩则压制和排斥不同观点和声音的存在空间,质疑、批驳或颠覆与己相左的价值立场。这两大类都可以进一步次系统化。其中,对话扩展可进一步次系统化为接纳(entertain)和归属(attribute)。接纳通过“显性地将命题置于说话者/作者的偶然的、个别的主体性之中,承认该命题只是当前交际语境中可能存在的众多命题之一,进而为语篇构建多声的背景”(Martin & White, 2005)。在马丁和怀特的框架中,情态的各种形式,包括情态隐喻,均被归入了“接纳”这一子系统。他们提出,“情态词的首要功能是对话性的”;仅仅认识到情态形式用于表现知识上的不确定或证据上的不充分的观点是有局限性的,它们还具有拓展对话空间的作用。(Martin & White,2005:104-111;White,2003)需要指出,能力型(dynamic)和义务型(deontic)情态也可以作为表达态度中的判断意义的资源。本文集中讨论隐喻式情态表达介入意义的功能,不涉及其判断功能。
从介入的视角审视情态隐喻,特别是与一致式情态相比较时,可以发现情态隐喻在调控对话空间、磋商与读者的关系、表现评价来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情态为语言使用者提供了丰富的对话空间调控资源。与一致式的情态相比,情态隐喻除了具有空间调控的功能,还可以使语言使用者很方便地选择是将主体性(subjectivity)显现于调控的语篇现场,还是从现场隐去、隐蔽地遥控对话空间。显性主观的情态隐喻将说话者/作者(以下简化作“说话者”)作为调控主体推到了对话的前沿,公开表明对话空间的操纵者,直接揭示评价的来源。例如诺姆•乔姆斯基 1974年接受 David Dobereiner,John Hess,Doug Richardson及 Tom Wood -hull联合采访时谈道:
(1)It seems to methat anarchism in that sense suggests certain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which are extremely realistic.(例中斜体为笔者所加。下同。)
乔姆斯基通过使用显性主观的情态明确表示出自己是对话空间的操控者,是自己刻意弱化了命题的确定性,为不同意见留下了空间。在这次访谈中,乔姆斯基本人发言共10,575词,总计使用it seems to me12次,I think86次,另有众多I doubt,I do feel或类似的显性主观情态的表达,说明他有意识地运用了显性主观情态明示自己对对话空间的操控。其实这一语篇最初产生时是一个面对面的访谈;在口语交际中乔氏本可以使用形式上似乎更简洁的一致式情态,而通过语调、重音等资源表明和强化对对话空间的调控。但他或许是出于经常诉诸文字的语言习惯,或许是作为知名学者,已考虑到访谈书面发表的前景,所以选择了在书面语中也能明显地显示空间操控者的显性主观情态。后一种解释更有说服力。
显性客观情态则可以发挥相反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隐藏对话空间的操控者,使听/读者难以确定信息或态度的来源,避免说话者以情态责任者的身份出现在语篇现场。例如汤普森(Thompson,1996:60-63)曾以自己给两名申请课程的学生的回信为例说明“情态责任”。其中一封回信中使用了显性客观情态:
(2)Before we come to a final decision,however,it will be necessaryfor us to satisfy ourselves that your English level is sufficient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course.
而另一封回信中的例子则使用了隐性主观的I will。汤普森评述说“很容易看出哪个申请者获准的机会更大。”例(2)实际上起拒绝作用,作者选择在该句中“缺席”,从而避免直接实施冲突性交际活动,避免了作者直接与负面信息的呈现相联系。这种表述方式体现出作者及其代表的学术机构并非执意拒申请者于门外,而是受制于某种客观的规则,隐含者某种爱莫能助的遗憾,从而与读者(即申请者)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同盟关系。反之,如果换用对应的一致式we have to/we must则在构建上述的作者形象和联盟读者时显得力不从心,尤其在书面语中缺乏语调、重音等资源,很难表现出拒绝时的“迫不得已”和“爱莫能助”。
上述例子是语言使用者对情态隐喻的成功运用。反之,忽视这一资源则会不合时宜地暴露或模糊说话者的立场与身份。辛普森(O. J. Simpson)涉嫌杀妻案中辩方律师F. L. Bailey与检控方警探Mark Fuhrman的法庭质询对话(转引自 Wang,2003:186-191)中,警探Fuhrman 66句发言中 10次使用了显性主观情态,明显多于律师Bailey 80句发言中的4次;若将高、中、低的量值(Fuhrman使用高、中、低量值的显性主观情态分别为 2、4、4次;Bailey的相应数值为 1、0、3)也纳入考虑范围,分别赋值 3、2、1进行计算,则他们的显性主观情态/句比值为 0.273:0.075(≈3.64:1)。Fuhrman过多地使用显性主观情态,使自己作为对话空间的调控者过多地暴露在语篇现场,使发言显得主观色彩浓重,掺杂了过多的个人立场或臆断,大大降低了其证言的可信度。在与语言上经过严格训练的律师的交锋中,Fuhrman显然落了下风。
公允地说,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情态隐喻的经典论述已足以触及上述各例中问题的实质,即情态责任。如韩礼德和迈西森(Halliday & Matthiessen,2004:626-630)指出隐喻式情态可以实现情态责任的转嫁。情态责任的确是要害所在。但透过介入视角,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情态责任转移的实现机制。隐喻式情态正是通过将情态表达升格至小句,运用了小句的语法资源来显现或隐藏对话空间的调控者,借此实现对情态责任的操纵。若仅考虑说话者与语篇的关系,对情态责任的解释总会显得不尽透彻。引入介入视角后,从对话的角度可以更直接顺畅地展示隐喻式情态对情态责任进行操控的优势,因为介入不仅观照语言使用者和语篇,还将语篇对象、现实或潜在的语篇及其指涉的价值立场、观念等纳入视野,从这些因素的对话关系来考察情态责任,从而得到更为完整的画面。
在隐喻式情态中,说话者对对话空间的调控被推到了前台,实现了调控的前景化。情态的一致式和隐喻式均能调控对话空间,但一致式因其位置所限,在使用上有明显的局限。若要突出对对话空间的调控,口语中尚可借助语调、重读等辅助手段,如认知型的may在表现“较低的可能性”时常会被重读。(Yule,1998:95)在书面语中,这种局限则更明显:需用大写、下划线等方式勉强达到突出的效果,但显然累赘笨拙,力不从心。
相比之下,隐喻式情态具有极大的优势。由于其情态部分从命题中剥离开来,独立地置于命题之前的显要位置,与夹在句中处于附加语地位的一致式相比,隐喻式情态显然更能引起读者注意。这种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能够“将评价意义呈现为主位焦点,[„„]强化了评价意义,使评价意义变成一种显性的态度陈述”(苗兴伟,2007)。对比一致式和隐喻式情态在信息结构中的地位(如例(3),(4)),不难发现虽然两者均位于新信息中,但一致式情态处于信息焦点(focus)的边缘;而使用隐喻式情态的句子,信息焦点分裂为两个,隐喻式情态成为第一个单位中的信息焦点。
(3)
(4)
形象地说,一致式情态处于单焦点的圆中,距圆心较远;而隐喻式情态则成为椭圆的两个焦点之一。在这样的结构中,说话者对对话空间的调控俨然成为听者/读者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被推到了前台,实现了调控的前景化。例如:
(5)I believethat I interpret the will of Congress and of the people,when I assert that we will not only defend ourselves to the uttermost,but will make it very certain that this form of treachery shall never again endanger us.
这段话出自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珍珠港事件”之后请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的演讲。I believe这一前突的情态成分突出了自己与国民同仇敌忾、立场一致,坚信自己代表了人民的心声;同时又适当地表明观点的个人性质,体现了对法律程序(即宣战须得到国会批准)和作为民众权利代表的国会的尊重。罗斯福恰当表现了自己作为总统代言民意的说话者地位,又与听者(国会议员及民众)形成牢固联盟,突出了与听者的一致关系。
情态成分前置实现了另一个重要的谋篇效果,即将情态成分放入了主位中。“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整个小句启动的基地。”(Halliday,1994:38)情态成分占据了主位之地利,便先声夺人地为述位中的命题确定了审视的视角,使得听众/读者必须经说话者调控后的对话空间来接触命题,或者说通过说话者设置的透镜来观照命题。例如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
(6)I supposeyou may like to know what kind of a man my father was.
《自传》的前半部分本来是富兰克林写给儿子威廉的信件,you便是指称威廉。此处并用了情态的一致式和隐喻式。以I suppose放在句首表示情态,明示这是作者的主观推测,使得作者遥想身在异地的他人的心理活动也变得合情合理,毫无武断臆想、生硬强加的痕迹。威廉和普通读者都会乐于接受这一推断,感到和作者心意相通。若仅使用一致式情态,则无法突出命题的主观视角,对推断的“柔化”也会显得不够自然。
情态隐喻将情态成分置于独立的小句中,与一致式中助动词或附加语的地位相比较,获得的表现空间大大拓展,使得说话者对对话空间的调控可以更加精细化。
隐喻式情态一般体现为关系过程或心理过程的小句。在句法上,体现过程的动词可以接受程度副词的限定和修饰,体现属性(Attribute)的形容词也可以受多种副词的限定。而这些副词等可被进一步修饰。这些潜势使得说话者可以很方便地对过程加以细致的调整,作精细的强化或弱化。试比较:
(7)It is possiblethat Mary knows the situation.
(8)It may be possiblethat Mary knows the situation.
(9)It is quite possiblethat Mary knows the situation.
(10)It is actually quite possiblethat Mary knows the situation.
这些微妙调整对于准确表现说话者的调控有重要作用。笔者曾用谷歌对it is actually quite possible进行加双引号的精确搜索,获得约 605,000例,可见该用法并非罕见的个别现象。且看(11):
(11)it is actually quite possibleto knock oneself unconscious with some of the heavier,unpadded batons.
这则例子来自维基百科中对一种杂技用具 devil stick的介绍。作者显然是行家里手,对这种用具即使不是狂热爱好,至少是津津乐道、饶有兴趣。因此他面临一个两难境地,既要如实指出这种用具的风险,又不想让读者心生恐惧。在这种情况下,他充分利用了情态隐喻的表达潜势,细致地调整了对风险的表述,既不违背事实,又适当柔和化,让读者产生较少的抵触。这样的表述有利于塑造作者深谙个中玄机的专家形象和表现对读者负责、客观公正的立场。从 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提供的语料看,还有it does seem quite possible,it appeared quite possible等形式(BNC Consortium,2007)。这些形式稍有差别,但异曲同工,均充分利用了隐喻式情态的精细化潜势。
再例如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开篇:
(12)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该句历来为评论者所津津乐道,领句的宏大高雅和从句中“有钱光棍儿想讨老婆”的浅显鄙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体现了奥斯汀深刻的幽默和对物质社会的揶揄讽刺。隐喻式情态的表达潜势和表现调控的优势在此处功不可没:修饰truth的universally acknowledged极大地提升了truth的价值,使领句获得了庄重文雅的修辞效果,拔高了读者的期待。
隐喻式情态具有与一致式情态迥异的词汇特色、位置和句法特征。从介入的角度看,隐喻式情态有着与一致式情态类似的作用,即均可被归入“接纳”这一子系统,为语篇构建多声背景并为不同声音保留一定空间,承认不同意见存在的合理性,意在获得理想读者有所保留的支持。但隐喻式情态也有着与一致式不同的自身特色,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显性主观情态可以明确显示说话者作为对话空间调控主体在语篇中的存在,而显性客观情态则能有效地掩藏调控主体。其次,隐喻式情态可以使情态成分更加显要,可以预先设定审视命题的视角,从而将调控对话空间的作用推至前台。最后,由于隐喻式情态是以整个小句的空间来表现调控,所以拥有比一致式情态大得多的表达潜势,进而可以更加精细地对对话空间进行调控。表面上冗长拖沓、经济性上处于劣势的隐喻式情态之所以获得广泛的应用,它的对话调控效应及潜势是重要原因,这些效应和潜势构成了它在若干语境中力压一致式情态的比较优势。
情态隐喻理论扩展了情态的研究疆域,而介入为审视这片新边疆提供了新的角度,有助于阐明情态的隐喻式和一致式之间的关系,并可以使情态隐喻的研究更好地接续情态研究的传统。
[1]Bakhtin,M. M.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M].Michigan:Ann Arbor,1973.
[2]Bakhtin,M. M.The Dialogic Imagination[M]. M. Holquist(ed.)Emerson,C. & M. Holquist (trans).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
[3]BNC Consortium. 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 XML Edition)[DB/OL]. Oxford:BNC Consortium,2007. (URL:http://www.natcorp.ox.ac.uk)
[4]Bybee,J. & S. Fielschman(eds.)Modal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M]. 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5.
[5]Eggins,S.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 -guistics(2nd edition)[M]. New York/London:Continuum,2004.
[6]Halliday,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1st/2nd edition)[M]. London:Arnold,1985/1994.
[7]Halliday,M. A. K. Linguistics as metaphor [A]. In Simon-Vandenbergen,A.-M.(ed.)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7:3-27.
[8]Halliday,M. A. K. & C. M. I. M. Matthiessen.An Intro -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edition)[M]. London:Arnold,2004.
[9]Kratzer,A. The notional category of modality [A]. In Eik -meyer, H. -J. and Rieser,H.(eds.)Words,Worlds,and Contexts[C]. Berlin:de Gruyter,1981:38-74.
[10]Martin,J. 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 Phila-delphia/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2.
[11]Martin,J. R. Beyond exchange:appraisal systems in Eng -lish [A]. In Hunston,S. and G. Thompson(eds.).Evaluation in Text: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C].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42-175.
[12]Martin,J. R. & D. 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 -ning Beyond the Clause[M]. London/ New York:Continuum,2003.
[13]Martin,J. R. & P. R. R. 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 -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 Hampshire:Palgrave Macmillan,2005.
[14]Palmer,F. R.Mood and Modality[M]. Cambridge: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15]Palmer,F. R.Modality and the English Modals(2nd edition)[M]. London/New York:Longman,1990.
[16]Perkins,M. R.Modal Expression in English[M]. Nor -wood:Ablex,1983.
[17]Quirk,R.,S. Greenbaum,G. Leech,& J. Svartivik.(eds.)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85: 135-148.
[18]Stubbs,M. Towards a modal grammar of English:A matter of prolonged fieldwork [A]. In M. Stubbs,Text and Corpus Analysis[C]. 196–228. Oxford:Blackwell,1996.
[19]Simon-Vandenbergen,A.-M.,M. Taverniers & L. Ravelli(eds).Grammatical Metaphor:Views from systemic functionallinguistics[C]. 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3.
[20]Sweetser,E. FromEtymology to Pragmatics[M]. Cambri -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1]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1st/2nd edition)[M]. London:Arnold,1996/2004.
[22]Vološinov,V. N.Mari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 Translated by L. Matjka and I. R. Titunik. London:Routledge,1995.
[23]Wang Zhenhua.ENGAGEMENT in Interaction: An APP -RAISAL approach[D].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Henan University,2003.
[24]White,P. R. R.Telling Media Tales:The News Story as Rhetoric[D].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Sydney,1998.
[25]White P. R. R. Beyond modality and hedging:A dialogic view of the language of intersubjective stance [J].Text,2003,23(2):259-284.
[26]Yule,G.Explaining English Grammar[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7]常晨光.英语中的人际语法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28]范文芳.语法隐喻理论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9]胡壮麟.功能主义纵横谈[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0]李战子.情态——从句子到语篇的推广[J].外语学刊,2000(4).
[31]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2]苗兴伟.英语的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J].山东外语教学,2007(2).
[33]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J].外国语,2001(6).
[34]辛斌.语篇互文性的批评性分析[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35]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6]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再思考[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本研究得到2011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经费资助。本文完成于本人以访问学者身份在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学习期间,在此谨向诸位导师致以谢忱!
马希武(1979-),男,山东胶南人,硕士,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研方向:功能语言学和语篇分析。
201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