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O9000标准构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012-10-26 02:09:12邹寄燕
职教通讯 2012年18期
关键词:督导员顶岗教学质量

邹寄燕

基于ISO9000标准构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邹寄燕

质量监控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一种手段,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目前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借鉴ISO9000标准的理念,构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ISO9000标准

教育部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中指出:“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高职学生学习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业能力。”目前,高职院普遍开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顶岗实习工作。顶岗实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其敬业精神,促进学生角色转变并积累工作和社会经验,提高个人竞争力。

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监控和评估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完善高职院校自主办学机制的要求。质量监控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一种手段,贯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约占到整个人才培养的三分之一,因此,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不容忽视。

一、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与问题

由于高职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许多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阶段教学质量监控尚不成熟,也没有充分发挥实效。从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三方面归纳分析,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监控体系不完善,教学管理不到位

教学管理的监控内容体现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与标准。在落实教学质量要求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方面进行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教学质量监控包括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五个环节。整个监控链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在计划环节中,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不明确,标准不清晰;在检查环节中,未及时、全面检查,关键点不突出,检查主体不明,分工不清,检查沦为一种过场;在评价环节中,评价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在反馈环节中,发现的问题未及时向相关责任部门、责任教师反馈,或没有制定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没有跟踪验证,所以也就没有解决问题。

(二)教学过程监控不到位

很多高职院校建立了日常、专项教学检查制度,定期开展教学检查活动,所以阶段性的检查开展得较好,但对常态化的监控重视不够。例如,顶岗实习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就未得到很好落实。监控有时仅仅成了督导工作的任务之一、指导教师检查的手段之一,而没有及时发现问题、改进问题。

(三)对教学对象监控不到位

教学对象方面的监控内容,反映了学生学习的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体现了教学质量形成的主体方面。对教学质量形成的主体方面进行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学校往往缺乏对学生“以人为本”的关注,教学中以“填鸭式”的方式对学生灌输知识,机械化的指导技能,忽略对其人格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此下去,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由此可见,如何确保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ISO9000标准构建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值得尝试。

二、构建基于ISO9000标准的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基于ISO9000标准并不是完全照搬、照用标准,而是取其精华。ISO9000:2000系列标准的主导思想为:高层重视、全员参与、客户导向、持续改进。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明确了以过程为中心;(2)强调PDCA循环;(3)突出了最高管理者的重要性;(4)确立了从理念上“以顾客为中心”到操作上“以过程为中心”。[1]鉴于ISO9000的先进理念、思想和方法,高职院校构建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才能更为科学、合理。

(一)坚持三项原则

1.确立顾客为导向。ISO9000:2000标准将“顾客”定义为“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学生、家庭、企业都是学校教育的顾客,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和企业的身份突出,所以可以着重讨论这两者的顾客角色。

高职院校在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中,相关措施必须适应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分析和掌握学生目前可控与不可控的方面,注重在平时为其创设可调控的条件,在实施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的时候才能采取适当的办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心理以及环境,从而使教学质量可以调控,向预期的方向发展。

企业是学校教育服务的重要顾客。企业希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下”。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的表现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状况与企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是否重视这种差距、如何缩小这种差距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及对人才需求状况的评价,直接考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正确与否。

基于ISO9000标准的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要关注学生和企业的要求满足程度,及时收集、获取学生、企业的满意程度信息,不断改进学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满意度。

2.坚持全过程监控。构建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应以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全面考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贯彻全面系统原则,要从两方面入手:(1)全面性。即全面考虑顶岗实习教学的构成要素,应加强对影响实训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2)关联性。即各项规章制度和监控措施不是简单堆砌,而是彼此联系,相互补充、共同完善的整体。[2]

过程监控需要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环节进行检查,包括对制度、程序文件及标准的执行情况,工作是否高效有序,相关记录是否规范齐全。同时,对效果的监控也需加强。通过兼职教师反馈、校外教学督导员及学生教学督导员反馈信息、企业反馈信息、麦可思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媒体报道等方面检验学生、企业及社会的评价。如在监控过程中发现问题,则需整改,并对问题整改进行跟踪检验,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3.坚持持续改进。高职院校应以坚持能提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管理观为出发点,实施持续管理,以确保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贯彻持续改进原则,从以下四方面出发:(1)要认识到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提高质量应是学校管理的永恒目标,是学校教学的永远追求;(2)注重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的连续性;(3)保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管理的常态化;(4)注重对顶岗实习教学基础建设的质量管理,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2]

(二)建立健全基于ISO9000标准的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文件体系

1.完善监控制度。完善的监控制度是确保有效监控的关键因素。基于ISO900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文件。直接的制度文件是针对顶岗实习教学工作而制订,例如《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校外实践教学管理规定》、《院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规定》、《顶岗实习安全教育知识手册》、《顶岗实习事故认定办法》及相关教学检查制度等。这些制度为加强校外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加强和规范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设置。间接制度文件是对顶岗实习教学工作有辅助作用的,如院、系部二级教学督导制度、校外教学督导制度、学生督导员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兼职教师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制度。

2.编写监控程序文件。程序文件可以作为质量管理运行的依据和准则。程序文件应从属于学校质量管理的方针和总目标,标明程序运行的目的、适用范围、工作程序、相关支持文件和记录要求。顶岗实习教学质量涉及的主要程序文件有教学过程控制程序、教学质量的监测控制程序等。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还要通过管理评审对程序文件的科学性、适用性进行评审,以确保程序的编写能够符合市场需求、学生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3]其他程序文件中还需规范教务处、校企合作办公室、督导室、系等相关部门对顶岗实习教学的职责及工作程序,使教学过程监控严格按程序执行。

(三)建立健全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保障体系

为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工作实行院系二级管理:院级由校企合作办公室全面负责顶岗实习的指导及管理工作,教务处负责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工作,督导室负责汇总教学督导员收集的信息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并督促整改;系部级由学院各系和企业承担顶岗实习的日常学生管理,并以学校管理为主。学院督导室正在构建“四位一体”的院级、系部、校外、学生教学督导员队伍。顶岗实习工作方面督导员各司其职:院级教学督导员对顶岗实习教学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定期汇总信息;系部二级教学督导员参与本系部专项督导检查;校外、学生教学督导员对顶岗实习教学进行实施监控。由此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保障体系由校企合作办公室、教务处、督导室、各系及企业组成。

(四)建立顶岗实习教学质量信息通道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需建立通畅、快速的信息传输通道确保学生信息在企业与学校之间有效传递。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向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相关部门反馈信息;另一方面,运用现代技术传输教学质量信息,如建立顶岗实习学生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准确、快速、全面的传递。在收集信息的同时,也需要过滤信息,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必须对从各个渠道汇集来的教学质量信息进行调查、分析、判断、筛选,及时对信息是否需要改进及如何改进做出有效决策。

(五)建立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ISO9000:2000系列标准强调PDCA循环,在操作上“以过程为中心”,因此,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设计结合PDCA循环,能保证体系运行基于过程管理,从而实现持续改进,如图1。

1.计划。计划是首要环节,是决定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阶段。在实施质量管理之前进行认真的策划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在策划和设计阶段应将市场调研和了解顾客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根据顾客需求和专业定位,设计符合社会发展与顾客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目标及相关程序文件。为保障顶岗实习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应制订和完善相关制度、标准,确定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提供顶岗实习教学实施的资源保障。

2.实施。实施阶段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决定阶段。实施阶段即按照计划方案实施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实现顶岗实习教学的质量目标并配合企业向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机会的过程。此阶段需确保顶岗实习教学的每个环节及影响因素都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教务处负责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工作;教学督导员对顶岗实习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校企办的实习基地老师定期到企业走访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情况。

图1 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评价。评价主要指对照计划阶段的要求对实施阶段的检查。评价可以分为自评和外评。自评包括学校对顶岗实习教学的实施进行专项检查、对学生的技能考核,也包括通过绩效考核检查学校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情况。外评又可分为第二方和第三方评价:第二方评价即顾客评价,如学生评教评学、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价为外部组织的评价,如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麦可思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特别是对待第二方和第三方评价的评价结果应更加重视:第二方评价是站在顾客的角度,获得的信息更具体、直接;第三方评价是站在专家的角度,获得的信息更宏观、权威。在评价阶段应如实反映与评价对象有关的客观事实和准确数据,并及时向报告评价结果。

4.处理。处理阶段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改进、提高。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总结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可将成功经验整合到质量管理体系的现有标准和制度之中,对于已存在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则要及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并将这些成功经验和改进措施引入到下一轮的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改进并不仅仅局限在处理阶段,在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中,对发生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以预防和控制不合格的发生。实施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通过计划、实施、评价、处理这四个紧密相连的阶段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循环,从而逐步实现对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顶岗实习教学质量作为整个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运用ISO9000标准建立科学有效的顶岗实习教学监控体系,从而实现过程监控与标准管理,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1]敖景.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策划[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5.

[2]应吴硕.构建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42-43.

[3]姜桂娟.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3):26-28.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SJG067);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高职院校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CDGZ20100009)

邹寄燕,女,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高职教育管理。

G712

A

1674-7747(2012)18-0064-04

[责任编辑 徐 晶]

猜你喜欢
督导员顶岗教学质量
感染防控督导员长效管理机制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
循证护理(2021年17期)2021-12-10 03:30:56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社区督导员制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现代交际(2020年23期)2020-11-30 08:32:09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山东肥城:建立机关党建联络督导员制度
紫光阁(2016年5期)2016-05-14 19:02:53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9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
论独立学院督导员与教师的关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