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声平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系,湖南 岳阳 414000)
“入学准备”在英语中译为“School Readiess”,从国内外查阅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不同的研究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如G.R Gredler(2000)[1]认为,入学准备是指儿童从正规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这些关键特征和基础条件由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EGP)归纳为儿童的身体健康与运动技能、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学习方法、语言能力、认知与常识等五个领域。目前,国外最为研究者广泛接受的入学准备概念,是由NEGP提出的生态化模型,其内容主要包括:儿童个体对学校的准备,学校为接受儿童进入学校所做的准备,儿童入学准备的社区服务和家庭支持[2]等三个方面。国内研究者陈帼眉(1997) 将幼儿入学准备划分为一般准备和专门准备两个方面:一般准备,是幼儿入学的基本准备,理解为广义上的入学准备,是指幼儿在入学之前需要达到应有的身心全面发展的水平,其中包括健康的身体,正常发展的智力和社会性,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专门准备,是指幼儿入学之前,针对小学学习生活做有关的准备,亦即做好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的准备。[3]刘焱(2006)认为,入学准备是指对幼儿在进入学校时应当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期望或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状态。[4]
幼儿语言入学准备是孩子入学准备的重要方面,但从目前查阅的相关文献分析,还较少有研究者对其进行过比较系统的研究。结合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多数教育者(包括家长)对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偏差的,如将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理解为幼儿的“识字准备”、“拼音准备”、“背唐诗宋词”等。当然,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理应涉及幼儿知识方面的准备,但如将幼儿语言入学准备仅仅局限于幼儿知识领域的学习则未免过于狭隘,更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本论文抽取了四川省绵阳、南充和自贡这三个地级市中的五类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幼儿作为研究样本,对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儿童的语言入学准备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幼儿语言入学准备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因素,进而为改善幼儿语言入学准备提供有益借鉴。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抽取了四川省的绵阳、南充和自贡三个地级市。研究中的样本幼儿80%以上都来自教育部门办园,但仍有部分幼儿园从性质上而言属于公办(教育部门办园),然而这部分幼儿园的办园主体不是学校(公办),主要有事业单位办园、企业办园(国企)、乡镇办园,机关及其他部分办园等几种形式。有效被试共540名。
2.研究工具及程序
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验工具采用的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制定的《儿童入学准备评价》(语言)量表,语言分测验共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1)拍手游戏(共1题);(2)找字和补字(共2题);(3)听故事回答问题(一段故事后面共有4个小题);(4)听指令画图(共1题);(5)看图画图(共2题);(6)看图讲故事(共1题);(7)阅读技能(共1题)。研究主要采用个别实测的方式进行。所收集到的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
如表1所示:乡镇办园的儿童在语言准备水平上的表现水平(除听故事回答问题一项外)要明显好于其他办园性质的儿童,这可能与样本选择的数量以及样本选择的倾向性(教师只抽取班上语言成绩表现较好的幼儿作为测查对象,当然,在此仅仅是假设)相关;除企业办园性质的儿童外,其他四个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找字和补字、阅读技能两方面上的表现水平较高;除乡镇办园的儿童在拍手游戏上的表现水平较高外,其他四个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这方面的表现水平都相对较低;五个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看图讲故事上的表现水平都较低;在听故事回答问题方面,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这方面的表现水平较高,教育部门办园和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在这方面的表现水平略低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企业和乡镇办园的儿童在听故事回答问题上的表现水平较低;事业单位办园和乡镇办园的儿童在听指令画图、看图画图上的表现水平相对较好,其他三个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这两方面的表现水平都相对较低。
表1 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儿童语言准备总分结果
将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儿童在语言准备测验上所得的分数转换成Z分数,对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语言入学准备测验上的总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五个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语言准备水平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中,乡镇办园的儿童在语言准备水平上显著高于企业办园的儿童;其他三个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上述语言准备方面的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儿童语言准备总分方差分析
对五个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儿童的平均得分率(即用儿童的平均得分除以题目的总分得到的数值)进行比较,也可以明显地发现乡镇办园的儿童(除在听故事回答问题一项外)在所有题目上的平均得分率均高于其他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相应的,企业办园的儿童在平均得分率上基本处于最低水平,仅在拍手游戏和听指令画图两方面上略高于教育部分办园;教育部门办园、事业单位办园及机构与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语言准备上的水平基本持平。
表3 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儿童在语言准备上的LSD多重比较分析
注:*. The mean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设P=0.05,P<0.05显著,P>0.05不显著)。
如表3所示: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语言准备能力上呈显著性差异;其中,企业办园与乡镇办园的儿童在阅读技能上呈现出极显著差异(P<0.001),其具体差异性显示如下:
1.拍手游戏
本研究中的拍手游戏主要测验的是幼儿的听动转换能力。如表3的测验结果显示: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与教育部门办园和企业办园的儿童在听动转换能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乡镇办园的儿童与企业办园和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听动转换能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在这方面的能力略高于机关及其他部分办园的儿童,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听动转换能力上无显著性差异。
2.找字和补字
本研究中的找字和补字这两项主要测验的是幼儿对汉字的细微差异识别能力。其中,找字是让被试在测验者的指导下从几个字中找出与给定字相同的字;补字是让被试在测验者的指导下找出给定字残缺的部分。测验结果显示: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与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在细微差异识别能力上无差异性显著;企业办园的儿童与事业单位办园和乡镇办园的儿童在这方面的能力差异显著;乡镇办园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上述能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细微差异识别能力方面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听故事回答问题
由测验者给幼儿讲述一个发生在夏天的故事,讲完后,测验者问幼儿这样四个问题: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主要测验幼儿的听觉记忆能力)?他们为什么挖水井?是谁挖好的水井呢?为什么是它挖好的呢?(后三个问题主要测验幼儿的听力理解能力)如表3所示: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与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在听觉记忆、听力理解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与企业办园的儿童在这两方面能力上呈显著性差异;企业办园的儿童与乡镇办园的儿童在上述能力上无显著性差异;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与乡镇办园和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在听觉记忆、听力理解上差异显著(P<0.05)。
4.听指令画图
由测验者先拿出一张上面有两个圆圈(小圆圈在大圆圈的中间)的空白卡纸,然后让幼儿围绕着小圆画一个圆圈,要求这个圆圈要画在大圆和小圆的中间。听指令画图主要测验的是幼儿的听动转换和小肌肉控制两方面的能力。由表3可知: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与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在听动转换、小肌肉控制两方面能力上的表现水平呈显著性差异;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与企业办园的儿童在这两方面上无显著性差异;企业办园的儿童与乡镇办园的儿童在上述两种能力上差异显著;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与乡镇办园和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在听动转换、小肌肉控制能力上的表现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5.看图画图
看图画图由两道题组成,主要测验幼儿的视动转换、视觉再现这两方面的能力。由表3所示: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与教育部门办园和企业办园的儿童在视动转换、视觉再现能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企业办园的儿童与乡镇办园的儿童在上述两种能力上差异显著;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与乡镇办园和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在视动转换、视觉再现能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6.看图讲故事
测试者拿出三张图片先让幼儿将其按顺序摆好,然后让幼儿讲一个小故事。看图讲故事主要测验的是幼儿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这两方面的能力。测试结果显示: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与教育部门办园和企业办园的儿童在阅读理解、口语表达两方面能力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企业办园的儿童与乡镇办园的儿童在这两方面上的表现水平呈显著性差异;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与乡镇办园的儿童在上述两种能力上差异显著;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与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在阅读理解、口语表达两方面能力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7.阅读技能
由测验者提供一本图文并茂的幼儿图书给幼儿看,主要考察其阅读技能。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与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在阅读技能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企业办园的儿童与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在阅读技能上差异显著,企业办园的儿童在这方面的能力与乡镇办园的儿童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与乡镇办园的儿童在阅读技能上差异显著;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与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在上述能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儿童语言学习品质评价是由测验者在测试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幼儿在测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幼儿的语言学习品质进行考察,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完成测试任务的意识、幼儿对测试活动的兴趣、幼儿在测试过程中的注意力、幼儿完成测试任务的坚持性以及幼儿完成测试活动的独立性等五个方面,每个方面由2道题构成。本研究中的儿童语言学习品质评价采用五点式记分法,1、2、3、4、5分别代表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
表4 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儿童语言学习品质评价总分结果
续表4
从上表4可知:乡镇办园的儿童在语言学习品质评价上的表现水平明显好于其他办园的儿童;整体上看,除乡镇办园外,其他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语言学习品质评价各项目上的平均得分基本持平,且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儿童的语言学习品质评价表现水平都相对较低。
表5 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儿童在语言学习品质评价上的LSD多重比较
注:*. The mean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设P=0.05,P<0.05显著,P>0.05不显著)。
如表5所示: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与教育部门办园和企业办园的儿童在语言学习品质评价总分上的表现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企业办园的儿童与乡镇办园的儿童在语言学习品质评价总分上的差异达到极显著差异;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与乡镇办园和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在语言学习品质评价总分上的表现水平呈显著性差异。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语言学习品质评价上的具体差异性显示如下(结果见表5):
1.任务意识
测试结果显示: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与教育部门办园和企业办园的儿童在任务意识上的表现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乡镇办园的儿童在任务意识上与企业办园、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00);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这方面的表现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2.学习兴趣
测试结果显示: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与教育部门办园、企业办园的儿童在学习兴趣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企业办园的儿童与乡镇办园的儿童在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乡镇办园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这方面的表现水平呈显著性差异;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学习兴趣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3.注意力
测试结果显示: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与教育部门办园、企业办园的儿童在注意力上无显著性差异;企业办园的儿童与乡镇办园的儿童在注意力方面的表现水平呈显著性差异;乡镇办园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注意力上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上述能力上的表现水平呈显著性差异。
4.坚持性
测试结果显示: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与教育部门办园、企业办园的儿童在坚持性方面的表现水平呈显著性差异;企业办园的儿童与乡镇办园的儿童在坚持性上差异显著;乡镇办园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坚持性方面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00);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上述能力上的表现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5.独立性
测试结果显示:事业单位办园的儿童与教育部门办园、企业办园的儿童在独立性上的表现水平呈显著性差异;企业办园的儿童与乡镇办园的儿童在独立性上无显著性差异;乡镇办园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独立性方面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性差异(P<0.001);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独立性上的表现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语言入学准备上呈显著性差异。其中,乡镇办园的儿童在语言测查的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水平均显著好于企业办园性质的儿童,具体包括细微差异识别能力,听动转换、小肌肉控制能力,阅读理解、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技能;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在细微差异识别能力和听觉记忆、听力理解能力两方面上均显著好于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事业单位办园性质的儿童在听觉记忆、听力理解能力和细微差异识别能力两方面上均显著好于企业办园性质的儿童;事业单位办园性质的儿童在听动转换、小肌肉控制能力上显著好于教育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五个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视动转换、视觉再现能力上均为显著性差异。
研究显示: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与企业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语言基本知识技上(阅读技能上)的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性水平,从测查的结果分析发现,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在阅读技能方面的表现水平显著好于企业办园性质的儿童。由于研究样本范围较小的原因,这一研究结论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其中,企业办园性质的儿童与事业单位办园性质的儿童,以及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这方面上呈显著性差异,而教育部门办园的儿童与事业单位办园和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在这方面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在找字和补字方面,企业办园性质的儿童与事业单位办园性质和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以及教育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这方面上呈显著性差异,而教育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与事业单位办园性质的儿童,以及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在细微差异识别能力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在语言基本知识技能上,教育部门办园、企业办园以及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的儿童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言准备不足问题,其他两个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语言基本知识技能上的准备水平相对表现较好。
在听动转换能力,视动转换、视觉再现能力两方面上,本研究发现不论是教育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企业办园性质的儿童,还是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和事业单位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这两方面能力上的表现水平均较低,而且五个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这两方面能力上的表现水平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事业单位办园与企业单位办园性质的儿童,以及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与乡镇办园、教育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在听觉记忆、听力理解能力上呈显著性差异,而教育部门办园与事业单位办园性质的儿童,及企业办园与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这方面上的表现水平均较低,且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听觉记忆、听力理解能力上均存在着语言准备不足的现状。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与企业办园性质的儿童在听动转换、小肌肉控制和阅读理解、口语表达两方面能力上的表现水平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而且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这两方面能力上的表现水平都明显好于企业办园性质的儿童。同时,教育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与事业单位办园性质的儿童在听动转换、小肌肉控制能力上的表现水平呈显著性差异,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在阅读理解、口语表达能力上的表现水平呈显著性差异,企业办园性质的儿童在阅读理解、口语表达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其他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这两方面能力上的表现水平也相对较低,且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
研究发现,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在语言准备能力上的差异性与办园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及办园主体对儿童语言入学准备的重视程度等有着重要的关系。如在测查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办园性质的幼儿园对此次研究都“心存戒备”,他们很担心这样的测查方式不利于幼儿园以后的发展(因为很多企业办园性质的幼儿园都是由企业自身筹集资金修建的,幼儿园的整个运转资金主要是由企业以及企业的部分职工承担的,在园的大部分幼儿是所在企业职工的子女),如果测验后的结果不“令人满意”,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园以后的生存状态。所以,多数企业办园性质的幼儿园不愿意接受此次测查,尽管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多次向他们表示此次研究仅为学术研究之用,对其幼儿园的发展无任何不良影响,但最后还是被以“我们幼儿园不是公办的”、“这种测查没有多大的意义”等不同的借口而拒之门外。本研究中的企业办园性质的幼儿园主要指的是国家和企业共同出资建立的幼儿园,当地政府每年都会向这一部分幼儿园投入一定的资金。因此,这里的企业办园的幼儿园从性质而言仍属于国家公办。
但从调研的整个过程来看,多数幼儿园对幼儿语言入学准备这一研究课题比较感兴趣。同时,在访谈的过程中,当笔者问道:“幼儿语言入学准备有没有必要?”这一问题时,虽然不同的幼儿园教师对其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总体来看,他们都认为幼儿语言入学准备很有必要,而且这将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几位幼儿园教师对此问题的看法:
教师A: 我认为很有必要,我觉得处于学前阶段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入学准备并不是要他们认识多少字,而主要是引起他(孩子)的兴趣,而开发他那些创造性,而不是以识字为主……我是这样认为的。
教师B: 语言是其他入学的基础,语言准备好了,其他科目就好了,语言起码是一个理解的基础。
教师C: 有必要,进入小学一年级也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有语言入学准备,能够简单地描述事物的特征、特点,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教师D: 我认为幼儿语言入学准备很有必要,并且幼儿语言入学准备不仅仅是幼儿园以及小学这两个教育机构的事,幼儿家长、社区,政府等都应该认识到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重要性。
从对教师的访谈中可知,基本上每一个被访幼儿教师都认为幼儿语言入学准备很有必要,而且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和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不同的教师还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谈论了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相关建议,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推进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相关研究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教育者对幼儿语言入学准备心存功利之心,尤其是部分家长,由于不理解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真正意蕴,而给孩子以沉重的学习包袱,如让幼儿整天参加“特训班”、“作文技能班”等。这从近期来看,儿童确实较其他同龄儿童发展“迅速”,但从长远分析,这无论对儿童的生理发展还是心理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因为这是以牺牲儿童的宝贵童年为代价而换来的教育“短期效应”。另外,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发现,幼儿语言入学准备还呈现出城乡“二元”分化现象,其差距还在不断加剧。也即城市对幼儿语言入学准备愈加重视,而乡镇在这方面不仅没能引起重视,相反,乡镇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还在日益加剧。从本研究的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在找字和补字方面,城市中和乡镇中的儿童在这方面的差异性并不是很显著,但在语言准备的其他方面,乡镇幼儿园的儿童的表现水平显著较低。这一方面与乡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政府、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等对乡镇幼儿语言入学准备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不少幼儿家长对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误解。因此,正如部分幼儿教师所言,幼儿语言入学准备不仅仅是幼教机构的责任,而应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教育问题。
在儿童语言学习品质评价方面,本研究结果表明,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语言学习品质评价上的表现水平相对较好,这可能与样本儿童选择的倾向性有很大的关系,此结论还需在以后的研究中作深入的研究。而其他办园性质的儿童从整体上而言,在语言学习品质评价上的表现水平都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水平。其中,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与企业办园性质的儿童在任务意识、学习兴趣、注意力等三方面上的差异均达到极其显著性差异;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语言学习品质评价上的差异均达到极其显著性水平。与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相比较,企业办园性质的儿童和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语言学习品质评价上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教育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在坚持性和独立性两方面上的表现水平都显著好于事业单位办园性质的儿童;而企业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这两方面能力上的表现水平也均显著好于事业单位办园性质的儿童。由此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语言学习品质评价上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及不足。教育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在注意力方面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而且教育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这方面上的表现水平要显著好于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总体而言,除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外,教育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语言学习品质评价上的表现水平相对较好,而企业办园、事业单位办园、机关及其他部门办园性质的儿童在语言学习品质评价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从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来看,幼儿语言入学准备表现水平的高低与其所在园的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园长对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理解,以及对幼儿语言入学准备这一论题的重视程度等直接影响到幼儿自身语言的发展状况。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幼儿园对幼儿语言入学准备也有着不同的认识。表现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如有些幼儿园对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特别重视,有些幼儿园强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发展环境,而多数幼儿园都比较偏重于对幼儿进行识字教育,并且在识字的数量、识字的难度等方面,不少幼儿园都已经超出了《纲要》(2001)中规定的对幼儿语言能力的要求。所以在找字和补字方面,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均表现出了相对较好的水平,但在测查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儿童并不是通过自己的观察从而识别出“正确的字”,多数幼儿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记忆能力再现以前学过的字。因此,在幼儿语言准备测查的其他方面,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儿童其表现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并且均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水平,这实质上也反映出了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幼儿园对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重视程度及其与儿童语言发展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表现水平与其自身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乡镇办园性质儿童语言入学准备的表现水平来看,尽管从一定意义上讲,乡镇办园性质的儿童在样本选择时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倾向性。但从语言测验的结果中,我们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儿童自身的发展状况与其语言入学准备的表现水平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儿童在语言入学准备上的表现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一般而言,年龄稍大的儿童在语言入学准备上的表现水平要相对好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在口语表达能力上,一般女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对于多数男孩子要强,如在看图讲故事方面,很多男孩子都是用2~3句话把整个故事简单地“描述”出来,而不少女孩子不仅可以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整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在讲的过程中,不断变换自己的语气、声调,同时还富有表情和动作(这些都是儿童在无意识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儿童自己刻意表现出来的)。当然,儿童自身的发展状况对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以及两者之间到底存在着多大的相关性等问题,还需要借助于多学科如心理学、脑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还需要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本研究在这方面仅仅是做了些初步的探索,以能引起不同研究者们对这方面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本研究发现,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表现水平不仅与其自身的发展状况有关,同时,外部支持环境对儿童语言入学准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政府(主要是当地政府部门)对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幼儿园的财政投入的力度有着重要的区别,总体而言,政府对乡镇办园性质的幼儿园的投入力度较小,而对其他四个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幼儿园的投入力度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区分。在语言测验的过程中也发现,不少乡镇办园性质的幼儿在人均图书量上远远少于其他四个不同管理体制幼儿园的幼儿,多数乡镇办园性质的幼儿除幼儿园(幼教机构)发给幼儿上课用的图书外,幼儿手中基本上没有其他课外的阅读图书。当然,这一方面与幼儿父母(或幼儿的主要负责人)的教育观念,幼儿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幼儿所处的地域条件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也与当地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有着巨大的关系。如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乡镇办园性质的幼儿园的教室内没有设置图书角,即使有的乡镇幼儿园的教室内设有图书角,但那也只是一种摆设而已,上面放置的多是幼儿的“作业本”,教师的“备课本”等之类。同时,不少乡镇办园性质的幼儿教师也谈道:“幼儿的图书一般都是由学校统一购买,幼儿自己购买图书的很少,当地政府又没有把幼儿园教育放在心上……更不用谈幼儿的什么课外阅读了,我们主要关注的还是幼儿能多认识几个字,这也是多数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但与乡镇办园性质的幼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教育部门办园性质的幼儿除幼儿园给孩子购买的课本外,幼儿课外阅读的人均图书量至少在3~4本,而且大部分是由政府出资购买。当然,课外阅读的数量并非一定与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表现水平呈正相关,但适当地要求幼儿阅读一些充满童真、童趣,意义丰富,适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等方面的图书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如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幼儿的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对幼儿情感世界的熏陶等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幼儿做好语言入学准备的重要外部支持力量。
[参考文献]
[1] Gredler G 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What the future holds[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0,37(1):73-79.
[2]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 Reconsidering children’s early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 Toward common views and vocabulary. Washington[EB/OL].http :/ / govinfo. library. unt . edu/negp/ Reports/ child - ea. htm.
[3] 陈帼眉.幼儿入学准备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1997(5):4-5.
[4] 刘焱.入学准备在美国:不仅仅是入学准备[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