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中专院校数学教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012-08-15 00:43:30郑长风边海伦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师生关系影响

郑长风 边海伦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吉林 吉林市 132013)

浅谈大中专院校数学教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郑长风 边海伦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吉林 吉林市 132013)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教师的教学内容会迁移影响到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认知态度。本文将对数学教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予以分析研究。

大中专;数学教师;师生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师生关系处理的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教育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影响教学的效果,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也影响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大大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古言“亲其师,信其道”,也恰好说明了良好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教学的积极影响。反之,恶劣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严重的,这样的实例也曾见诸于报端。因此,作为有责任心的教师,本着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达才成德的教育目标,就要注重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达到最优化效果,那么,全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必由之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对于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和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起主要作用或决定作用的。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很多,有社会的因素,有家庭的因素,有教师的因素,有学生的因素等,其中教学内容也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作为数学教师,由于所教学的内容对多数人来讲是枯燥无味、抽象深奥的、难于理解的,因此,使得学生认为教师也是刻板、严谨,难于接近的,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同时,教师也会因为一部分学生接受的慢,或甚至完全放弃不学而厌弃这部分学生,逐步导致师生关系淡漠、恶化。因此说数学教师想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似乎更难。

二、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师生关系是一个复杂微妙的系统,方方面面、点滴小事,甚至主体之外的其他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者是大环境下的某一事件,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但我认为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应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因素。笔者认为教师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按哲学的观点来说是内因。首先,教师的道德品质、工作责任感、人格素养等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师德高尚,真正关爱学生的教师,必定会潜心钻研业务,因此一定会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这样的教师,才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和敬仰。其次,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水平、专业技能等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知识匮乏、水平低下的教师肯定不会赢得学生的认同与尊敬,其师生关系必然是不尽人意的。最后,教师的态度、个性、待人处事的能力等是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蔼、亲切、真诚、热情、耐心,以及性格上的活泼开朗、幽默、风趣等都是营造良好师生关系所不可或缺的,会为你的师生关系加分不少。反之,暴躁冷漠、刻板生硬、推卸责任,这样的态度会将你与学生的距离越拉越远。

(二)学生因素。学生是师生关系的另一主体,当然其影响也是相当重大的。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动机以及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都会影响师生关系。当代大中专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中成长起来的,社会的转型使得他们的心态和价值观同上一代有很大的差异。另外,他们又多为独生子女,兄弟姐妹这种交往的缺失也使得这一代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有所欠缺,对与教师的关系的处理当然也受到了影响。学生的态度,包括学习态度、对工作态度、生活态度等反过来影响教师对其认知和态度,从而决定了形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三)学科因素。教学内容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教学内容的难与易、抽象与直观、趣味与枯燥等都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进而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

数学学科,尤其是高等数学,其特点是抽象、枯燥、逻辑性强,较难理解,这些都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设置了障碍。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努力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尽量让语言通俗易懂,尽量使内容形象直观,这样才能让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所教授的知识,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接受你,所谓“爱屋及乌”,学生喜欢这一学科,则更容易与这一学科的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大中专数学教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练就过硬职业技能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不能完全没有“师道尊严”,教师的尊严来自于“道”。教师的“道”就是深厚的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能。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研透所教学科内容,这是教学的大前提;同时也要对相关学科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教学《高等代数》,最好要熟悉两个以上不同版本的教材,同时要对《空间解析几何》、《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等学科内容有所了解。这样,你在讲行列式时,可以介绍它在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上的应用;在讲向量空间时,可以举《空间解析几何》中的直观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降低其抽象性;在讲多项式、线性方程组时,可以渗透它们与解常微分方程的关系;同时,《数学分析》中的函数、导数的知识在《高等代数》中也有应用,等等。只有研透教材,才能高于教材,在授课时游刃有余;才能灵活驾驭课堂,把深奥的知识讲的浅显易懂,把抽象的内容描述的直观生动,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具有了前提条件。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就是照本宣科,与学生自己看书几乎没有差别,这样的教学肯定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这样的教师也不会得到学生的信服,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在教育过程中还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教师应当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自尊心的确立,作为一种动机成分,有力地影响着个性的发展。再者,非言语手段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它比语言手段更加简单,更加生动,更加直观。比如,一种表情,一个手势,一副眼神,直观、生动地让人了解意义,印象深刻。还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和技巧,需要教师用心挖掘,不断积累,形成宝贵经验财富,这些都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法宝。

(二)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关心热爱理解学生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是关系双方的主要方面,师生之间能否形成良好的关系,主要取决于教师。进一步说,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人格。如果教师具有比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就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使学生产生尊师、敬师的情感,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即可以使教育过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又可以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道德品质的提高。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状况是密切相关的。

加强师德修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遇到问题积极思考,认真面对,妥善解决。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做到真正关心爱护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当成自己份内的事情,用心去教书育人。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真正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从而与学生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关系。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其次,要了解、理解学生。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因此,教师要先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还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其实每个人都有被理解的需要,作为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当他在课堂上违纪,当他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当他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等等,这些现象可能都有一定的原因,教师要了解,然后给予理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你理解了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理解你的苦辣辛酸,从而形成互敬互助的和谐关系。同时还要注意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关爱学生,则更要严格要求学生,否则,就成了无原则的溺爱,放任自流,终将害了学生。相信,大中专学生也会理解到教师的严格要求就是对他的无尽的关爱。

(三)教师要修身养性,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原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所以说,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自己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良好的的个性品质包括积极进取、勤奋好学、活泼开朗、乐观豁达、兴趣广泛、平易近人、理智果断、诚实守信等。数学教师往往给人以刻板、教条、严谨、陈腐、不苟言笑、难于接近的印象,就象数学学科的知识一样,一是一,二是二,严谨理性,这就是学科对他人的认知态度的影响。数学教师要克服这种定势的眼光,修身养性,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增加与学生的共同兴趣,促进师生间多渠道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搭建起友谊的桥梁,这样才有助于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结束语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思想品德和人格力量等。具有较高教育水平、人格魅力的教师,能够有效地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协调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这种关系处理得如何,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且直接影响学生心理、生理的发育,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甚至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命运。师生关系融洽,对教师来说,是激发其工作热情的催化剂;对学生来说,会调动起其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数学教师以及每一位教师都要以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奋斗目标,进而不懈为之努力。

[1]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刘国权,赵光辉.高等教育心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3]郝新生,靳国庆.高等教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4]傅道春.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赵光辉,陆玉文,郑洪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高等教育法规[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G640

A

1008-7508(2012)08-0123-02

2012-04-11

郑长风(1972—),女,吉林市人,北华大学师范分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边海伦(1970—),吉林辽源人,北华大学师范分院讲师。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师生关系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6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人间(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9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