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分析与研究

2012-08-15 00:43:30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活动

杨 晶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5)

对现在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分析与研究

杨 晶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5)

现代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活动之外,课余时间参与学校或者班级活动也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参与学校课余时间的各项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而且可以通过积极地活动,塑造高职学生积极地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学生参与校园活动与否,对学生的整个校园生活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高职学校组织此类的校园活动时,应该慎重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并且将教学内容与学校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之余可以获得实际的知识和技能。组织学校活动时,应该多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

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参与兴趣

高职院校的校园活动是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也是组成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校园活动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并且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应对能力,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第二课堂。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课余活动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学生品格、技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主要从校园活动的重要性出发,针对校园活动的对象特点,讨论了高职院校在设计学校活动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特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在初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纵观当下的高职学生,我们发现,由于学校文化课成绩的不理想,使得这些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不同于其他院校学生的独特性格,比较看来,主要的性格特点有:

1、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较低

由于高职院校的主要招生对象是在毕业升学考试时分数不理想的学生,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对学习的冷漠。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本身的基础较薄弱,再加上自身的不积极、不主动,学习时常处于被动状态。同时高职学校的整体学习氛围也影响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高职院校本身的实用性教学课程比较突出,整体而言,存在轻理论重技能的教学倾向,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消极。

2、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任务不明确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发展历程较短,缺乏有效地借鉴经验,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存在较多的问题。再加上有些高职院校自降地位,使得目前社会上对高职院校存在偏见,认为凡是学习不好的学生才去高职学校念书。高职院校的学生确实在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己也这样认为。学校向实际技能教育的倾斜和对文化课教育的忽略,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偏见,导致目前我国的高职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理论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会逃课逃学,认为只要掌握了实际的应用技术就达到了自己学习的目的。高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沉迷上网、酗酒生事、逃课逃学等现象,也与这些偏见不无关系。学校和社会的错误诱导使得学生普遍的选择忽视课堂文化课的学习,对学习和以后的就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3、个性意识较强,自律意识较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相较于其他学校的学生,更早的接触到未来工作的行业特点,并且在学校期间就为以后的职业而加强对实际技能的实践。这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的比较早熟,独立性和个性意识快速的成长起来。再加上高职学校中各种思想的交流,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他们。这些思想的影响,有时候会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但是长期以来对文化知识的忽视,使得学生在进入高职之后,即使自身的学习愿望很强烈,但是长久以来在学习中形成的懒散随意的性格仍然使他们不能坚持学习,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容易放弃。这种现象在高职学生中十分普遍。

4、讲究高效,功利性、目的性更强

高职学生选择就读,主要是因为高职学校的教育特色,即高职院校的教学立足于为在校学生提供未来工作中所需的实际技能,而不像一般的大学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受社会和学校教学目标的引导,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际学校生活中表现出功利性较强的性格特点。他们在选择学校的活动时,一般会以“我参加这项活动有什么好处?”为主导,效益观念更强。其实这种性格特点不仅表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上,目前由于激烈的的社会竞争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各大学校的学生普遍的表现出这一性格特点。因此,学校活动中,那些易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领导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的活动,一般而言学生会选择主动参加。而对单纯的文化性、公益性较强的活动,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参加。高职学生在选择活动种类时,更是直接关注与自己的预期工作有关的活动。

5、思想开放,性格活跃

在当今时代,标新立异更能满足人们的审美,再加上网络思潮的影响,高职学生的思想一般比较开放,并且易于接受各种形式的创新。这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他们在生活中喜欢追求具有新鲜感、刺激性的事物,也十分乐于接受迥异于传统的思想和行为。因而高职院校的老师在教学时,普遍的反映学生难以管理,学生自立为政,各行其是。

二、高职学生的学校活动特点

思想决定行动,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自身的思想和性格特点,在组织学校活动时也表现出鲜明的特征,带有自身的个性特色。目前高职院校的活动,大体上体现了90年代前后年轻人的思想,尤其是“九零后”的思想。具体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传统校园活动的兴趣缺失

我国传统中的学校活动比较关注学生在课下时间对课堂学习知识的掌握,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通过开展校园演讲比赛、校园辩论赛以及开展专业讲座的形式,希望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文化知识应用在各项活动中。但是这些活动在高职院校普遍的受到冷遇。结合当下高职学生的年龄分析,这些90后学生对文化知识的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在生活中一味的反对传统,力图通过标新立异,建立自己的群体文化。再加上他们普遍的追求新奇感、寻求刺激性,传统的学校活动对他们而言太过严肃,不具有娱乐性,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一般都需要辅导教师采取强制措施,才会消极的参与。

2、追求活动的生活性和娱乐性

传统的学校活动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娱乐性,采用较轻松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是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形式。但是高职学生的关注点更多的在于活动的娱乐性,对活动中的知识文化比较反感。调查目前的学校活动,我们发现活动的娱乐性普遍的较强,并且越来越具有群体狂欢的特点,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班级烧烤、旅游等,都体现了较强的娱乐和生活性,对学生的知识文化考验较少,而对实际的生活技巧要求较多。更能让学生乐在其中。

3、热衷于具有个性特色的活动

当前高职学校中比较流行的活动种类是实际的动手比赛,尤其是要求将学生的奇思妙想运用到实际中去的活动。比如将自己的想象涂画到纯白T恤上,并且可以拍卖的活动;再比如将自己动手设计的服装,利用简单的布料裁剪表现出来。这些活动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力和审美水平,对学生的文化知识要求不是很高,关键在能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4、比较关注团体性的活动

目前高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使得他们的性格中虽然不乏大方开朗,但是更多的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由此导致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屡屡受挫。但是现在的社会在强调竞争的同时,更加关注团体的合作,强调系统的综合功能。这就对学生的团结协作提出了要求。当前的高职学生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在实际的活动中,一些团体协作要求较高的活动,也极易引发他们的关注,吸引他们去参加。

三、高职学校应该多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1、多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传统的学生活动已经不能足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始越来越受学生欢迎,成为开展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虽然高职学校学生学业上没有高等院校学生好,但是思维同样是活跃的,相反在专业素养上,我们的学生一定程度上可以比得上综合性高等院校的学生。因此,可以先举行一些简单可行的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逐渐开展难度较大的科技活动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习科技知识。

2、多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特色活动

高职学生在经历过了中考失败之后,自卑感相对较高,心理健康程度不高。在高职学校内开展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信心的活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学习。学校应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卑的学生找到自信。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老师可以多尝试开展几次这样的活动,多次以后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当然有利于提高身心活动的还有很多,比如心理运动会、爱心关爱活动,学生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开展这样的活动,笔者曾经组织学生看望坚强的白血病儿童与纪念汶川地震两周年“绿丝带”活动,这些活动都给学生心灵上震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多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由于青年志愿者活动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有青年志愿者组织机构的组建活动、青年志愿者的招募活动、培训活动、服务活动、交流活动、推广和宣传活动。这众多的活动均需要青年志愿者亲身投入,发挥自身的特长和能力。所以青年志愿者在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出相当大的价值意义。

四、结语

高职院校应该因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将合理的培养内容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获得宝贵的体验。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学校活动要及时的借鉴先进的展开方式,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实践提供有效的平台,致力有拓展学生的视域眼界。如何有效的设计和管理学生的活动,是当前高职院校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之一。

[1]薛松.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特点的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Z1).

[2]姚绍红.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发与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

[3]赖少坤.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开展的现状和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G711

A

1008-7508(2012)08-0121-02

2012-04-24

杨晶(1982—),女,山东金乡人,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