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高职教育绕不开的话题

2012-08-15 00:46孙淑红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素质教育院校

孙淑红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传统文化:高职教育绕不开的话题

孙淑红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党的教育方针历来重视在学生中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现代企业在用人上也越来越看重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而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恰恰在传统文化修养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也不应该对传统文化教育弃之不顾。

高等职业教育;传统文化;素质;人才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大半壁江山,已成为同普通高等教育比肩的重要的教育体系。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却存在着把职业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的糊涂思想,这不单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随意贬低,更是忘掉了“教育”的最初的本质内涵。《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虽然大学的概念古今有别,但是大学的精髓亘古不变。我们认为,高等职业院校除了强调对人的“职业技能”教育外,仍然负有对学生的修养进行教育的重任,特别是在学生中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教育始终绕不开的话题。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学生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有来自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有改革开放中所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些挑战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也不例外。在应对这些挑战中,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突显出其独特魅力。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出台相应的教育指导方针,强调在大学生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战略意义。

自199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首次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之中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视为教育的重要内容。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2005年6月,中宣部、文化部等中央五部委联合发出 《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意见》指出:“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要在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课程设计和教材中,进一步充实介绍传统节日的内容,加强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要把传统节日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纳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同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同时强调“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条则明确提出了要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与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以上列举的文件,有的直接点明了传统文化教育,有的间接包含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有的是直接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传统文化教育提出要求,有的文件虽然是面对各类教育,甚至是面对社会大众的,但是并没有把高等职业教育排除在外,我们认为对高等职业教育同样有指导和约束意义。可见,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在大学生中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应有内涵。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地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1]因此,本着全面理解和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也不应该绕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重任。

二、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企业发展的需求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经济发展规模与速度来说都走在了世界前列。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是毋庸讳言,大量粗放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目前依然停留在简单的体力劳动层面,大量企业所需要的是经过短期培训的流水线工人,这就给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一个难题,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经过三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两样,而且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必然联系,企业在员工的劳动报酬上对是否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两样,高职教育的办学理论与企业的用工现实存在脱钩,这就不但使人们对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高技能”方面出现悲观情绪,更使一部分人对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高素质”方面产生怀疑甚至否定态度。

我们认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许在短期内表现出的是急功近利性的特点,而且由于“用工荒”的出现更使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不再苛刻,但是从企业的远景发展上理解,高素质加高技能型的人才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无形”效益是不可限量的。其实,在我们为大学生的就业困境而感到困惑之时,不妨反观自身,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真的都是“高素质”的吗?企业对当前大学生的评价基本是:专业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综合素质不太高;动手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创新能力不强;自我意识突出,但是团队精神、文化修养不够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

现代企业都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基本上都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是企业文明程度的体现。我们认为,不管企业文化以什么样的语言文字表述,“诚信”始终应该成为企业文化的底蕴,那么这种以“诚信”为底蕴的企业文化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正像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企业文化的建立也不是空穴来风,它实际上是立足于企业每一位员工的文化修养,立足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发展理念而创造出来的。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以人为本”,因为企业不是由机器人组成的,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依靠人,依靠那些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的员工,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是通过这些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修养的个体体现出来的。日本著名管理学家伊藤肇曾说:“日本实业家能够各据一方,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文化的影响,功应居首。”[3]日本企业尚且如此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中国难道就做不到吗?因此,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的高素质的人才必将成为企业或者社会的核心和灵魂,加强传统文化修养是企业乃至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必然要求。

三、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学生自身状况的诉求

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算起,一直到1999年《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前,虽然经历了近15个年头,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在探索中缓慢行进,直到1999年这两个教育文件问世,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才在规模上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用“大跃进”这个词来形容21世纪这十余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发展规模似乎一点也不为过。这样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也的确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迎合了快速发展的经济对职业教育的诉求。但是“过热”的发展必定会出现一些过激的做法,比如重规模速度轻办学质量,重技能培训轻人文素质教育等。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较短,还没有在人们的认识中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也属于高等教育”的深层共识,起码在人们心目中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考学生万不得已的选择,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一种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文化素质上的相对劣势,加上高等职业教育忽视内涵式的快速发展,学生在整体素质上不容乐观,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比较低,因此,其道德修养问题成为高职教育极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一是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十分欠缺,对经典了解甚少;二是他们缺乏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三是他们对长辈和社会缺乏孝顺和感恩之心;四是他们在诚实守信和团结合作方面存在问题,凡此等等。相反,他们却热衷于网络游戏、西方节日,在生活上贪图享乐、唯我独尊,在学习上不思进取。这些问题的存在,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不无联系。这不能不给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者敲响警钟,那种重速度轻质量、重技能轻修养的办学思想只能使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走上歧途,使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走上恶性循环的道路。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当然是就业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求,但是仅有一技之长还远远不够,一个当代大学生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不去积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人格将是有缺陷的,其成长将是扭曲的,其头脑将是简单的,其眼光将是短浅的,这样的“人才”岂能担当起国家和社会的重任?因此,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广大学生的深情呼唤。

高等职业院校既担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更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没有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支撑,高等职业院校不能称其为大学,高职院校的学生将难以担负起国家未来的重任。正因为此,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教育家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衰弱,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空虚,不打自垮。”[4]我们相信,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必将被人们所认可并最终取得丰硕成果。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3.

[3]杨叔子.民族文化教育与自主创新道路(一)[N].太原日报,2010-08-30.

G40-055

A

1671-2862(2012)03-0048-02

2012-05-26

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2012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2400450203)。

孙淑红,女,河南舞钢人,硕士,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素质教育院校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