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萁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提高小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参与度的策略探析
王川萁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学生的课堂参与是学生良好学习的关键因素,它是衡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标尺之一,直接影响学习结果。在小学生英语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其心理特点,把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运用游戏教学、设置认知冲突、和谐师生关系四个原则来进行教学。
小学生;英语学习;参与度
近年来,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普及教育的发展,国家在教育活动上的投入日益增加,但是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热情却日益减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低参与现象比较突出,由此带来的成绩低下的问题一直困挠着教师和家长。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完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英语学习对他们而言就意味着每天准时到校,坐在教室里听他们不理解也不感兴趣的内容,认真听讲并完成作业,努力记住一大堆零零碎碎的知识并做一些趣味索然的练习。
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错觉,认为发挥主导作用就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安安静静地听讲,教师连珠炮般的提问,学生如流水般地应答。其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全然成为了被动者,沦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这必然导致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压抑,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课堂参与度也随之减弱,一堂课最终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当然,教师的“讲”与“问”是需要的,但应保持一个度。在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要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特殊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在他们还不能完全掌握母语的情况下来学习第二语言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愈加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充分履行其职责,耐心讲解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同时,要耐心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时,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学习中,学习的参与性也随之大大提高,反之则不然。赫尔巴特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他提出要注意直观教材的使用,使儿童的经验变得更为丰富、真实和确切,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课程内容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2]。教育心理学也表明,当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时,学生的注意力便会集中,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技能。近些年,英语教学也一直强调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改进教学方法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小学生大多处在6-12岁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不是来自于英语语言本身,更多的是来自于英语教学活动形式。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在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热情很高,上课也积极,可是随着学习内容与难度的增加,这种热情便淡去,慢慢地学习的兴趣也没了,课堂参与度也随之一降再降。在这种背景下,游戏教学作为一种炙手可热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教学中广泛传播开来。游戏与小学生天生好奇、好动的特点相符合,游戏本身就需要大家的参与,它可以把枯燥、无趣的内容生动化、形象化,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例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征设置一个情景练习,尤其是设置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利于化难为易,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
建构主义认为:“认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打破原有认知、不断自我完善的建构过程。”[3]真正的建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而这种主动性不仅要关注学习的认知行为,更要关注学习者的认知态度。让学生主动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奥苏伯尔将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其中认知内驱力以求知为目标,是学生能主动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设置认知冲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强化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人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观察主动认识,就会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状态,从而牢固地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认知冲突的设置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方向,进而激活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迅速地选择和接受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加工。
例如,在学习人称代词“it”可以在句子的主语不太明确时充当主语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写一个句子“Who is it? It is Lucy”,让学生判断“it”用在这里是否正确。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it”只能指代动植物来判断,不出意外的话,几乎所有学生都回答“不对”或者是“不能判断”,因为当前的知识范围超出了他们头脑里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学生自然疑惑。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就可以因势利导进行讲解,学生的兴趣便会激发出来,课堂参与度也会随之提高。
师生之间的情感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情感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心理上的亲密度。正所谓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亲密、和谐可以使学生为维护与教师的良好关系而努力学习。比如:大多学生在他们喜欢的老师的课上表现得比较积极,课堂提问也较多,课堂气氛活跃;反之则不然。
那么如何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建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呢?对于教师来讲,首先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师生观,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除了做好教师的本质工作上好课之外,在课余还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多和学生交流。小学生对教师更多是一种敬畏,也恰恰是这种敬畏感让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胆怯,导致课堂气氛凝重。其次,教师要善于了解和研究学生,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其性格也大不相同。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跟进每个学生,了解其当下的知识掌握情况,并积极做出反馈。另外,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小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心理特点,学习注意力不太集中,也容易犯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鼓励很有必要。鼓励能让他们在了解到自己不足的同时,也能看到希望。教师切忌一味批评,小学生也是有自尊心的,不要伤害了一个孩子向着朝阳的心。
“教”与“学”历来就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不能只从教的方面看,关键还要看学生学的如何,而学生学得如何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学习质量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参与程度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每个学生都有内在的、自发的学习冲动,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动力,使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其次,为了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适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活动。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儿童的基本生存形态。采用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参与度,最重要的是可以在玩乐中让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一举两得;再次,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制造一些“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顺利地完成正迁移。最后,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它的建立除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外,也依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与尊重。
提高小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离不开学生的努力,更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参与度的提高不仅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关系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我们期盼在以后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师生一起积极进取,共同努力开创一片新天地!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0-111.
[2]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23-324.
[3]王璐.促进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教学策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5).
[4]任铁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堂参与度[J].科教文汇,2006,(8).
[5]刘湘.英语课堂学生参与度调查与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
[6]陈芝英,林珊珊.基础英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
On the Strategies of Participation in English Class Activities in Primary School
WANG Chuanqi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Students’participation in class is the key factor of learning well,which is the criteria of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ying in class.In primary school,the teachers should teach them with four principles according to i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which is the concept of"Teachers Guiding Role and Students’Participating Role",teaching through games,setting cognitive conflict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mprovement;studying English;participation
G442
A
1674-5787(2012)01-0131-03
2011-12-26
王川萁(1990—),男,四川苍溪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责任编辑 闫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