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英译过程中的文化语境补偿策略

2012-08-15 00:49
关键词:原诗典故英译

张 凡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古诗英译过程中的文化语境补偿策略

张 凡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蕴藏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我国古典诗歌中存在的大量的专有名词、典故及严格的韵律等文化因素给古诗英译增加了极大的难度。本文拟在分析古诗英译的一些实例的基础上,指出不同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针对文化现象所采取的不同补偿策略,旨在为更多的译者在今后的古诗翻译中提出实用的文化语境补偿策略。

古诗;翻译;文化语境;补偿策略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在他的《语言》(1921)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翻译一种语言不仅是语符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语言与文化这种密切的关系表明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与移植。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不能将翻译的语言与文化分开来处理。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对外传播我国优秀文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古典诗歌大多短小精悍,语言精练,且其中存在着大量的专有名词和典故,同时诗人又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并遵守着严格的格律。这些都给古诗英译增加了极大的难度。但译者对于各种文化现象的处理可以使译作尽可能地忠实于原诗,使读者能够获得与阅读原诗相似的心理效应。

本文拟在分析古诗英译的一些实例的基础上,指出不同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针对古诗中的专有名词、典故等文化现象所采取的不同补偿策略,旨在为更多的译者在今后的古诗翻译中提出实用的文化语境补偿策略。

一、文化语境与翻译

文化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文化语境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众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对属于该集体的成员具有规范性和约束力。二是社会规范,指一个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作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具体的情景语境则来源于文化语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里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本社会的文化烙印。

对于语篇而言,文化语境是语篇所涉及的文化社会背景。文化语境在翻译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翻译目的论认为人类的交际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而语言环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因此,翻译必然受到译出文化与译入文化的影响。可以说,翻译是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用一种语言文化把另一种文化的文本再现出来势必反映出两种语言、文化的特征。翻译的作用在于将原语言文化中的文本移植到另一种目的语言文化中去。

二、古诗中独特的文化现象

中国古诗有着独特的形式、结构、格律和典故,大多数短诗言简意赅,事实上就是精练的警句。平衡和对称在中国古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古诗一向遵守中文修辞的规则,每一首中国古诗都有一个重点,有力而生动且一语中的。

中国的古典诗歌里存在着大量的专有名词及典故。名称类,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汪伦”是人名;“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中的“襄阳”及“洛阳”是地名;“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中的“清明”是节气名;“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是曲名。典故类,如“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英雄割据虽已矣”,“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等诗句中的“比翼鸟”“英雄割据”“谢玄晖”均为典故。

除了大量出现的专有名词及典故外,“音美”也是中国古诗的魅力之一。而“音美”的首要特征便是押韵,尤以唐诗为胜。唐诗皆为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押韵。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练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因此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三、文化语境补偿策略

(一)专有名词的补偿策略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古诗中存在大量的人名、地名及节气等专有名词。通常这类词语只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含义,若直译为英文则令读者难以领会其意义,尤其会令外国读者产生莫名其妙之感。

如杜甫的《春怨》中“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两句中包含有“辽西”这一地名。Witter Bynner将其直译为:

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si

To join him there,they wakened her.

而许渊冲先生将其译为: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英语读者不了解“辽西”为一地名及其所在何地,而这个专有名词在诗中又不具有主旨意义,其具体历史文化背景的省略并不影响全诗整体意义的表达。因此,直译反而有碍于读者对诗歌整体意韵的把握,而许渊冲先生采用变通手法将其译为“the frontier”,使读者明白了“辽西”指的是战事发生的地方,则更能体会到原诗的真意。

又如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这两句在《古诗英译》上的译文是:

Look at the dust on your robe,once immaculate.

Well,of what avail are signs of regret?

Away!Away!By Chingming you should be home.

在译作中译者对专有名词“清明”采取了音译的方式。诗中的“清明”在中国文化里是人人知晓的节气。但因为英美没有清明这一特殊的节气及在清明祭扫的风俗习惯,所以英美读者不大可能弄清“Chingming”在何时及有何含意。若译为具有我国文化色彩的“The Pure Brightness Day”,文化隔阂没有消除。因此如果译作中能对“清明”一词加如下注释“Qing Ming Festival:a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 to commemorate the dead,observed in late spring”则更为妥当。

在翻译古诗中的专有名词时,如译者采取直译,其翻译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有时还会造成读者的误解;因此,翻译古诗中的这些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时,应随机应变,也就是采取巧妙的弥补手段,既传达出原诗的主旨,又不失诗作的意境。

(二)典故的补偿策略

典故通常为一个汉语词语或短语,但往往包含着著名的历史故事或事件,是中国历史文化积蕴的产物,也是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差异的典型体现。典故在翻译中必须以变通作为补偿,以便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的含义。

如元稹《遣悲怀》中的诗句:“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Witter Bynner将其译为:

There have been better men than I to whom heaven denied a son,

There was a poet better than I whose dead wife could not hear him.

这两句诗中出现的典故是关于两个历史人物的,一个是终生无子的邓攸,另一个是为亡妻写《悼亡诗》的潘岳。诗人以这两人自比,表达出无子和丧妻的悲凉。Witter Bynner在翻译时将其意译,用简洁的词语讲出了典故的内容。如果译诗中将这二人的名字直译出来,那么不了解典故的读者将无法理解这两句诗的内在含义。

由此可以看出,古诗中的典故,应以意译方式为主,这样才能使译文通顺流畅、明白易懂。在处理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及典故时,不应拘泥于典故的出处及字面的对等。只要不失掉原诗的意境和神韵,同样可以引起读者的理解与共鸣。

(三)韵律的补偿策略

关于古诗的翻译,历来有译诗有无押韵的必要的争议。许渊冲先生认为:“用韵虽然可能因声损意,但不用韵也会损义,这就是说,不传达原诗的‘音美’,也就不可能充分传达原诗的‘意美’。”中国古诗的押韵及诗律格式,在一切诗作中堪称最精练优美。译作中若是弃韵律而不顾,只是翻译出贴切的意思,却失去了雅致,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人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表达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Mair Vivtor将其译为

These thousand peaks cut off the flight of birds

On all the trails,human tracks are gone.

A single boat-boat-hat-an old man

Alone fishing chill river snow.

此译作不但韵律全无,在选词用字上也尽是直译,那因韵而生的客观境界的幽僻和原诗表达的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几乎丧失殆尽。绝句体译为英文,可配成aabb或abab等形式的脚韵,见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a lonely boat.

此译作比前一译作显得自然和谐。译文选用aabb形式的脚韵,并且第一、二句对仗工整,形成了诗行跌宕起伏的韵味和节奏感,用简单的词描绘出了原诗的意境。就韵律而言,译者若能凭借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审美意识,在翻译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艺术境界,也就传达了原作的神韵了。

四、结论

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蕴藏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中国古典诗歌因其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及巧思妙字而令人喜闻乐见。我国古典诗歌中存在的大量的专有名词、典故及严格的韵律等文化因素给古诗英译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在古诗英译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对专有名词等特有的文化现象的翻译应注重全诗译后的整体效果,而不应该教条死板地字对字地直译,应本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找到音、形、意这三方面的最佳结合点,最大限度地补偿含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在翻译过程中的损失。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78.

[2] 王金娟.文化与语境[J].上海翻译,2006(2):34-37.

[3] 王晓冬,艾军.翻译中的文化语境因素探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70-72.

[4] 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63.

[5] 许渊冲,译.汉英对照唐诗300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0,123.

[6] 徐忠杰.唐诗二百首英译[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260-261,146-147.

Compensatory Strategies on Cultural Context in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Zhang Fa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The language has distinc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tremely deep cultural implication at the same time.Translation involves not only Chinese and English these two languages,but these two cultures.Many a cultural elements such as proper nouns,allusions and strict rhythm existing in Chinese ancient poetry make the task of translation more difficult.This essay aims at pointing out various compensatory strategies on cultural phenomena that has taken by the translators in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ome examples.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put forward some applied compensatory strategies on cultural context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Chinese ancient poetry,translation,cultural context,compensatory strategies

H315

A

1672-3805(2012)01-0117-03

2011-06-10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地域文化语境下商务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编号:10C012)的成果之一

张凡(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英语系讲师;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

猜你喜欢
原诗典故英译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峨眉山月歌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改诗为文三步走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