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12-08-15 00:42俱艳霞王伟俱西驰刘小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2期
关键词:肌麻痹巴利气管

俱艳霞 王伟 俱西驰 刘小红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小儿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1]。病情进展较快,重症者在短期内会出现球麻痹,呼吸肌麻痹等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作为儿科医生,掌握GBS的临床特点及疾病的转归,是及时正确诊治该病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科及神经内科于2002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小儿GBS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GBS诊断标准[2]。年龄:3个月至12岁,男女比例:1.6∶1,<1岁:2例;1~3岁:10例;3~7岁:21例;7~12岁:45例。发病季节:全年均有发病,以9月份发患者数最多,累计30例,其次为8月和7月份,分别为21和19例,12月和3月发病者最少,分别为3和5例。

1.2 临床特点

1.2.1 诱因 病前1月内有呼吸道感染者45例(45/78,57.7%),肠道感染15例(15/78,占19.2%),发生在6~10月份。受凉、原因不明发热、皮疹、腮腺炎、药物接触史等共12例(12/78,占15.4%)。疫苗接种史者1例(1/78,1.3%)。此外,无明显诱因5例(5/78,6.4%)。

1.2.2 起病形式 均表现为急性迟缓性瘫痪。形式多样,双下肢无力逐渐向双上肢发展32例(32/78,占41%),单侧肢体无力逐渐发展至四肢无力15例(15/78,占19.23%),双上肢无力向双下肢发展者15例,及四肢无力16例(16/78,占20.5%)。

1.2.3 症状达峰时间 于病后5 d内症状达高峰者40例(40/78,占 51.3%),10 d 内达高峰者 66 例 (66/78,占84.6%),15 d内达高峰者74例(74/78,占95%)。症状最高峰时,肌力:0级者28例(28/78,占35.8%),1~2级者32例(32/78,占43.6%),3 ~4 级者18 例(18/78,占23.1%)。

1.2.4 伴有颅神经受累情况 颅神经受累者30例(30/78,38.5%)。其中以第Ⅸ、Ⅹ颅神经受累最多,其次为第Ⅶ、Ⅻ颅神经。同时有2对颅神经受累者10例,同时有3对和4对颅神经受累者各7例。

1.2.5 伴有呼吸肌受累情况 伴有呼吸肌受累者74例(74/78,94.9%)。于病后第1周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肌麻痹者61例(61/78,78.2%),第2周出现呼吸肌麻痹者13例(13/78,16.7%)。其中19例曾行气管切开及人工辅助呼吸。

1.2.6 伴有感觉障碍情况 伴有四肢短套式感觉减退者12例(12/78,15.4%),长套式感觉减退 6 例(6/78,7.7%),只有双下肢感觉减退者1例(1/78,1.23%),感觉过敏者1例(1/78,1.23%)。

1.2.7 病情开始好转时间 于病后10 d内开始好转者10例(10/78,1,2.8%);病后 11~20 d开始好转者 23例(23/78,29.5%),病后 21~30 d开始好转者 17例(17/78,21.8%);病后1个月开始好转25例(25/78,32.1%),住院30 d后病情无好转者3例。

1.2.8 病情恢复起始部位 无明显规律性。

1.3 辅助检查

1.3.1 脑脊液检查 有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者65例(65/78,83.3%)。其中蛋白轻度增高者(0.5~1.0 g/L)43例;中度增高者(1.1~1.5 g/L)11例;重度增高者(1.6 g/L以上)11例。

1.3.2 肌电图检查 62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查,其中运动传导速度(MCV)未引出者21例,不同程度MCV减低者40例,MCV正常者1例。

1.3.3 免疫功能的变化,包括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患儿外周血C、C、C的百分含量显著降低,而C/C比值却显著升高。患儿外周血清IgG水平显著增高,而其他免疫球蛋白无变化。患儿外周血C百分含量的降低与血清IgG水平的升高呈显著负相关,C/C比值的增高与血清IgG水平的升高呈显著正相关。

1.3.4 其他辅助检查 11例查血沉,>20 mm/1 h者3例;4例行X线胸片检查,有肺部感染者3例;9例行心电图检查,其中心律不齐者1例,窦性心动过速者1例,8例行脑电图检查,结果均正常;3例行头颅CT检查,结果均正常。

1.4 治疗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者45例;激素冲击治疗者12例;所有GBS患儿均采取支持对症、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及给予B族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有吞咽困难者鼻饲饮食;伴有呼吸困难、咳痰费力者,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辅助呼吸。

1.5 预后 住院天数为7~36 d,平均26 d。治愈16例,好转54例,死亡7例。死亡病例中放弃治疗者1例,气管食管漏者1例,气管无名动脉破裂大出血者1例,自主神经麻痹致高位肠梗阻者1例,肺部感染者1例,心脏骤停者2例。

2 讨论

GBS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本组资料具有以下特点:①该病发病以学龄儿童居多。②男性患儿发病率较女性患儿高。③7、8、9月发病多见。与国内的几家报道相似[3],而与国外 GBS特点有很大不同[4],说明我国的 GBS具有普遍的共性。我们认为可能是机体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功能失调,加一定的外因(如感染等)的作用所致。此外,多数有外因(如感染、受凉、及疫苗接种等),多数运动性颅、脊神经根受累,多数起病急、进展快、起病形式多样。

本组丙种球蛋白治疗GBS共45例。该病病因有两种学说,一种是病毒感染学说,一种是感染后自身免疫学说[5]。对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6]:①影响抗体。GBS患者体内常有针对GM1或其他糖化物抗体,IVIG的抗GM1抗体可结合于IgG的不同区,减低致病性。IVIG还能加速IgG抗体的分解代谢,降低致病性自身抗体的水平。②抑制超抗原,阻止其触发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和克隆扩增。③阻止补体结合,并防止膜溶解性攻击性复合体(MAC)形成。④通过饱和、转化或下调Fc受体的亲和力而诱导巨噬细胞的Fc受体阻断,使致敏巨噬细胞失去功能。⑤影响IL-1、IL-8、IL-6和TNF等细胞因子的抗炎作用。⑥通过间接作用使髓鞘修复。中型治愈率50%,重型治愈率36%,尤其重症型患者的总显效率为76%,均明显高于应用地塞米松和甲强龙。重症型死亡率仅为8%。因此,对于中、重型GBS,尤其重症型,在条件允许下应尽早应用IVIG治疗,可明显、迅速改善症状,减少死亡率。国内报告IVIG治疗GBS全部有效[7]。有文献报道IVIG疗法患者症状改善早,出现在治疗后的第2~3 d[8]。

GBS被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国内报导死亡率8.6%[9]。本组死亡率8.9%,与文献报导相近。可见,在治疗GBS过程中除了注重呼吸肌麻痹及球麻痹情况外,自主神经因素,尤其心脏方面不容忽视。出现心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为GBS患者周围神经炎性细胞浸润、节段性脱髓鞘、轴索变性等病变累及了交感神经干、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神经,从而伴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心率、心律和血压改变、神经-内分泌异常等。此外,气管内反复抽吸痰液也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停搏。其他死亡原因包括感染及气管切开意外。在控制感染方面,除了合理应用抗生素外,气管切开后的护理也尤为重要,应做到及时拍背、吸痰。

总之,通过对GB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从临床特点及预后认识此病,虽然激素在GBS治疗上有一定的争议,但实践证明还有一定效果,对于轻、中型患者疗效肯定,没有明显副作用。丙种球蛋白尤其适合重型GBS的治疗,对缩短病程、缓解瘫痪进展、减少并发症等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其价格较昂贵,临床广泛应用还有一定困难。此外,还应注意GBS的自主神经损害,减少非窒息因素造成的死亡。气管切开时机宜早不宜迟,危重者常合并呼吸肌麻痹、球麻痹而危及患者生命。我们的体会是小儿病情变化快,加之本身的一些生理、病理特点,呼吸肌麻痹导致的周围性呼吸衰竭较成人来的快且早,因此绝不能抱侥幸心理,等待观望。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管理是关键,不可忽视GBS的综合治疗。

[1]王维治.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104.

[2]中华神经科杂志编委会.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标准.中国神经精神科杂志,1994,27(6):380-381.

[3]刘群,范佳,江汉秋,等.格林-巴利综合征247例临床治疗与预后的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02:76-79.

[4]袁锦楣,李海峰.格林-巴利综合征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123-126.

[5]ArigaT,YuRK.Antinglycolipid antibodies in Guillain-Barre syndrom and related diseases:review of clinical features and antibody specificities.NeurosciRes,2005,80(1):13.

[6]HarelM,Shoenfeld Y.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andGuillain-Barre syndrome.ClinRevAllergy Immuno,2005,29(4):281-282.

[7]李海峰,丛志强.Guillain-Barre综合征治疗的进展.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5(5):317-319.

[8]Samuelsson A,Tower TL,Ravetch JV.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IVIG mediated through the inhibitory Fcreceptor.Science,2001,291(8):484-486.

[9]邓燕春,黄远贵,赵刚.37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1):60-62.

猜你喜欢
肌麻痹巴利气管
中医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血管病相关性眼肌麻痹病因的研究进展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神经科疾病与眼外肌麻痹的临床分析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以眼肌麻痹为主要表现69例患者的临床分析
眼肌麻痹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