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娜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来源于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难以治愈,大部分患者发现时以为中晚期或伴有其他并发症,因此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紧随胃癌和食管癌位居第三。经导管介入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即肝癌介入治疗(TACE),可有效阻断肿瘤血供,是肿瘤严重缺血坏死,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是目前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首选方法之一。现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35例患者进行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其中男30例,女5例;年龄45~72岁,平均50.3岁。均经CT和MRI影像学观察结果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等)水平,同时根据临床症状确诊无误,且所有病例并无严重转移。肝癌组织大小范围最小3 cm×4.5 cm×4 cm,最大5 cm×5.5 cm×6 cm。
1.2 方法 均在右股动脉穿刺后,常规消毒手术视野,铺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使用穿刺针经皮肤刺入股动脉,引入导丝后退出穿刺针,将套在扩张管上面的管鞘在扩张管的引导下经导丝送入血管腔,固定血管鞘,将扩张管连同导丝一起全部拔出,导管插入肝固有动脉或肿瘤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及栓塞剂。使用的化疗药物有:5-氟尿嘧啶800~1000 mg,顺铂 60 mg,丝裂霉素 10 mg,后加入 20 ml碘化油,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
1.3 预后情况 介入治疗后35例全部好转:面色开始好转,食欲明显增加,体重开始增加或是停止减少,疼痛缓解甚至消失。CT、MRI影像诊断结果显示肿瘤体积减小,甲胎蛋白值降低。
2.1 一般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本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知识并进行专业的护理指导,详细讲解介入治疗的基本治疗原理和过程,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卧床及穿刺肢体制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排尿、排便。同时,对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系统地作出评估,包括营养情况、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等。加强术前饮食护理,治疗前数日起给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蛋类、奶类以及各种豆制品。
2.2 术前准备 护士要积极配合医生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完善检测工作。如:血常规、尿常规化验,出凝血时间记录,肝肾功能指标,血糖水平,胸片,心电图等。并做好碘试敏,备皮,术前6 h禁食。备好介入所需全部药品。
2.3 心理护理 当患者得知自己被确诊为肝癌时,难免会产生焦虑和恐惧,丧失治疗的信心。这是人之常情,毕竟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患者都知道肝癌发现一般都为中晚期,而中晚期癌症治愈率都很低这一事实,而对介入治疗缺乏了解则会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这就要求护士积极与患者取得良好的交流,尽早并且准确的发现患者心理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并向患者介绍介入治疗的主要操作步骤,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克服精神压力,维持一个稳定良好的情绪,从而提高患者心理应对能力和承受能力。
2.4 术中配合 由于本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因此护士在术中应主动关心患者,与患者亲切交谈,分散患者注意力,防止患者因过分专注于手术过程,而产生心理压力造成情绪波动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
2.5 术后护理 穿刺局部出血及血肿的主要原因为反复插拔管后穿刺点压迫不当,术中使用过量肝素,患者自身凝血障碍,压迫时间过短引起,而肝癌患者本身因肝脏损伤凝血因子合成水平低于正常人,更应加强出血倾向的监测。必须要求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一天以上,穿刺部位采用加压包扎24 h。严密观察穿刺部位:上至髂前上嵴连线,下至穿刺侧下肢1/2皮肤范围有无血肿淤血[2]。且加强对穿刺肢体的皮肤颜色、皮肤温度及足背动脉的严密观察。本组35例患者未发生局部血肿的症状;本组35例患者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胃肠道反应,这与使用化疗药物及造影剂有关。术后使用格拉斯琼3 mg静脉推注,2次/d。同时口服胃复安或法莫替丁,两至三天后胃肠道症状消失;由于介入治疗会导致肿瘤细胞缺血坏死、吸收导致体温升高,属于正常吸收热。多发生在术后12 h以后。本组35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37.8℃ ~38.9℃。给予患者物理降温或肌内注射氨基比林2 ml,柴胡4 ml后体温降至正常范围。体温升高可持续3~4 d[3]。
2.6 术后饮食指导 待患者各项指标稳定后,胃肠道症状缓解便可进食。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少食多餐。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目前已经成为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首先是因为大多数患者确诊事已经为中晚期,伴有肝硬化等严重的并发症身体状况一般不允许进行手术治疗。其次,介入疗法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需要护理人员对相关技能和知识尽快掌握。
[1]王成英.13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中国现代医生,2008,5(29):21.
[2]王雪梅.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04):42.
[3]李琴.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7(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