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榀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经常使用跳跃省略、含蓄暗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意象组合、意境氛围、想象练字等艺术手法,使诗词凝练集中,蕴含深厚,含蓄有致。但同时,也加大了阅读欣赏诗歌的难度。另外,沿用至今的传统诵读阅读方法和直觉式思维方式,也使阅读欣赏古代诗歌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
添加还原要素阅读法,就是在阅读古代诗词时,将诗人创作过程中省略、压缩、倒装等阅读要素,添加补充还原到它应在的位置上,使诗词变成一篇精美的散文,以此快速明确地欣赏诗词的阅读方法。
中国诗歌,往往省略诗句乃至整首诗的主语。省略的主语一般都是诗人自己。换句话说,诗中所呈现的一切景物人物和事物,都是以诗人的视觉听觉感觉认识等为镜头,展现在读者面前。省略人称及主语,让读者往往不知道是谁在看谁在听谁在想谁在感悟……从而迷失了诗词中行为的主体,茫然不知诗词中思维的线索,也就难以解读意象组合的意义。“中国诗歌常常省略人称及主语,由此造成了一种客观化的非个人的抒情效果,使个人的体验转化和上升为普遍的和象征的东西,从而使读者也能置身其中,产生更大范围的共鸣和影响。”
省略人称及主语,既然能使读者参与置身于诗人所提供的意境中去,那么,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可以添加上省略了的人称及主语,让读者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大大方方地参与到诗的活动中来,置身于诗人所提供的意境中,感悟领会诗词中的美。
中国诗歌还常常省略表时间表地点表空间的介词和副词,甚至省略时间、地点和空间这些叙写的基本要素。“中国诗歌语言没有时态变化,造成了一种绝对时间的感觉,从而也使个人体验具有了一种超越暂时时空的非个人化的普遍的色彩”这种超越暂时时空的绝对时间的感觉,让读者茫然难辨前朝后代,今昔和未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当然省略过渡衔接关照性词句,也会使读者产生有点无线的感觉,茫然于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鉴于以上的原因情况,为了提高学习阅读古代诗词的速度效率,增强鉴赏的准确度,阅读诗歌时,将省略、压缩、倒置等要素,添加补充还原到它应在的位置上,以此来明确词句间的关系,提挈诗词的思维线路,降低阅读的难度。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添加基本要素人称代词“我”。阅读古代诗词,首先要添加“我”,即根据古代诗词句子的具体内容,添加我看到,我听到,我听说,我感觉到,我想到,我理解为,我认为,我……。
例如: 滁 州 西 涧
韦应物
(我看到)独怜幽草涧边生,(我听到)上有黄鹂深树鸣。
(我看到)春潮带雨晚来急,(我看到)野渡无人舟自横。
通读全诗,第一句写的是视觉所及的内容,前边可以加“我看到”;第二句写的是听觉所及的内容,前边可以加“我听到”;第三、四句写的都是视觉所及的内容,前边可以加“我看到”;这样,可以很快将这首诗连缀为:我看到涧边的小草长的清幽可爱,我听到丛林之中的黄鹂在欢快的鸣叫。我看到春潮涌动的江面春雨在不停的下着,这使水流得更加急速;我看到荒郊野外的渡口,只有一只小船斜横在水中,随波飘荡。
添加省略了的“我”,让读者直接以“我”的身份参与到诗歌的阅读中来,使诗词因省略而宽广无边的动作行为,有了具体直接的行为主体,诗词的活动线索就明朗清晰了。
2.添加表时间、地点、空间的介词或副词。在时间、地点名词前加“在”、“从”、“去”、“到”、“由”等介词,或者在时间名词前加“已经”“将要”等副词;根据情况,也可以直接添加表时间、地点和空间的名词。这一添加,和前面添加的“我”融合在一块,组合成结构性的短语:我在什么时间,我在什么地点,我在什么空间,——若进一步结合诗句的内容融合,就可以变成一条线——看到了什么样的景物、人物、事情,或我自己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为此,我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例如: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我在)岐王宅里(曾经)寻常见,(我在)崔九堂前(过去)几度闻。
(现在)正是江南好风景,(我在)落花时节又逢君。
通读全诗,第一句有方位名词“宅里”,前边可以加介词“在”;第二句有方位名词“堂前”,前边可以加介词“在”;因为是过去,所以,在谓语“寻常见”“几度闻”前,添加“曾经”“过去”一类的词;第三句里有表时间的副词“正是”,可以在前面加“现在”,第四句里有表时间的名词“时节”,可以在此之前加“在”;这样,这首诗就可以转化成:
过去,我在岐王宅第里经常见到你演出,在崔九的堂前,我也曾经多次听到过你美妙的歌声。现在,正是江南好的落花季节,没想到啊,我在这又遇上了你。
3.添加过渡衔接关联性要素
古代诗词,往往省略过渡关联性词句。阅读时,将省略了的词句添加上去,会使阅读古代诗词的思路,由一个点变成一条线,再由一条线变成一个面——让一个个意象,变成一个明确清晰、连贯完整的意境。
(1)添加时间过渡衔接关联性词句。古代诗词,从古到今,从今到古,从过去到过去,从现实到现实,两者之间,往往省略时间性的介词、介词短语、副词、副词短语、名词及名词短语。阅读时,将这些添加上去,使诗词的时间起始和归结,以及其间的变化,清晰明确。
例如: 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由此,我想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的前两句叙写的是眼前的景,后两句在前两句的基础上进行抒情——对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嫦娥盗取仙药的事抒发自己的感慨;从现实到过去,应该添加“由此,我想到过去的”。添加这一短语,这首诗从现实出发,感慨过去的思路就清晰明确了。这样,这首诗就可以转化成:
我看到云母屏风上的蜡烛映照的影子逐渐黯淡下来,我看到银河里的星星随着天色渐渐变亮而一点点在沉没。(对着这浩瀚的苍穹,我不由得想到传说中过去的)嫦娥,千百年来一个人夜夜面对凄冷的月宫,孤寂凄凉,她一定会后悔独自偷吃了不死的灵药。
(2)添加地点空间过渡关联性词句。古代诗词,从此处到彼处,从彼处到此处,两者之间,往往省略地点空间性的介词、副词、名词及短语。阅读时,将这些添加上去,使诗词地点空间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之间的变化,清晰明确。
例如: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的上阙,先后出现了“塞下”“衡阳”“四面”和“千嶂里”四个表方位的名词,它们从北到南,从大到小,之间没有明确的逻辑事理联系词句。它们只是诗人为表达自己的情感筛选组合的一个个意象点。要想将这一个个点变成一条意义连接的红线,就要加上过渡性的词句:(在)塞下秋来风景异,(抬头看到)衡阳雁(向南)去无留意,(再向)四面(倾听)边声连角起。(环顾)千嶂里,(回过头)(只有)长烟落日孤城闭。
进一步可将词还原成过渡衔接关联完整的短文:
在塞外边境,秋天一来风景和内地完全不一样:抬头看到,天空中向衡阳南飞的大雁,对塞外毫无留恋的情意。再听听四面八方传来的号角声,悲凉难耐。环顾四周,到处是重重叠叠的山峰,回过头一望,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只有一座紧闭城门的边城。
(3)添加从“景物”到“人物”过渡关联性词句。古代诗词,从“景物”写到“人物”,两者之间,往往省略过渡关联性的词句。阅读时,将省略了的词句添加上去,使诗中叙写的“景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清晰明确。
例如: 步出夏门行
曹 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物“老骥”,后两句写的是人“烈士”,两者之间省略了过渡的词句。根据其关系,在它们之间添加上“由此我推想”之类的过渡短语,明确了作者采用了由物到人的类比手法,以“老骥”类比“烈士”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样全诗就可还原成:
(我看到)良马即使老了,伏在马厩里,但它仍然有驰骋千里的志向。(由此我推想)有雄心壮志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他的雄心壮志也不会停止消失。
(4)添加从“人物”到“景物”的过渡关联性词句。古代诗词,从“人物”“事情”到“景物”,往往省略过渡关联性的词句。阅读时,将省略了的过渡关联性词句添加上去,使诗中叙写的“人物”“事情”和“景物”之间的关系,清晰明确。
例如: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虽然)人世几回伤往事(但是)山石依旧枕寒流。(尽管)从今四海为家日,(然而)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的前四句叙写的是人物事情,后四句主要描写的是景物。从叙写人物事情到描写景物,作者使用了过渡性语句“人世几回伤往事”。但根据“山石依旧枕寒流”来看,从叙写人物事情到描写景物,它们之间真正的关系是转折,而诗中省略了表转折的词语,所以应在“人世几回伤往事”之前添加“虽然”,在“山石依旧枕寒流”之前添加上“但是”。诗的尾联也属于转折关系,所以,上下句之间也要加上“尽管”“然而”一类的关联词。这样全诗就可还原成:
我遥想过去王睿率领大军乘着高大的战船自成都东下,于是,人们传说的金陵帝王瑞气马上黯然消失。一条条阻挡王睿战船的千寻铁链都被烧断沉入江底,东吴君臣们在金陵城头悬挂起一片片投降的白旗。(虽然)世间人们有几回感伤这一兴亡的往事,(但是)滔滔的寒水依旧枕着高山流淌着。(尽管)从今以后,四海统一为一家,过着安稳平顺的生活,(然而)那见证过世事变化的故垒旁边的芦荻,在秋风中萧瑟着,让人感受到几分悲凉。
(5)添加从“叙述”、“描写”到“议论”、“抒情”的过渡关联性词句。古代诗词,从“叙述”、“描写”到“议论”、“抒情”,往往省略过渡关联性的词句。阅读时,将省略了的添加上去,使诗中“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之间的关系,清晰明确。
例如: 旅 夜 书 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眼前的景象,让我想到)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的前四句是叙述和写景,后四句是议论和抒情。从“叙述”、“描写”到“议论”、“抒情”,作者省略了两者之间过渡性的词句。 根据“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关系,就要加上过渡性的词句:眼前的这一景象,不由得让我想到我的一生。由此进一步可将诗还原成:
在夜晚,我看到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显得冷清弱小,我看到小船上桅杆高高的矗立,让人觉得孤独无依。我看到星星低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渺茫;月光随着水波上下涌动着,滔滔的大江一刻不停地滚滚东流,带走了多少美好的时光。(眼前的景象,不由地让我想到)我的那点名气,哪里是因为诗文而远近闻名!我已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罢职了。我的一生到处漂泊,就像广阔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添加上过渡性的词句,不但使 “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的关系明确清晰,而且,使前面“叙述”、“描写”的内容和后面的议论、抒情,连贯统一到一起。这样可以避免割裂前面叙写和后面的议论、抒情一体的关系,有利于消除任意理解欣赏,产生游离主旨、歧义多解的现象。
(6)添加由“议论”“抒情”到“叙述”“描写”过渡关联性词句。古代诗词,从“议论”“抒情”到“叙述”,“描写”,往往省略过渡性的词句。阅读时,将省略了的添加上去,使诗句之间的关系,清晰明确。
例如: 采 桑 子
晏 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词的上片以议论的笔调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华年易逝、离别悲苦。词的下片叙写景物:冷峻肃杀的西风,朦胧惨淡的月色,高亢哀鸣的雁声。
由上片“议论”“抒情”到下片“叙述”“描写”,省略了过渡关联性词句。阅读欣赏时,在词的上片和下片之间,加上(我看到)、(我仿佛听到)一类省略了的过渡关联性词句,就使词上片的“议论”“抒情”和下片“叙述”“描写”,统一归整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