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彩
探寻有效教学途径,构建理想语文课堂,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执著追求的目标。衡量理想课堂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二是看是否有科学而且适宜的学习时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效课堂的核心标准,它要求课堂既要有完整的知识目标,又要顾及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通过短期目标的实现,激发学生长效学习的热情。因此,构建理想的语文课堂,评价一节课的优劣得失,并不是看课堂有多热闹,翻出多少花样,关键要看课堂的设计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是否富于实效。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有序、和谐的。在课堂流程中,学生应是自主学习过程中平等的参与者。基于这一点,笔者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就构建理想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略作分析。
新课标强调的三维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定位,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师生活动的共同指向,有效的课堂教学流程,离不开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应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状态,确立具体的三维目标,目标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应在钻研课标、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注重对教材的取舍、重组、补充、延伸、拓展,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互融合,为每一课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目标。在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中,突出过程与方法,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位教师在讲授《荆轲刺秦王》一文时,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并对荆轲作出客观评价”。授课时在学生反复诵读、感知课文之后,教者试图引导学生初步探究荆轲这一人物形象。讨论中绝大多数同学把“刺秦”失败归结于荆轲的无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行事贸然,甚至有学生引陶渊明诗证明荆轲剑术太“疏”,致使评价荆轲陷入“千人一面”的僵局。显然,这与课前的预设目标相去甚远。细究失误,就在于教学目标的确立不够具体,大而失当:“历史发展的角度”本身就缺乏操作性,“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须建立在学生对 “易水诀别”“廷刺秦王”等悲壮场面的深层品读之上。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有效教学就应把“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实践体会要有准确把握,做到“两讲”“三不讲”:讲深、讲透学生不能理解的知识难点,重点、关键点;而对文本的知识,学生已经具备的不讲;文本已有的,学生虽没有掌握但通过自学能掌握的也不讲,文本中虽有但教师讲解后学生也不能掌握的不讲。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和处理好不同课型的具体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有效的学习。在教授《诗经》名篇时,笔者在课前就了解到,学生对民歌中常用的“比兴”手法比较陌生,就需在授课时对这一难点作灵活处理。不妨从当下的流行歌曲中寻找切入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周杰伦的《青花瓷》中有这样的唱词:“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皱边直尺至此各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可由此引导学生领悟:歌词表面上是在吟咏青花瓷,实质上则是处处在吟咏像青花瓷一样美丽的心上人;歌词中所指涉的“等待”,仿佛是如此无穷无尽而又隔了千万里,显得遥不可及,连用比兴,使得歌词意蕴悠长,回味无穷。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出比兴也是古典诗歌中的传统表现手法,学生就更易领悟其表达的意蕴。
当前语文教学中比较流行的教法是提问式指导学习法。问题的设计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扣目标,突出重难点。创设教学情境,选择教学素材,确定教学策略,力求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准。设置问题,要贴近学生,符合学情,紧扣难点,突出重点,选择最佳的切入点,具有包孕性和艺术技巧。如果问题设计得过多过碎,缺乏主线,就会头绪混乱,无法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理想。如教学《长亭送别》一文时,可以把主问题设计为“节选部分集中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绪”,围绕这个主问题以唱词中的“泪”为抓手,组织学生依据不同层次分组探究,分别找到“景中泪”“酒中泪”“话别泪”“别后泪”,是“泪珠”串起了主人公的情感,进而启发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不同场景中的“泪珠”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及多重意象渲染离愁的艺术手法。整个教学流程,问题的设计面向全体且有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的理念,鼓励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越来越得到重视。理想的课堂更应善于挖掘教材潜能,把文本中蕴含的智慧有效转换为学生的个体智慧。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只是个例子。”对文本进行由此及彼的延伸拓展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合理适度。拓展点宜紧扣教学目标及教材的难点,便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教材的蕴涵。在教授《谈中国诗》时,笔者先训练了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在明确中国诗特征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就作者对中国诗的观点展开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向权威挑战。有学生对作者谈的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提出异议,并列举李白、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诗词大胆质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适度的延伸和拓展,既能让学生掌握赏析诗文的要领,又能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
乘新课改的东风,语文教学将会在实践中成长,探索中前行。探寻有效教学途径,构建理想的课堂,必将是语文教育者智慧的选择,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