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耿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 四川 乐山 61400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讲党性”更是党员和党员干部立身之本,是履行职责、发挥表率作用的前提和保证。为使“讲党性”不成为停留在口头上的一种装饰性的空洞口号,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以填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价值真空”,从而端正价值取向,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兴国之魂,是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且是党建之魂,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保障,是锤炼党性关键性的价值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制度在精神及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是社会思想理论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灵魂。它涵盖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着党员和党的干部的思想观念、思想方式和行为规范。可以说,在党的组织和党员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了党的思想的核心支撑,强化了党性的内在价值性,使党的组织凸显其凝聚力、感召力、亲和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性本质相关,内在契合,主要表现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建立在人类社会规律的真理性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它首先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我们党有了通晓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进步的指导思想,才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先进阶级的先锋队,成为引导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进才有根本的保证。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回归和创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也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性高度集中的体现,是促进党性升华,拨正党性价值取向的“思想之舵”,从根本上引领党员在党性锻炼中坚定信仰,高举旗帜,勇往直前。这是党性内涵的“第一要义”,是衡量党性的“第一基准线”。有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党性锻炼就有了正确的航向;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党性锻炼不仅有“方向盘”,同时更有“主心骨”,还有“强心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融汇了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 (共同理想、远大理想)的有机整体,是一个融汇了最高价值、核心价值、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的多层次体系,是关于“社会的”、“共同的”价值原则、价值理想、价值规范的理论概括,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确立的,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坚定信念激发创造未来的精神力量。这种稳定性的价值认同,是保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信念之灵。自然,这种火红炽热的理想信念价值就成为党性的核心。把它作为党性锻炼的理想主题导向,就能像一团火,有效地激发党员的信心和热情,点燃创造未来的希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坚定不移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满怀信心地振兴中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之源。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气,是党性的特有基因。在党性锻炼中,铸造这种“精神之气”使党员形成独特的品格和气质,凝炼出新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展现党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的魅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体现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而且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行为规范;它不仅科学地阐明了道德的本质,而且揭示出道德良心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本,因为“良心的外化就是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的道德品格注入时代精神,并同社会主义制度达到完美的结合,荣辱观所确立的道德准则,必然成为社会主义的“道德之基”。马克思曾讲过“耻辱是一种内向的愤怒”。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党员的党性包含党员对不良作风行为作良心的自我审判和自我谴责,进行有效自律。因此,良心感和羞耻感实在是党性的基本精神元素。在党性锻炼中,熔入这种元素,促进党员的道德人格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新境界,塑造共产党员的新形象。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中国共产党党性指导思想相统一,政治追求相认同,价值理想相共识,道德要求相一致,社会目标相趋同,本质上相关,内容上吻合,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性锻炼,就找到了增强党性的关键性的着力方位和价值路径;用党性去实践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更能保证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吸引力。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党员的思想行为,进行党性锻炼,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党内现实存在的信仰缺失、理想动摇、精神空虚、道德失范的现象,筑牢思想防线,坚守人生的精神高地,而且能够凝神聚气、强基固本、淬火提质,成为党性强、品行正、作风实、表率作用好的共产主义先锋战士。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目标导向与人民利益统一,以增强党性为民服务的忠诚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目标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同一的,自觉将人民群众理解为世界历史的主体,为人民谋福利必然是增强党性的逻辑前提。在党性锻炼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目标导向与人民利益相统一,就真正找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个人有限生命获得无限价值的现实途径。在实践中,真正把人民奉为心中的“主人”、“上帝”,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真心诚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这样,共产党员的信仰才更有坚实的基础,更有真实的内涵,更有实践的特色。在为人民服务的党性锻炼中,清除那种“为民作主”的“恩赐观”、“施舍论”,真正从迷恋“权力”、“金钱”的“官本位”羁绊中挣脱出来,成为社会责任的示范者、为民服务的热心者、让人民共享利益的实施者。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同理想导向与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统一,以增强党性信念的坚定性
“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同党的最低纲领是同一的。用“共同理想”导向党性锻炼,为党员整个生活提供坚实的根基,激励党员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而不懈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折不挠地奋斗,在承担义务和责任中闪耀光彩,展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应该明确,在今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把实现共同理想作为根本任务而提升党性,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基。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现实基础,与时俱进,永不停步,向着共产主义的明天奋进,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必然成为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价值归宿。党性在“共同理想”的价值导向中启航,必定要消除和克服那种功利太盛、思想颓废、是非淡薄、正义退化、惑而不知、知而不信,乃至“问计于神”,失去人生主心骨,理想信念动摇的现象,真正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导向与党的优良传统统一,以增强党性作风的优良性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并使之有强大的聚合力,持久的生命力和稳固的根基。弘扬民族精神,自觉传承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弘扬时代精神,将激发党员拓展世界眼光,紧扣时代脉搏,肩负时代使命。共产党员在党性锻炼中,融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同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品格完美结合,定能在求真务实、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廉洁从政、公平正义等优良作风中展现新的风貌,而党内存在的诸如官僚主义、奢侈浪费、弄虚作假、享乐腐化等残风败习将进一步得到清理、荡涤。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荣辱观”与共产党人品格统一,以增强党性道德人格的完美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纲,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回答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为“荣”,什么为“耻”。把荣辱观贯彻到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在内的各个道德实践领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根本任务。同样,把荣辱观融入党性锻炼的实践中,同合格党员的基本条件和优秀品格相结合,必然成为党性的优良道德支撑和先进性的道德标尺。按道德建设先进性要求,塑造共产党员的人格,提升党性,就能达到人生更高的精神境界。在党性锻炼中,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导向,就有足够的道德视野、道德信心和道德勇气,实现道德良心的升华。
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性锻炼,就能凝先进思想之魂,聚理想信念之气,强优良作风之基,固道德人格之本,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性锻炼的全过程,关键在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价值形成的规律看,党性锻炼主体必须做到“价值自觉”。只有价值自觉,才能形成价值信仰、价值理想、价值精神、价值规范。“价值自觉”具体表现在“内化于心”,然后“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参与学习型组织活动,树立求真、求实的学习理念。真学、真信,通透领悟,默而识之,不断改善心智模式,把个人的价值愿景转化为党组织的共同价值愿景,从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到坚定价值理想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从党性锻炼的“修真”、“修己”中,真心实意地从“我应这样做”(我思)到“我愿这样做”(我愿),进而达到“我要这样做”(我欲)和“我乐于这样做”(我悦)的价值自觉境界。
“外化于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取向转化为行为规范。这是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外化于行”就要在党性锻炼中“修为”,即修炼党性人格,提升党性精神,达到自觉自律践行的境界。在入心进脑上真正见行动,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和谐社会的积极促进者。
锤炼党性,“外化于行”,需要创新践行的途径和方法:一是抓实践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根基在日常生活,因此,党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讲品行。二是抓典型示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重要表现是典型引领,党员以榜样为重要参照,“修为”自省,实现转化。三是评价监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重要保证是制度机制。党员要在社会评价、舆论监督、制度规范的平台中,特别是在“党性分析”的长效机制中“修为”自省,实现转化。
总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守精神高地,锤炼党性,砥砺品行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