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治国思想研究评述

2012-08-15 00:46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方略治国思想

周 锋

(安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3)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国内对这一课题的探讨和研究,从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以来,成为热点。所谓治国思想是指治理国家根本性、战略性问题的指导思想及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原则。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治国思想博大精深,在一系列治国的大政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设想和方法。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这二十年,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这极大地推动了关于邓小平治国思想的研究。

理论界、学术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一些学术成果。如:俞晓秋的《百年治国方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探》、朱荣的《邓小平治国思想研究》、陈先奎的《邓小平治国论》、汪太理与贺遵政主编的《邓小平治国艺术》、邓剑秋主编的《邓小平治国思想》、邓剑秋与陈建华等著的《邓小平治国方略》。此外,还有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由牛玉峰等著的《中国共产党治国思想研究》,其中相当篇幅专门论述邓小平的治国思想。一些关于邓小平理论研究的著作中,也有涉及邓小平的治国思想。如:李君如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陈占安的《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石仲泉的《我观邓小平》、田克勤的《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等等。

学者的研究虽然没有穷尽邓小平治国思想课题的所有方面,但涉及到的问题还是相当广泛的。本文对此进行概要的介绍,以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研究邓小平治国思想。

二、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观点

(一)关于邓小平治国思想的基本特征问题

治国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每一代领导人的治国思想必然各有特色。邓小平是一位独具风格和魅力的治国大才,关于邓小平治国思想的基本特征,学术界历来都十分关注。有学者认为邓小平治国思想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把治国的基础由“革命”转向“建设”,革命必须为建设服务;否定“政治运动”,反对一切社会动乱,以“稳定”作为治国的大局;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治国的中心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否定“人海战术”,走科技兴国的道路,把知识分子作为治国的第一依靠力量;否定“平均主义”,用“致富”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用“允许先富”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有学者概括出其治国思想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六点: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总纲领和总战略;二、坚持不搞运动,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以强调稳定为前提,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根本;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核心;四、注重制度建设,推行现代化、制度化、法律化,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根本之法;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根本方针和领导方法;六、治国先治党,紧紧抓住共产党的建设,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关键。这种观点是从邓小平治国思想的整个科学体系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张旭光从邓小平治国目的、依靠力量来分析,指出:“邓小平同志的治国思想,一个最鲜明最根本的特色,就是人民性。”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的治国思想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的观点,这显然是从发展观的角度宏观地分析问题,从总体上指出了它的特征。邓剑秋将其扩展为人民性、务实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四大特色。此种观点是从各个方面总结提炼的,较为全面地概括了邓小平治国思想的特色。

牛玉峰在其《中国共产党治国思想研究》一书中指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治国思想主要有五个特点:一、变“运动治国”为“稳定治国”;二、变“抓革命、促生产”的“革命治国”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治国”;三、由“建国立国”到“富民富国”;四、从“封闭治国”到“开放治国”;五、从“务虚治国,墨守成规治国”到“务实治国,开拓创新治国”。这两种观点都是通过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思想相比较而得来的,是从一种发展的视角来分析其特征的。

以上是学术界比较有代表和集中的几种观点。综合而言,人民性、开放性、务实性、创新性、时代性是学界公认的邓小平治国思想的基本特色。

(二)关于邓小平的治国方略问题

治国方略是治理国家的谋略、方式和途径,治国思想要通过具体的治国方略的实施来体现。邓小平的治国方略是其治国思想的外在体现,因此邓小平的治国方略是其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学术界对邓小平的治国方略也有很多的研究。

1.关于邓小平治国方略的形成条件。学者们普遍从历史的经验积累与现实的需要出发来寻找邓小平治国方略的萌生因素。邓剑秋、陈建华在其书中指出邓小平治国方略产生的三大条件:一是以史为鉴,即邓小平对中国传统社会盛世的希冀与追求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革命与建设的反思;二是现实的比较,即邓小平通过比较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而得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认识;三是时代的呼应,即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审视而明确发展是第一要务。陈先奎指出邓小平的政治智慧来自两种新思维方式:站在巨人毛泽东肩上的纵向思维和全方位地借鉴外国经验的横向思维。关于邓小平治国方略形成的历史方位中,王光也有相类似的总结:中华民族争取富国强民的百年历程是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对国际、国内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其形成的理论渊源;对世情、国情和时代主题的深刻把握是其形成的客观基础;长期革命实践和政治生涯的积淀是其形成的重要基点。

以上三种观点,能够较全面地概括邓小平治国方略形成的条件,邓小平的治国方略是来自对历史经验的反思,汲取国内国外治国的经验教训以及个人的雄才伟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切都与邓小平个人丰富的人生阅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从邓小平的成长经历深层次地阐明邓小平伟大智慧的来源。

2.关于邓小平治国方略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的治国方略的主要内容就是邓小平具体怎样治国,通过哪些具体的方针政策来治理国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分“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邓小平治国方略的总框架。邓小平的许多治国具体方略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有学者从战略的角度将邓小平的治国方略概括为:一、治国总战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立足现实,开展反倾向斗争;三、稳定中求发展;四、两手抓,正确处理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五、治党是治国的前提。同时,有学者将邓小平的治国方略要旨包括为:民族本位的政治思维,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战略,“三个面向”的民族、国家发展的参照取向,“两手抓”的战略方针,以法治国的法治主义,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及从严治党的思想。

邓剑秋、陈建华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具体政策上概括出主要治国方略。在其《邓小平治国方略》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十大治国方略,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治国方略的主要内容,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三)关于邓小平治国的领导艺术和风格问题

邓小平作为20世纪中国的三大伟人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近80年的革命生涯,充满着传奇色彩。这种传奇,既体现在他治国的非凡胆略和超群才能上,也体现在他极富魅力、独具特色的高超治国艺术上。关于邓小平的治国风格,学者们都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但论者的论述却各有侧重点。

邓剑秋认为邓小平在长期的治国实践中形成了极富魅力的治国艺术,主要包括: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治国风格;二、“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治国魄力;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治国韬略;四、“柔中有刚,绵里藏针”的治国涵养;五、“面向世界”,“对外开放”的治国视野。徐凤琴认为邓小平治国韬略与领导艺术突出表现在:一是立足现实,着眼大局的治国谋略;二是开拓进取,敢字当头的创新精神;三是抓住中心,统筹兼顾的辩证统一;四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谋略艺术。丁士峰认为着眼大局,精心经营战略、抓住关键,善于举重若轻、善于开拓,力主改革创新、慎重稳妥,过细地做工作是其领导艺术的基本特征。有的论者用灵活务实来概括邓小平的治国风格。也有学者坚持“邓小平的治国风格丰富多彩,但是概括地说最突出的风格还是举重若轻这一条。

以上几种观点比较一致地指出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勇于开拓创新,高瞻远瞩,着眼于大局,柔中带刚,讲原则而不囿于陈规的领导艺术。此外,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他们的治国艺术也十分独到,我们只有在比较中才可能更加准确、全面地把握邓小平的突出治国风格。

(四)关于邓小平治国的方法问题

邓小平的治国方法也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重要体现。研究邓小平治国思想固然离不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但是理论始终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研究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有利于我们将理论外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治国实践,因此学术界许多学者着力探究邓小平的治国方法。

陈先奎认为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以发展经济解决问题”,抓经济、讲政治,以经济方法管理经济以及从制度入手实行集体领导,依法治国是其主要治国方法。也有学者提出类似观点,认为从政治角度考虑经济问题,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是邓小平根据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的深刻理解提出的治理国家的科学方法论。

以上几种观点是学术界讨论比较多的邓小平的主要治国方法,大都从治国理政的宏观视角来总结邓小平的治国方法。也有论者从邓小平的具体工作来分析其领导方法,这些具体工作中总结的具体方法,笔者认为也可以看成邓小平的治国方法。

(五)关于邓小平治国思想与毛泽东治国思想的关系问题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受命于“文化大革命”的危难之际,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代。邓小平本人又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一份子,他与毛泽东有着密切的关系。同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治国理政有太多的异同点。比较他们的治国思想无论是对我们把握中国共产党治国思想的发展,还是对理解毛泽东和邓小平个人的治国思想都十分有益。

关于邓小平和毛泽东的治国思想的比较,学术界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邓小平的治国思想与毛泽东的治国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的治国思想是毛泽东治国思想的继承、修正和发展,把毛泽东做错的事情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了。郭德宏就指出,毛泽东与邓小平治国的指导思想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治国道路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治国目标都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外交方略上都有很多相同点,都注重党的建设,都主张用和平方式统一中国;不同点是在治国的指导思想上、对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认识不同,在治国方式上对改革开放的态度不同,在治国途径上对民主和法治的重视程度不同,在治国目标上理想和现实的成分不同。这种观点,基本概括了毛泽东与邓小平治国思想的关系,但是笔者认为毛泽东与邓小平治国思想的最主要区别在于邓小平实现了从人治向法治的过渡。在对毛泽东与邓小平治国思想比较研究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加注意从中找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萌生并能冠以执行的深层次原因。

三、今后研究的方向

这些研究使我们进一步明晰和深化了对邓小平治国思想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当然,迄今为止关于邓小平治国思想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从研究成果分析中可以看出论者的观点大同小异,而且多是重复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内容。此外对这个课题研究更多还是停留在从战略的角度研究邓小平的治国方略,条块分割式地就邓小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某一条具体的方针策略进行论述,缺少整体性、宏观性的研究,或者就是片面地将治国方略理解为治国思想,将其各个方面的治国方略叠加堆砌。

目前从治国理政的角度系统研究邓小平治国思想甚至整个中国共产党治国思想研究目前还是比较薄弱的,我们需要从更宏观的历史背景,从更宽视野和更长历史的角度来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中国共产党仍然在实践中探索治国之路,治国思想也在前进中丰富和发展。总结研究前辈的治国思想并从中挖掘执政治国的客观规律来指导实践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至关重要。

[1]牛玉峰.中国共产党治国思想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2]谢维迎.邓小平治国思想的若干特色[J].上饶师专学报,1994,(14).

[3]许耀明.邓小平治国思想基本特征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06).

[4]张旭光.论邓小平治国思想的特色[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8,(02).

[5]王晓荣.协调发展——邓小平治国思想的重要特色[J].陕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

[6]邓剑秋,陈建华.邓小平治国方略[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7]陈先奎.邓小平治国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8]王光.邓小平治国方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9]沈宝祥.论邓小平的治国方略[J].科学社会主义,2001,(02).

[10]徐邦友.浅析邓小平的治国方略[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5,(01).

[11]刘彤.邓小平治国方略论[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6).

[12]邓剑秋.邓小平治国艺术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3,(02).

[13]徐凤琴.邓小平的治国韬略与领导艺术[J].学术论坛,2010,(02).

[14]丁士峰.邓小平领导艺术探求[J].现代领导,1998,(12).

[15]郭乃硕.中国共产党治国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16]孙立樵.邓小平治国方法论小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06).

[17]郭德宏.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比较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01,(03).

猜你喜欢
方略治国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思想与“剑”
物理复课有方略 三轮复习见成效
浅谈二轮复习阶段练习指导方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