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林
浙江省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 诸暨 311800
随着内镜黏膜切除(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技术的不断成熟,内镜下能切除的大肠黏膜病变的直径不断得到突破。根据切除肿瘤大小不同,其操作方法可以分为两种:①黏膜下注射-切除法,即传统的EMR技术;②先将主要病灶切除,然后再将周围小病灶分次切除,即黏膜分片切除(endoscopic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相对于传统的EMR技术,EPMR能切除直径更大的侧向发育型肿瘤。但在EPMR治疗大肠病变的过程中,出血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我们在EPMR治疗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reading tumor,LST)并发出血时应用电热活检钳、钛夹等止血,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2008年2月—2011年6月,我院采用EPMR治疗直径>2.0 cm的结肠LST 69例。术中、术后出现明显出血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57~76岁,平均64岁;即刻出血14例,早期24 h内出血1例,72 h后迟发性出血3例;早期及迟发性出血患者均出现术后血便。出血量50~300 mL,平均120 mL;出血呈搏动性13例,其中9例有术中多次搏动性出血;创面渗血5例,术中明显渗血1例,切除病灶最大直径约2.0~3.1 cm,平均2.4 cm。病灶位于腹膜返折以上(距离肛缘7厘米以上)6例,位于腹膜返折以下(距离肛缘7厘米以下)12例。
2.1 器 械 采用富士能肠镜、NM-4L-1注射针、FD-1U-1热活检钳、HX-610-135止血夹及HX-110UR夹子手柄、透明帽、ERBE ICC-200高频电切装置、圈套器等。
2.2 止血方法 找到出血病灶,并用4%去甲肾上腺素液冲洗创面,找到出血点;渗血及较小动脉的搏动性出血,通过电热活检钳头部直接烧灼止血;明显搏动性出血,先用电热活检钳电凝止血,待肿瘤切除后必要时再合并钛夹缝合出血的创面,如电凝效果不佳,则直接用钛夹进行止血。对于EPMR治疗过程中较粗的血管,特别是有搏动性的血管出血,首先通过绑于肠镜外面的注水管(注水管可用圈套器外套管替代,前端稍微超出透明帽前端),用4%冰去甲肾上腺素液持续冲洗创面,看清出血点后应用电热活检钳钳夹出血点电凝止血。使用电热活检钳时,要外拉咬着出血点的电热活检钳头部,使其头部尽可能的少接触肠壁,再电凝血管止血,以避免因烧灼时间过长导致肠壁穿透伤,也有利于提高电凝止血效果。距肛缘7 cm以下的病灶,使用force 50~60W电凝止血;距肛缘7 cm以上病灶,使用force 35~40W止血。烧灼一般间断进行,每次持续1~2秒,以创面发白为标准。烧灼后要松开电热活检钳再拉离创面,避免因拉扯引起再次出血或穿孔。
2.3 止血后处理 术后禁食、禁水36 h后逐步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常规止血、补液、消炎等治疗,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腹部体征,重复检查患者的大便出血情况。
18例出血患者均在内镜下成功止血,无中转手术治疗。5例术中及术后迟发渗血患者,通过电热活检钳头部直接烧灼成功止血,未使用钛夹;对于术中较小动脉的搏动性出血,按渗血进行处理均成功止血;止血时间(从找到病灶到止血结束)10~25 min,平均18 min。2例直肠术中出血患者术后仍有少许出血,表现为术后2~3天解大便时有少许鲜血,后经再次禁食、抗炎、静脉止血及止血药物保留灌肠后好转。出院后随诊患者术后2周、3周大便隐血均未见阳性。
EPMR操作中常遇到黏膜下层或者固有肌层表面的血管搏动性出血,量较大,往往影响内镜操作的视野,使得止血过程消耗很长的时间;而且盲目止血也极易引发穿孔;出血量较大时,有时需终止治疗[1]。使用止血夹钳夹治疗出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保持视野的清晰,先通过注射管用4%冰去甲肾上腺素液冲洗创面,正确找到出血部位,止血夹要钳夹在出血点上,并且最好在直视下完成钳夹,通过变换体位,始终把操作面摆放在视频的下面部位;②在钳夹开始后,要适当吸除局部肠腔内的空气,使肠壁变得柔和,并使止血夹的角度和肠壁最好保持60~90°角[2],这样可以钳夹更多的组织,使得钳夹更加牢固;③由于注水、烧灼等原因,局部组织变得非常脆,而延迟性出血的患者由于创面炎症等因素引起创面周围组织水肿,因此在收紧钳子时,宜动作轻柔,操作缓慢;④钛夹推送器在钳夹时要紧顶肠壁,避免钳夹太表浅,影响钳夹效果;⑤夹子间距离应<0.3 cm,以保证创面完全被夹牢;⑥在使用止血夹缝合止血前,尽可能先使用电热活检钳烧灼止血,因为对于钳夹后夹子间的渗血,往往有一定的处理难度。
[1]姚礼庆,周平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07.
[2]吴寒,吴硫麟,邹晓平,等.内镜下止血夹在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M].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42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