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2-04-29 23:46:46徐刚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1期
关键词:衔接问题方法研究

徐刚

【摘要】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多个年头,在教学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坎坷和不知所措,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论。这些体验成为我今后发展的基石,更加坚定了我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关键词】教学观念思考;衔接问题;教学过程思考;方法研究

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必须合理、有效地对我们的教学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指明了道路,同时也为教师的自身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学教育理论,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教学观念上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学观念,破除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师长期以来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 “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新课改强调师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取知识 现在新课改的出发点就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经过探索、失败达到成功,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初高中衔接问题

高中数学同初中数学相比,虽然两者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初中数学是基础,但高中数学难度大、跨度大、深度要求比较高,会使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一下子觉得很茫然,感觉变化很大,甚至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倒退,从而丧失对数学的学习信心。由于大部分学生提前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进行学习,于是在基础有差异的情况下出现严重分化,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特别注重初高中数学之间的联系,要深刻清楚初中数学要求哪些内容,要求学习到什么程度,高中阶段还要继续深挖钻研哪些内容。 同

时注意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提高自信心。另外.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发挥学生潜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互助、共同学习的过程 教师不是特权式教学.是相互接纳、相互理解、共同参与的过程 师生一起研究同一个课题,从而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课堂气氛活跃并不代表教学设计合理,不代表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把知识真正转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只有经过学生认真地思考,知识才能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才有可能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挖掘,才能使学生不过分依赖老师和课本,从而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逐步形成、提高 我们上课的时候,以为讲明白了学生就可以掌握,但事与愿违,考试评卷时我们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必须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不要一味地采用一个模式去解决某个问题,否则,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加难以解决。

四、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我们知道,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至关重要。方法得当,学习成绩提高就快:方法不当,成绩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倒退。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研究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

当前,学生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必须认真研究,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通过长时间的探求,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没有学习计划,心里没底儿;②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期待老师讲清,而自己不愿动脑筋,没有把知识经过思考变成自己的东西,感觉学会了,可是答卷时却问题多多:③不会听课,有的学生上课成了书记员,笔记记了厚厚的一大本,有的干脆一字不记,一只耳朵听另一只耳朵出;④不懂不问,对问题的认识一知半解;⑤不善于总结,知识形不成网络,在学习中难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对于我们班,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思维不活跃,运算能力较低,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意识能力更无从谈说 上面所谈到的学生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习状态,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日常教学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我们应该坚持用研究的思想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从指导学习方法的角度去关心每一名同学,持之以恒,让每个学生快乐学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我们要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使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成绩产生质的飞跃,以利于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善基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数学卷.苏教(96)

[2]陈振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探索.沪教(98)

[3]张思明.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京教(98)

猜你喜欢
衔接问题方法研究
试论新课标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浅谈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
青年时代(2016年21期)2017-01-04 17:28:24
筏板基础设计与计算方法研究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1:46:13
探寻提高农村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8:32:23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48:43
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15期)2016-03-25 03:00:43
浅谈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