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荣
【摘 要】作文评改作为一种评价,应遵循评价的基本理念,“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在作文批改的具体操作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作文评改工作。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作文评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的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把评改作文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转变观念,增强认识
语文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高年级的习作、写作,要求学生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再对文体、篇章做更多的要求;转变重形式轻内容为重内容轻形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爱写、想写、鼓励他们多写、勤写,让写作成为他们的需要。在批改中,教师要注意语文新课程中对写作的要求的转变,体现批改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要继续停留在对学生写作的“中心”、“字词的雕凿”等方面的要求上。
二、重视鼓励,正面引导
写作是一个有个体差异的活动,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必然表现出写作能力和水平的差异。在作文批改中,应以鼓励为主,重视对学生习作中闪光灯的发掘。即使是学生的不足之处,也同样需要慎重的写出发自内心的体现“人文关怀”的评语。如在批改低年级的写作时,常会有学生把句子写不完整,即“半句话”,如果教师在旁写一个“句子不完整”,学生看了会体会到教师的批评意味,而如果教师把它换成“把句子写完整”,那样,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同时小学生的受挫能力有限,要从情感上给予激励,教师的批改要把冷冰冰的符号,变成春风般温暖的指导,注意批改的艺术性,要让学生在练习写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爱写、勤写,而不应“一棒子”打死。对于学生的习作要少改多评。如对一篇内容真实、具体但文中标点符号和错别字却过多的写作,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错误都给予改正,当学生翻开作业本时,满篇的红笔圈改,学生会产生怎样的念头呢?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生会丧失写作的兴趣,甚至连你的评语看都不看一眼。但批改对于学生的缺点又必须指出,那么,我们的教师可以对字词的错误只是在总评中指出。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非常有利于学生发展写作能力。
三、评改典型,体验成功
巴尔扎克说过“容易成功和难于成功同样能刺激人的愿望。”减少对学生评改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必然会激起全班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在指导全班学生动手评改习作前,教者可先对一两位学生进行评改作文的具体指导,然后把他们的修改稿和初稿公布出来,让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修改稿,体会作文评改的魅力。用学生中评改作文的典型引路,一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抓住要点,逐项评改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学生的作文评改,师生共同商讨,综合确定评分标准:构思新颖、立意合理各20分;内容充实、层次清晰、有真情实感、语言流畅、遣词造句各10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各5分。能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并加以运用,设创意加分10分,从而调动学生作文评改的积极性。学生一开始尝试独立评改作文,可以化整为零评改;也可突出重点,抓主要问题评改。作文评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症下药,切实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每写一次作文,就会有一次收获,才会有一次进步。
五、相互评改,自主学习
作文评改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批改别人的作文,对别人是一种帮助,对自己也是个取长补短的机会。看别人的作文,学生会产生一种新鲜感。相互评改,可以是二人小组,四人小组,也可为若大组。组成员间交换批改,通读全文,了解文意,批改作文,指出并修改自己(或别人)的作文;组内其他人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听读,品评,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同完成批改任务。
六、分层批改,个体差异
写作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它必然的存在写作能力和水平的个体差异,在作文批改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对于写作能力差的,批改中注意学生闪光点的发掘,即使是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只要用得妙,就给予表扬,不断提高自主参与习作的需求;对于习作能力强的学生,则重视段篇的整体要求,以及语言表达的感情色彩和写作技巧的评价上,促进写作水平再上台阶。
七、多种形式,综合使用
正如上边谈到的,学生的写作能力、水平是不同的,教师对习作的批改可以采用不同形式,把它们整合使用,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互相发展,不断最大限度的发挥评价的功用。“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标准体系就相应地包括了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这样,我们必须针对不同地评价对象,采用不同地评价手段和评价形式,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形式结合起来,综合使用,适时、适度地进行评价,既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不忘记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总之,在写作批改中,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重视文风和情感态度的培养,灵活使用评价手段,就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