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2016-05-30 14:56洪青春
考试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作文评改参与思维导图

洪青春

摘 要: 作文评改,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是作文评讲的基础。在传统的作文评改中,往往是教师在唱独角戏,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修改学生作文,而学生毫不领情。因此,作文评改不应该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而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评改中,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只有这样,作文评改才能扎实有效,事半功倍。本文从借用思维导图,激发评改兴趣;运用思维导图,拓宽评改思路;妙用思维导图,教给评改方法;巧用思维导图,提高评改能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巧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有效做法。

关键词: 思维导图 作文评改 学生 参与

作文评改,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是作文评讲的基础。在传统的作文评改中,往往是教师在唱独角戏,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修改学生的作文,而学生毫不领情。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体会:徒劳无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作文评改不应该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而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评改中,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只有这样,作文评改才能扎实有效,事半功倍。近年来,我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作文评改教学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评改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评改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利用思维导图,激发评改兴趣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形式。它把注意的焦点设置在图的中心——中央图形上,并由此开始,把联想和想象所产生的思维结果(文字或图形),作为与中心图形相关的一级子中心用随意的线条将其与中心相连,作为一个分支。一级子中心可以成为下一级联想和想象的起点。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看做是一种放射型的图形化的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以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有效的方法驾驭整个范围的皮层技巧——词汇、图形、数字、逻辑、节奏、色彩空间感,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正是利用图像、色彩、空间等要素并与文字结合来刺激大脑,以此把零散、繁多的知识结构化,快速建构在人的认知、记忆系统中[1]。因此,思维导图能够用文字和图形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作文想法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直观形象的“画画”方式利于思考、便于探究和联想,十分适合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能够很好地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我这样引导学生评改:同学们,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动物分别写了哪些内容?接着,我边引导边在黑板上勾画。学生一看,立即来了兴致。我立刻趁热打铁,让学生像老师一样先勾画出自己描写的动物,再运用简单的线条和文字为自己的作文画一幅思维导图。

学生画完后,再让学生两人一组,对照黑板上的思维导图,修改原来的思维导图,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等学生修改后,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几幅改后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评。接着让学生根据修改后的思维导图,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因为有了改后的思维导图,就好像登山有了路线图一样,学生修改作文就变得轻松了。其实,只要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便不是一件难事。“要我改”和“我要改”修改出来的作文效果是有天壤之别的。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降低评改难度,有效激发学生作文评改的兴趣。

二、运用思维导图,拓宽评改思路

作为辅助师生在作文评改教学活动中进行反思的工具,思维导图的作用绝不仅仅是用来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它更有助于拓宽评改的思路。画一幅思维导图好比经历一次头脑风暴,当一个人在作文修改之前把自己的想法顺利地写出来时,思路会变得更加清晰,头脑也会接受新想法[2]。有些孩子好不容易完成了作文,你再让他进行修改,他往往无从下手,不知从何改起。因此,教师可以先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评改的要求,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评改要求画一幅自己的修改导图或修改作文前的思维导图。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就像涂鸦一样不再受约束,容易发现问题,灵感也会随时闪现,也不再有无从下手之感。经过思维导图的梳理,学生的思维也会随之逐渐清晰起来,哪里需要删掉,哪里需要修改,哪里需要增加内容,等等,都会有清晰的轮廓。有了导图的清晰展现,修改也更有目的性与科学性,效果自然更好。直到学生动笔修改,作文其实已经经历了不止一次的修改了。这样不知不觉中便提高了修改质量,也加快修改速度,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如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作文《场面描写》的讲评课上,我先出示了有关修改文章的名人名言,又让学生回顾了本次作文的要求,概括了优点和不足后进入作文讲评。先和学生一起寻找作文中的亮点,并运用思维导图加以呈现。然后让学生欣赏整篇的美文,接着让学生对照思维导图对一篇中等作文进行集体会诊。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完全打开了。这时候,再让学生对照老师的评改思维导图,绘出自己的修改思维导图或修改原来的思维导图,并互相评改。不管是老师的评改思维导图,还是学生自己的修改思维导图,都较好地拓宽了作文评改思路,让学生在作文修改前,对全文所需要的修改有了一张“全景图”。这张“全景图”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这样一来,学生修改的思路就更清晰了,修改起来就更容易了[4]。

三、妙用思维导图,教给评改方法。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生作文评改时,教师运用思维导图,以块状的形式,使学生进行可视化学习——通过直观图表达信息,通过直观图将思维过程显现化,借助直观图管理、鉴别各种信息,借助直观图提出创意——有利于学生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5]。

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首先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魏书生老师订出学生评改的八条要求,我将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中年级为例,总结起来就是“八看”。这样的思维导图,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再如把好作文标准编成三字歌,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有助于学生记忆。

这样,学生作文评文便有所依傍,简便实用。文无定法,修改也无定法,但要得法。让学生评改作文,虽然列出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但若没有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则学生刚开始往往不得要领。

因此,教师要进行示范评改。一要帮助学生会用修改符号。为便于理解评改意图,要统一增、删、调、换、改的各种符号(如图)。二要帮助学生掌握修改步骤。做到一忆(忆作文要求),二查(查习作,对照要求找问题),三划(用统一符号划出毛病所在),四改(问题逐个落实动笔修改),五誊(将改后的作文抄写在本子上)[6]。如:

四、巧用思维导图,提高评改能力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将人脑的思维过程呈现序列化、直观化,还可以用色彩、图画、代码等多种形式加以修饰;不仅可以提高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而且可以提高思维的精度与新度[6]。巧用思维导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评改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当学生掌握了评改的标准和方法后,教师就要让学生“下水游泳”,才能真正提高评改能力。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评改实践,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主修改,重在改。学生对照教师的评改要求,重新修改自己的思维导图。例如作文不够具体语句不够生动时,学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写下可能用到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想象、夸张等补充在原有的导图上,并做合理调配,这样能够使文章显得更生动。还可以把想到的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古诗佳句、歇后语等记录在旁,修改时便可运用到作文中去。思维导图能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修改前能全盘考虑,什么地方怎么修改,一目了然[7]。在学生自改结束之后,教师最好选一两篇自改得好的作文对照其思维导图在班上进行评析,这对学生今后运用思维导图修改作文会有更大的帮助。二是互评互改,重在评。相互评改可以是同桌交换评改,可以是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评改,还可以是随机交换评改。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讨论,交流,评价,给同伴的文章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同伴重新建构思维导图或一起修改思维导图。尽管学生之间的互评不一定能找出习作中的所有错误,但让他们合作互评,可以使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导图也会更丰富,更有利于作文的修改。

参考文献:

[1][3]托尼·巴赞,李斯,译.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56.

[2]车伟坚,徐晓东.概念图与思维导图及其应用中的异同辨析[C].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2006:357-358.

[4]老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导航工具.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2/09-20/4200002.shtml.

[5]概念图与思维导图导论.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621/11/1324621_128423465.shtml.

[6]戴欢庆.学习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http://www.jxteacher.com/zjm1981/column21477/d13793f1-e470-4fd8-8375-588a23f7cb35.html.

[7]小班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研究.http://www.chinadmd.com/file/6xcczzuz6vowzxu6zwato3zs_5.html.

猜你喜欢
作文评改参与思维导图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智能手机互动式作文评改的探索与实践
中学作文评改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