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彩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对一些物理结论理解困难,作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探索出利用比喻、幽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记忆理解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比喻 幽默 初中物理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些结论的得出常常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困难,感到枯燥无味,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笔者在多年物理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应用形象的比喻、诙谐的幽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经验进行总结,希望能达到抛石引玉的作用。
妙用一:学习“光的反射”现象后,总结出的反射定律是:“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于存在因果关系,应该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学生难以理解,描述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时老师提出问题:描述你和你爸长得很像时,怎么描述?学生回答:“我长得像我爸”。老师分析说:“没有你爸,就没有你。所以说,你长得像你爸。”由此,“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它们的关系就像“你和你爸”的关系一样,如果没有入射光线就不会有反射光线,没有入射角就没有反射角。所以应该先说“反射光线”、“反射角”,后说“入射光线”、“入射角”。这个逻辑关系十分重要,因此描述的先后顺序也很重要。在这个定律中还用到“法线”,它起中间的评判作用,像法官办案一样公正无私,既不偏向反射光线又不偏向入射光线,既不偏向反射角又不偏向入射角,时刻保证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所以我们称它为“法线”。
妙用二:在学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后,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但学生在应用时容易混淆。根据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对异性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教师重复“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让学生自己体会,这时有学生就会说“男女相吸”。我适时问道:“你们记住了吗?”同学们在笑声中答道:“记住了。”我的目的达到了。这个同样适合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在学生画磁感线时,老师就叫两名男生到讲台上演示,让两名学生都伸出右手,手呈现抓东西状,手背靠手背放一起就显示出了同名磁极间的磁感线形状。再让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演示,让两个学生都伸出右手,呈现抓东西状,两只手五个指间相对,就显示出了异名磁极间的磁感线形状。这样利用“同性学生”、“异性学生”比喻“同名磁极”、“异名磁极”的教学效果很好。
妙用三:学习“电流”以后,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经过用电器到负极,而且电流的形成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由于受电流方向的影响,对于题目:两个小灯泡串联后,哪个灯泡先亮还是两个同时亮?学生回答:“靠近正极的那个先亮。理由是电流从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到达负极,先经过靠近正极的那个灯泡。”我说:“同学们再想想看。”然后问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答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又问:“谁让电荷定向移动?”学生说:“电源。”这时,我巧妙地打个比方:在体育课上站好队后,如果把你们每个同学看做是一个个电荷,把老师看做电源,老师喊“跑步走”后,那么是你们每个同学都跑起来还是前排的先跑?学生回答:“都跑起来。”“那么,电流在电路中的形成也是一样,在电源的作用下,每个灯泡灯丝里的自由电子同时做定向移动,电路中同时有了电流,所以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这样学生一下就全明白了。
妙用四:在学习“用电器短路”的情况分析时,学生不明白电流为何这时只流过导线而不流过用电器?由于还没有学习电阻知识,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你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上有只咬人的狗,它阻碍你走过;另一条路畅通无阻,你选择哪条?学生说:“选择畅通无阻的那条。”我说:“你们很聪明,电流也很聪明,它也选择导线这条目前来说畅通无阻的路,而灯泡对电流有阻碍作用。”这样学生就记住了。
妙用五: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后,得出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由于存在因果关系,有了电压,电路中才会有电流。诙谐的幽默“你长得像你爸”同样适用于这个结论,不能说成“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电流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电流成反比”。
妙用六:在学习无绳电话(也叫子母机)时,子机不能离开座机太远,信号范围只有几十米。讲课时把座机比喻为母亲,把手机比喻为儿子,无论儿子走到哪里,母亲都会牵挂,听话的儿子也不会离开过远,只在方圆几十米的范围内活动。
妙用七:在学习“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学生对“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理解困难,往往说反了。教学中做这样的比喻:把同桌的两个学生比做两个分子,把他们之间的距离比做平衡距离,当他们上课靠得太近时,老师不允许,要保持一定距离只能相互排斥推开一些,就理解为两个分子表现为斥力;当他们上课离开自己的座位时,老师也不允许,让他们坐回原位置,就理解为两个分子表现为引力。
妙用八:在学习“惯性”后,生活中有关用惯性解释的现象很多,最常见的事例就是:“站在行驶的公交车上的乘客,当司机遇到紧急情况猛刹车时,乘客都向前倒。”解释其原因时,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公交车上,有一个很时髦的女乘客站在一个男学生乘客的前面,司机停车时刹车有些猛,男学生乘客没有心理准备,由于惯性就倒向女乘客身上,女乘客就骂道:“看你的德性!”这时,男学生就说:“这是惯性。”女乘客更生气地骂道:“看起来年龄不大,还一惯的德性。”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在笑声中理解了惯性现象。
其实,像这样的比喻、幽默很多,只要认真钻研教材,留心生活,就不难把抽象的物理现象简单化、物理结论生活化。尽管有些比喻不是那么恰当,但在初中阶段并不影响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