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掌握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概念;概念教学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概念反映,总是要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创设条件,组织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积极的思维,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重视主体参与,优化实验教学及演示实验,建立表象。
感知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认识。它虽然是简单的认识过程,但却是复杂认识过程的前提基础。同时,也是获得一切知识的源泉。初中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思维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动作过程。这就是初中学生思维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站在思维分析的高度,从操作直观入手,把动手、动脑、动口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具体的思维情境中,建立清晰的、正确的、深刻的表象。为脱离直观、达到抽象作准备。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又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如:教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催化剂的概念虽不是教学重点,但却是教学难点,学生对催化剂中的“一变二不变”在理解上较困难。这就是由于在化学反应前后MnO2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教材中没有提供感性的认识材料,教材中只是根据KClO3分解反应中的MnO2起催化作用(加快KClO3分解速率)的事实分析,归纳出催化剂的概念。
学生对概念中的“改变”二字很难理解。针对以上事实在教学中首先优化实验;将教材中的①加热KClO3至熔化是否有氧气生成。②加热MnO2是否有氧气生成。③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三个实验合并。进行定性定量实验,实验前准备称量KClO3和MnO2的质量,(比值是3∶1)。将KClO3放在安培瓶的甲中,MnO2放在丙中 。手持橡胶塞乙,分别加热两种物质。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尖嘴丁处检验,不复燃。将装置竖立(丙在甲的上面)使丙中的MnO2粉末落入甲中,再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有大量的O2生成,木条复燃。完全反应后,待仪器冷却用蒸馏水溶解生成物KCl,过滤得到不溶于水的MnO2。再把它烘干,放入冷却器中冷却。然后,准确称量MnO2的质量。称量结果:MnO2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只加热能KClO3能否产生O2、速度快慢?
(2)只加热MnO2能否产生O2?
(3)为什么加入MnO2就能在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下迅速产生O2?
(4)MnO2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变化?通过对“一变二不变”的理解,以及催化剂作用事实的分析,归纳出催化剂的概念。另外,适当拓宽知识面,向学生介绍一些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酶。帮助学生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以加深印象。
1 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获得表象,只是架起了由具体事物向抽象概念过渡的桥梁。虽说它综合了多次感知内容,开始了初步的抽象概括。但还不能说获得了表象就形成概念。学生要获得准确的概念,还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表象的再加工,在更高层次上比较、分析、综合进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并在思想上把事物的一般属性联系起来进行概括,再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形成概念。
又如:溶液概念的教学,教师在学生对悬浊液、乳浊液、溶液获得清晰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导言、实验、提问,有步骤的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在比较高的层次上分析综合,进而把该混合物抽象为“均一”“稳定”“混合物”逐步概括出溶液的性质之后,要求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溶液,并说出它们的根本属性。把溶液的概念加深理解,从而形成了准确的溶液概念。
2 优化练习、巩固概念、提高能力
一般来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认识,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将掌握的知识用于实践、解决问题,学习才会有意义。同时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训练了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及持久性。从课堂的角度来说:引用知识解决问题,就是巩固练习这一环节。应该说,不能让学生简单地重复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而应站到训练思维的角度。精心设计、优化练习,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及学科特点选择并完成不同梯度的思考练习,尽可能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增加学生实验,变演示为分组。从而在经常性的训练中达到学习知识、训练思维、掌握方法和技巧、培养习惯,进而形成能力。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及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不仅能巩固概念,而且能应用概念去判断推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完成知识的升华。
作者简介:
孟凡良,男,1966年6月生,专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从事化学教学。曾多次荣获县先进工作者,政府嘉奖,县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在市、县优质教案评比中屡次获奖。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