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将数学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2012-04-29 00:44费晨曦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16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动手三角形

费晨曦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活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想品质. 既然是一种活动,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情境.

因此,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情境精心创设,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想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让学生在奇妙的数学情境中成为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探索者、体验者,从而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一、利用文化资源创设情境

历史上的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因此,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可充分挖掘数学史料,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数学情境,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

如在讲“勾股定理”这一节时,可以向学生讲这样一则故事:如果在宇宙除了人类还有其他文明,人类应如何同他们交流呢?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勾股定理最能代表人类的文明. 如果宇宙中还有其他文明的话,接受到这个信息,就会向人类发出回应. 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肯定会急切地想知道,勾股定理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从而为学习新课作好了铺垫. 又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教师给学生边讲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边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学生都非常疑惑不解,教师因势利导引入相似三角形知识应用的学习,学完新课后,再一起回过头来思考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原理测量金字塔高度. 这样的教学情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巧妙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 要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诱导学生,之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去探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状态.

例如在初三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学数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思维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的最后出一道开放型命题:将一个50 m长、30 m宽的矩形空地改造成为花坛,要求花坛所占的面积恰为空地面积的一半. 试给出你的设计方案(要求:美观,合理,实用,要给出详细数据). 这是一道中考题,是应用数学的典型实例,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学生讨论得十分激烈,不断有新的创意冒出来,有的因无法操作而被别人否定,也有不少十分不错的设想. 通过这次讨论,我觉得每名学生都是有潜力可挖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虽有强弱,但我们教师更应该多培养、多点拨、多激励,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巧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同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是有用的.

例如,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上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在操场上举行篝火晚会. 规定:所有同学都离篝火4米远,则大家将排成怎样的图形?所有同学都在这个图形上吗?晚会开始主持人晓瑶同学走进圈内,此时她离篝火的距离还是4米吗?她的位置还在圆上吗?若语文老师也来参加晚会,他还在校门口,他离篝火4米吗?他在哪儿?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利用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本节课的问题: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四、学生动手尝试创设情境

新课程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提倡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不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以及识别的过程中体验怎样能展开,怎样不能展开,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时,我事先为每组准备好四根木条让学生动手拼成三角形,通过观察、测量,猜想三角形三边关系. 师:大家手中都有四根木条,选择其中三根,首尾顺次相接,有几种摆法?学生活动:分组动手操作,互相交流. 结果:组1:动手测量. 我们测量得a = 5 cm,b = 7 cm,c = 12 cm,d = 15 cm,能拼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中:a + c = 17 cm大于d,b + c = 19 cm大于d,所以我们猜想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组2: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因为不能拼成三角形两种情况中,a + b = 12,正好等于c的长度,a + b = 12,小于d的长度,它们都不能组成三角形,所以要构成三角形较小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

通过摆三角形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让学生自觉展示自己的成果,真正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时,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情境,都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而且要自然、合情合理,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大增,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动手三角形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三角形,不扭腰
动手演示找错因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