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秀梅
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走进新课程的今天,家庭作业仍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是,教师应从家庭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既要在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前提下设计家庭作业,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家庭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空,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工作的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对家庭作业设计的现状和改进措施进行反思,以适应实施新课程的要求. 传统的数学家庭作业存在诸多的弊端:
(一)内容的枯燥性
在应试教育下,不少教师一直以来都把布置作业的最终目的看做是为考试服务,作业枯燥乏味,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总是不厌其烦地布置、批改,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使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这一概念的理解层面过窄过旧.
(二)要求的划一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不是学生主动接受的过程,而是教师立志的体现,是教师按照统一性要求(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完成方式等)对学生的变相“灌注”过程. 这种专制的、千篇一律式的作业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都“千人一面”,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三)形式的雷同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巩固”一直成为机械强化的代名词,于是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幌子下,作业内容乏味重复,一度沦为反复训练. 多数教师搞题海战,往往是为了巩固一种类型而操练成百上千的同类习题,以至于教师忙于编练习题,学生忙于应付练习题,训练使师生苦不堪言,结果知识似乎是掌握了不少,但它无疑是以牺牲学生的心灵为代价的——他们厌倦学习,怠于思考,没有个性,更缺乏创造,从而导致学生看不到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也不会通过数学化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家庭作业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要取消. 我们需要操作性、实践性、游戏性、自主性的家庭作业.
一、布置操作性的家庭作业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好奇心强,利用孩子喜欢动手量一量、找一找、画一画、剪一剪、做一做的特点可以布置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对物体的观察、测量、拼摆 、制作、实验去感受、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量一量:认识“米和厘米”之后让学生回家测量父母的身高以及家中生活用品的长度、宽度或高度;
找一找:在认识了克、千克、吨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找一找身边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克、1千克,并用手掂一掂,再次体验1克、1千克有多重. 由于有了丰富的感知,再让学生填合适的单位困难就不大了.
画一画:学习“比例尺”后,要求学生对自己家里的客厅画图,并思考:你认为客厅的设计和摆设合理吗?你有什么改进的措施?为什么?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和数学关系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关数学知识的内容,数学来自于生活,反过来,综合题目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有兴趣做,效率就会高.
剪一剪:在教学中我将教材中的某些内容通过操作活动适当拓展,如布置学生回家剪毛线,将一根毛线,剪一次变成几段?剪两次变成几段?剪三次、剪四次呢?记在下面表中:
思考:用剪刀剪7次呢?如想剪12段需要剪几次?
做一做: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之前,我布置让学生自制钟面的家庭作业,结果学生作出了各式各样的钟面:有圆的,方的,卡通模样的,还有带音乐的;制作的材料也不一样:有的用卡片,有的用泡沫,有的用吹塑纸,还有的用光盘. 这些作品形式各异,色彩鲜艳,漂亮极了. 这样的作业设计,达到了以下效果:一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有的与父母或同伴合作;三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
二、布置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小学生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 针对他们这些特点可设计一些“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例如: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后要他们在家帮妈妈煮饭. 要求学生按1 ∶ 1.2的米和水的比例煮饭,看一看这样煮出来的饭怎样,再想一想,如果煮稀饭,米和水的比例应该怎样调整,并验证自己的设想,最后得出煮稀饭按什么比例最合适. 这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再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安排这样两道题:(1)通过度量、计算,求出制造一个火柴盒的外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制造一个火柴盒的内盒又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2)如果每平方米墙面需2千克油漆,重新粉刷你的卧室,100千克油漆够吗?(本题学生要知道先测量出自己的卧室的长、宽和高,再求出自己的卧室四壁和天棚的面积,最好还应扣除门窗的面积,然后再计算出100千克油漆够不够. )通过这两题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学了“统计”之后,可以布置调查所在的居民小区(或村民小组)各户的月用水量和用电量,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或者调查报告. 又例如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后,组织学生开展“学雷峰,做好事”活动(修理学校、敬老院、邻居家的桌椅,保护被大风刮倒的小树苗等).
三、布置趣味性的家庭作业
1. 根据数学内容将家庭作业设计成活泼有趣的数学游戏,寓学于乐,寓用于玩. 如布置学生与爸爸妈妈对口令以熟记乘法口诀,再如给爸爸妈妈当小老师向他们讲一些当天所学的数学知识,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概括性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2. 布置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知识(数学家庭作业还要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活动,做到“寓做作业于游戏中”. 比如像《小学生数学报》、《小学数学》等报刊书籍中有很多数学童话故事(如“丁呱呱和他的伙伴们”、“八戒分桃”等)、数学游戏(如数学跳棋、抢“30”游戏、模拟购物等)、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如高斯求和、毕达哥拉斯定律等).
3. 设计一些制作或者创作,做到“寓做作业于创作中”. 例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后,布置学生用七巧板拼出一些有趣的图案. 又例如学了“圆的认识”以后,布置学生用若干个圆创造一幅美丽的图案(如奥运五环图、肥猪“嘟嘟”等).
趣味型作业,不仅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还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使数学知识充满情趣.
四、布置自主性的家庭作业
书面作业的形式正由单调走向丰富,除了常规作业外,也可探索运用几种“非常规”书面作业形式.
1. 数学周记
周记(或日记)是学生直抒胸臆,尽显个性的一方天地,让学生写数学周记,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的情感空间,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这样一个个性化很强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与自主发展. 数学周记主要记录学生收获,反思学习过程,抒发学习情感,展示奇思妙想,篇幅可长可短,能体现个性风采最好.
2. 小型研究报告或小实验报告
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学生往往学得多,“悟”得少,长于记忆,至于进行课题研究则是连想也不能想的事情. 但让小学生经历搜集信息、积极思考,做一些数学小实验,或进行小课题研究,撰写小型研究报告或实验报告的过程,对学生养成敏锐的数学眼光,科学的思维习惯以及科学的意识大有益处. 例如学习了“百分率”知识后,让学生通过调查本地区家庭中拥有电话和电脑的数据,写一份关于本地区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的调查报告来说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又如在学习了“物体的体积或容积”后,可让学生自己研究如何测算出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写一份实验报告.
3. 数学手抄报
家庭作业可以合作吗?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通常利用放假时间,让家比较近的几名同学结成学习小组,由他们共同出刊一期数学手抄报. 手抄报的内容十分广泛,可涉有数学故事、数学笑话、数学家秩事、趣味数学、带数学的文学作品、数学与生活等内容. 编写数学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总之,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教师要以发挥学生自主潜能为出发点精心设计作业,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巩固为知、能、创的综合训练,变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为之的负担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给学生一片崭新的辽阔的发展空间,放飞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