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特色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012-04-29 04:26
中小学德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少先队岗位德育

作为广州市的一所名校,先烈东小学近年来明确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载体,重视班级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少先队建设,贯彻实施“全面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活泼鲜明的德育特色。

一、建设队伍,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格局

为了树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的德育理念,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把德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首先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层级管理,定期召开德育领导小组会议,邀请校领导、校内外的德育专家和先进德育工作者开设专题讲座,以提高德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艺术。重视抓好以少先队、级长、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坚持开好每周的班主任例会,不定期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交流。每学期根据学校岗位绩效评估方案及其他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考评,要求教师配合班主任参与所任教班级的教育管理。

其次是重视课堂主渠道的落实。学校依据德育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德育课程;重视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常规德育活动的开展;积极推进校本培训研究,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虑到各门学科都具有德育渗透的功能,德育组引导学科教师将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求科任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意志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资源优势,进行道德观念、法制意识、爱国主义的教育。狠抓课堂主渠道的德育落实,使每位老师都参与到学校德育之中。

二、拓展空间,搭建社会参与的德育平台

建立家长学校。为发挥家校教育合力,学校大力开展家长学校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不定期开展教育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完善家长委员会,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经常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意见、建议,改进学校工作。2010年,学校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家长学校。

功能辐射社区。学校不定期开展心理教育咨询活动,深受家长的好评;少先队常态化组织学生与属地居委、交警、消防队、铁路派出所、慈善机构等联合开展各类活动;学校鼓号队、管弦乐队、舞蹈队、语艺队多次参与迎接奥运圣火、广州市团代会开幕式、天河区政协文艺演出、天河区多个社区文艺演出等活动。如此将德育平台从校内延伸至校外,起到了积极的辐射作用。

加强军民共建。学校与广州军体院、广州武装学校、省军区等建立了牢固的军民共建关系,还聘请沙河街派出所所长为法制副校长,聘请武装学校军官为校外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军训。学校的多届夏令营在广东省武装学校进行,校少年军校曾获区青少年军校检阅暨国防教育成果展示规定项目二等奖,2007年7月更被评为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

三、彰显特色,打造自主管理的德育品牌

(一)自我管理,培养充满个性的学生

学会自我管理,是形成良好个性的重要途径。少先队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是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重要阵地。为此,学校发挥少先队这一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实现自我管理。

落实常规管理,发挥榜样力量。大队部设立“红领巾监督岗”,包括礼仪员、楼道值班员、眼操管理员等,让学生轮流参加值日,根据学校、年级、班级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并在红领巾广播站中反馈检查结果或提出整改意见。每月评出“先烈东之星”,期末评出“文明班”“三好班”,以发挥榜样的作用。学校还定时听取少先队大队部的意见,进行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学生不仅教育了别人,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更参与了学校管理,成为学校的主人。

开展主题活动,增强情感体验。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开展爱国爱校教育、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法纪安全教育、绿色环保教育、爱心教育、感恩教育等,使德育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醒悟和反思,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

深化专题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少先队干部竞争上岗,争当“校园小主人”“文明守纪小标兵”。在每年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英语周等活动中,学生的竞争意识、自学习惯、创新意识、适应能力等不断增强,并有效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

兼顾地域特点,培养主动公民。珠江新城校区由于地域特殊,培养的学生要既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又尊重、理解其他国家、民族的风俗和文化,树立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因此,在少先队的管理上更注重“主动公民”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学校生活与社区中的参与,强调将知识的学习与调查讨论、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尤其是鼓励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与公共服务,提高学生的理解与反思能力,培养知情的、负责任的、参与型的公民。

丰富多彩、活泼有效的少先队活动使学校获誉无数,上千名队员在各级各项比赛中获奖,学校少先队更被评为广东省红旗大队。

(二)特色班级,体现自主管理的魅力

传统班级管理是“控制主义的层级化管理”。学校自2001年8月参加了由叶澜教授主持的 “新基础教育”研究后,按照“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要求,不断推进新型班集体的建设。

1.求同存异,彰显各班的风采

学校在班级建设方面既有统一的模式,又能体现各班的特色。统一的模式是对班级建设的基本要求:各班都组织建设“双委制”“设岗”“设立明星榜”等制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记录册等。班级氛围创设、班级文化推进各有特色。

2.人人有岗,都是班级的主人

学校在班级管理中采用双委制,即设班级管理委员会和班级评价委员会。前者负责管理班级的事务,后者负责对各个岗位进行评比。

为了优化管理,学校在班级管理中设立各种岗位,每个岗位都制定了相应职责。这些岗位采用竞选或自荐的方式,通过竞选演讲和投票产生,由于岗位设置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充发挥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3.轮换岗位,获得不同体验

学校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懂得了不同岗位能对自己进行不同的锻炼,每个岗位都是对自己的挑战,并因此建立了小干部轮换制,通过岗位轮换,增强学生承受变化、挫折的心理素质。岗位轮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把老师、家长、学生、班级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中等生及后进学生帮助明显。

4.开展活动,搭建锻炼舞台

主题班会是最能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活动,每个班每一学期都会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这些活动有锻炼语言表达、提高思维的讨论会,有增长课外知识、拓宽视野的知识竞赛,有提高学生才能、展示才艺的表演活动,还有培养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参观活动等等。(下转第93页)

(上接第66页)

四、关注心理,创新家校互动的德育机制

学校地处广州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家长忙于生意或本身文化素质不高,无力教育孩子或不重视孩子的教育,甚或教育方式粗暴,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为此,学校从1992 年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取得显著效果,计有30人取得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证教师资格,一人取得A证教师资格。

1.家校互动,帮助家庭建设健康心理文化

建立网站与家长沟通。除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外,学校建立了心育网站,内设咨询空间、宣泄中心、心理论坛等,让学生、家长都能借此表达、了解彼此想法。

面对面教育咨询。从2002年10月开始,每周二下午学校都会安排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家长及学生提供家庭教育辅导,内容分心理测量及教育咨询两类。另外,由于学校大部分班主任已取得心理健康教育B证教师资格,他们也会不定时给予学生心理辅导。

热线电话咨询。由于咨询对象有限,学校为此特别开通了固定电话咨询,为更多家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

启动“家校互动”工作坊。学校利用“家校互动”工作坊派发家庭教育专题文章。家长们反响强烈,通过回信、写心得、交流等形式给学校反馈信息,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融合。

2.扬长避短,帮助特殊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个案追踪。对于比较特殊的孩子,学校坚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帮助,而对于具有共同问题和遇到相同困扰的孩子,则开展小组性的互助和成长指导。有些孩子的问题主要根源在于家长,学校就进行家庭辅导。十几年下来,学校积累了一批典型的心理咨询个案和丰富的小组辅导、家庭辅导方式方法和经验。

帮化教育。学校专门布置了温馨可人的心理咨询室,建设了设施设备完善、环境舒适的小组辅导室。逢周二下午,心理室就会对面临相同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游戏辅导,一般以8至10人为一个小组,每学期围绕一个主题深入开展活动,使学生能适应环境、控制情绪、承受挫折,培养独立、坚强、乐观、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在了解、尊重当代青少年精神需求的特点和当代价值观形态的变革中,探索从班级建设、学生心理、潜能开发等方面给予学生成长空间的新路径,培养和谐社会新公民。

责任编辑余志权

猜你喜欢
少先队岗位德育
认识少先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