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2012-04-29 03:48郑新丽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成因现状

郑新丽

摘 要:人文素养是大学生诸多素养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养,对大学生其他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然而,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人文素养却严重滑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如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人们思想认识的误区、学校人文环境的缺陷等等。高等院校要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其具体方法是对学生进行高尚人格、爱国主义、审美情趣、与自然的亲和力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最终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时代精英。

关键词:人文素养;现状;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2-0224-02

人文素养是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对人类对民族的关注与责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等方面。高校历来是人文精神创造、融合、升华的主要阵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普遍的缺陷,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严重滑坡。这种现象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一)人文知识贫乏

不少大学生缺乏文化修养,文史哲及艺术知识等浅薄,部分理工科学生文学知识、艺术知识贫乏,对人类文化遗产特别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科技发展等了解肤浅,缺乏在本民族文明熏陶下的文化艺术气质、情操和品格,一部分学生文化品位不高,审美能力低下,且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严重不足。

(二)人格修养较差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在当今大学校园里,传统的美丑、善恶、雅俗的定义以及道德标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发生了错位。不少大学生生活行为不文明,生活品味低下,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懒散,行为骄横,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目无组织纪律,违反社会公德。校园内常可见到一些大学生不遵守公共场所的基本礼仪规范,语言粗鲁,随地吐痰,酗酒打架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功利倾向明显

信仰危机成为大学生挥之不去的迷惘,许多大学生重物质轻精神、重利轻义,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在入党、提干、交友等方面均见利而动,甚至见利忘义。在专业选择、课程学习和择业目标上都不再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执着的信念,也不再以个人理想、趣味需求作为激励成才的动力,而是将混张文凭谋生、求得丰厚的收入或争取出国等作为人生追求的基本目标,不少人更把经济尺度作为引导个人行为的唯一风向标。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匮乏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往往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以实利主义作为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并用“经济人”的理念来引导人的发展,而全面发展的“文化人”的理论往往只是作为一种理想束之高阁。市场经济的这种负面效应,对现代大学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高等院校中,人文教育受到教育者们的空前轻视,学校被纳入讲求功利、讲求速效的目标之下。应用学科、应用课程、技术教育大大掩盖了人文教育价值,并深刻影响着高等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活动。在狭隘的市场取向和经济动机的支配下,施教者和受教育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漠视人文教育,从而导致现代大学人文教育被忽视的现状。

(二)人们思想认识上有误区

20世纪中叶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科技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正是由于“科技至上”的观念的影响,在大学教育中,科学教育上升到了最高位置。而人文教育由于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和滋养,才能使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的人、高尚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而且,人文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教育成果不易显现,也不易像科技成果那样易于量化。这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生存和发展的高校而言,显然很难成为其真正的兴奋点,因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文教育在高校的健康发展,导致大学生民族精神流失、人格心理不健全。

(三)学校人文环境存在缺陷

长期以来,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造成了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前人文素养的先天不足。进入高校之后,学生由于被分配在学科狭窄的专业领域中进行专业训练,因而缺乏对普遍性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虽然近年来有不少高校开始实施新的教学计划,开设人文课程,但总的来看,由于对大学文化发展态势等思考地不多也不深,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文素养教育措施,因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没有落实到实处,大学生的人文底蕴依然非常薄弱。

三、用《大学语文》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是高校非文学专业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在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意味,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引导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

人格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教育的目标之一,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点。大学语文文化育人的功能主要靠作品的文化意蕴实现。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的作品,均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约意丰、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它们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程度,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崇尚气节、保持人格尊严、讲求操守的优良传统。如孔子所说的“仁”,墨子提倡的“兼爱”,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杜甫不惧“吾庐独破受冻”而愿“大庇天下寒士”的宽阔胸怀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境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营养,直面人生,乐观开朗,潇洒豁达。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贯穿大学语文教材的一条红线,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如《诗经》中华夏先人舍生忘死保卫家园的篇章,至今感动着炎黄子孙;屈原的《离骚》热烈地礼赞了楚国将士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陆游的爱国主义题材成为陆游诗的精华和灵魂;辛弃疾的诗词作品,集中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现代作家郭沫若、臧克家,对祖国的忧患意识和深沉的爱感人至深;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高贵气节令人肃然起敬;女诗人舒婷对祖国繁荣富强愿意献出一切的可贵精神,感人肺腑……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文本中的爱国主义资源,通过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意识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爱”之心其实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之心。大学语文要有意识的通过诠释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中国古代先哲早有对生命的尊重意识,《论语》中这样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棚起火,孔子先问人而不问马,因为人比马重要。大学语文教材中各具特色的人物典型,显示出生命的脆弱与有限,我们在感受崇高生命对灵魂震撼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可贵。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还应让学生对未来充满憧憬,让他们的生命永远生活在希望中。在对自然生命尊重的同时,更要追求精神生命的健康高尚,此外,大学语文教学要继续进行做人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公德意识,追求奉献精神和“仁者情怀”。

(四)提高学生与自然的“亲和力”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这种观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选入大学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绘景染情的古诗词和写景记游散文,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古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亲和,让我们获得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感享受,让我们回味的是古人的诗意人生。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不仅仅要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以陶冶情操,还要引导其思考古今对自然的认识态度,让学生在一篇篇美文的学习中认识到:要限制对自然无度的进取和开发,要保护自然,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和力。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人物合一、物我交融的世界里,真正回归平和、安详的精神家园,走向集真、善、美于一体的最高境界。

(五)陶冶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在大学语文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语文教育人文内涵的重要所在。大学语文中美的因素是多层次的,是无处不在的,如优美凝练的语言美、真挚细腻的情感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耐人寻味的意境美、生动曲折的情节美、智慧深刻的理智美、精巧奇妙的文思美、严谨缜密的结构美、和谐悦耳的音乐美、变化传神的修辞美、参差错落的句式美等等。这些“美”点,可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美,并以发现美的眼睛去创造美的生活,建立起健全美好的人性。

总之,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靠单一学科教育所能完成的,但大学语文是人文素养教育的宝藏,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应承载更多的责任。我们要切实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深入研究文本,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去开发学习,这样就能有效的拯救当前失落的大学人文精神,为当代大学生构建一个美丽多彩的精神家园,为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贡献出一份特殊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魏向阳.论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2]王宁,王荣国,张薇.论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9).

[3]侯丽君.大学人文教育现状与原因分析[J].呼兰师专学报,2003,(4).

[4]梁倩.浅谈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1).

[5]陈国栋.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之一[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4).

[6]宫淑芝.发挥大学语文优势进行思想教育[J].文学教育(中),2010,(8).

[7]纪玲妹.守望大学人文精神[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8]王春.大学语文教学人文化的路径选择[J].成功(教育),2007,(8).[责任编辑 王 佳]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成因现状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