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廷伟
当前,“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经为广大教师所普遍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只是依据教材的知识框架,对教学活动或情境材料加以更新或替换,而对于教材知识却不敢越雷池半步,在知识内容的取舍、重难点知识的确定、知识结构的重建等方面,还很茫然。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对教材知识面面俱到,生怕遗漏,并且挖掘得很深,这样做不但加重了学生负担,而且在实际效果上往往也不如人意。
只有准确定位知识目标,对教材知识进行潜心分析和恰当处理,才能为后续的选择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检测评价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笔者试以苏人版教材九年级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和第三课《笑对生活》为例作一探讨。
一、教材知识分析与重组的主要依据
对教材知识分析和重组的首要依据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具体化的内容载体。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再到课时内容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将目标逐渐分解、细化的过程。教材的呈现体现了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认识,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执行可能会出现失真或误差。因此,教师在研究和改进教材内容时,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重新审视并进行二度开发与设计。
例如,课程标准对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的要求是:“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国家命运间的联系,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依据这一要求,对本课知识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尤其要注意两个行为动词——“感受” 和“提高”,不能放大或降低目标要求,确定最有教育价值的核心知识即“民族文化认同”,以此为核心选择能形成和体现这一目标和核心知识的知识链,相应“裁剪”细枝末节的知识,然后重组知识框架,并形成新的教材知识逻辑思路。
对教材知识分析和重组的另一个依据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教师应通过观察、访谈、提问、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情况,以避免重复教学,并用“已知”来促进对“未知”的理解,以此作为教材知识分析和重组的出发点。例如,第二课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等相关内容在八年级教材中已经学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已有所了解,这都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把挫折的相关内容放在九年级第三课,学生在八年多的学习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社会阅历,也为其学习奠定了感性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选择和重组知识还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教材知识的选择与重组的度要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二、学科视角下的教材知识分析与重组
1.从宏观上确立教材的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通常指那些结构明确,适用范围广,自我生长和迁移能力强的基础知识,它们在课程和教材中处于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具有内在逻辑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从宏观上确立教材的核心知识,运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视角,才能使课的设计更大气、更厚重,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学得更轻松。
首先要理解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知识的内涵及学科价值。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知识是由学科特点和学科价值所决定的,本学科是以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思想品德教材是将本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文本。因此,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知识一方面应包括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它在知识的整体结构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或处于知识序列前端、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节点,因而能支配或影响知识的其他部分。例如法律的基本特征、权利义务的辩证关系、可持续发展、本课中的基本概念“民族文化认同感”等。另一方面还应包括一些主流价值观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第三课《笑对生活》中,挫折是本课的核心概念。整课内容围绕这一概念从其产生、影响、应对方法等方面展开;同时,要辩证地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因素、挫折的双重作用、适度的学习压力等等,辩证地看问题这一隐含的基本观点和学生对待挫折的态度也理应成为本课的核心知识。
其次,要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核心知识的来龙去脉。思想品德教材以学生为主要读者,对相关的抽象概念和原理,尽可能做到情境化、具体化、简约化。但作为教师,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深刻理解其内涵,把握核心知识的本质,熟悉核心知识的产生过程和来龙去脉。
例如,对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这一问题,按照以下层次逐一分析,教材线索便会十分明朗:“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认同”是指共有的信仰与情感,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角色与身份。“文化认同”是指各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彼此互相依赖和尊重。据此分析,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应包括以下内容:为什么——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怎么办——对待本民族文化:(1)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2)捍卫民族尊严和祖国利益。对待外来文化:尊重、珍惜、保护。尽管“文化认同”这一概念是在教材资料链接中出现的,一般不作为考试的内容,但教师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一核心概念,才能真正理清教材知识的线索。
2.从微观上体会教材知识的细节
第一,寻找核心知识延展的“生长点”。核心知识在整课或全书知识体系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但对于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相关知识的支撑。因此,还要从微观上寻找教材知识的细节,理解核心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查询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知识罗列,而是要精心选择那些蕴含核心知识延展的知识“生长点”。
例如,在第二课中要把握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这一核心内容,其前提是要知道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及其杰出贡献,这是新知识民族文化认同的“生长点”,而教材中“说名字谈文化”“中华文化知多少”“中国结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情结”“保护无形的文化遗产”等具体细节性的知识内容则是一个载体,是教师可以灵活选择甚至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更新替换的内容。
再如第三课,教材围绕挫折这一核心概念而展开的挫折的表现、产生原因、应对方法是主干知识,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在所难免,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只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按理说不是必备的知识内容。但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教材编写者对这一知识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如果体会到这样的细节,“正确对待学习压力”这一内容便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生长点”,也是教学中必须重视的内容。
第二,明确教材知识的边界,淡化细枝末节的知识。在教学中,随着动态的学习活动的开展,新问题也会不断生成,知识也会向纵深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知识的边界,正确处理学科的知识逻辑顺序和学生发展的心理顺序二者之间的矛盾,选择的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要遵循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
例如,上述第三课的内容在高中《文化生活》第六、七课还将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介绍,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对于初中生来说,只需从感性上对民族精神的有关内容有所了解即可,而不能无原则地拓展和加深,超出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对教材知识,有些需要扩充,不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需要裁减,细枝末节的知识需要淡化,知识分析和重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明确教材知识“边界”的过程。
3.基于学习目标的教材知识结构重组
对教材的核心知识和相关细节进行分析之后,需要建立关联,重组知识的逻辑结构,形成基于学习目标的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化理解。知识逻辑结构重组的基础是依据课程标准定位的课堂学习目标,不能超越或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相应地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策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的逻辑结构可重组如下: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的杰出贡献
2.正确对待民族文化
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1.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
2.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教材的态度不同,产生的效果必然不同。广大教师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知识进行灵活、变通地处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江苏徐州 221002)
责任编辑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