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慧,龚春明
摘 要: “以人为本”不是政府出于对人民表面性的尊重和技巧性的策略而提出的政治口号,它是在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西方“人道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础上的积极扬弃和继承发展。“以人为本”内容十分丰富,既可从社会主义本质观方面得到总体体现,又可从利益分配、执政方式、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具体层面得到体现。要想“以人为本”真正产生功效,使其从“应然”渐进到“实然”的状态,在实践中就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价值主体地位,而且要将其作为制定公共政策的根本依据。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 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2-0011-03
The Source of “People-Oriented”and Its Contemporary Practice
NI Hui1 , GONG Chun-ming2
(1.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Marxist Institute, Beijing 100875, China;
2.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The“people-oriented” is not only the political slogan proposed by our government, which aims to show respect for the people's rights and is a technical strategy, but also to actively discard and inherit ancient times“humanism”, western“humanitarian” and Marxist Humanitarianism. Its content is very rich, which may be reflected in socialism nature, as well as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ests, governance,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pecific level. It is an effective route to ensure the real efficiency of“people-oriented” from“ought”progressive to “reality ran” to the state. People have to adhere to a practical subject status, value subject status, and make fundamental public policies based on “people- oriented”.
Key words: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people-oriented; practice method
一、问题的提出
“以人为本”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更不是一场文字游戏,如果能把它落到实处,就如毛泽东所说的“认真”去做的话,它的威力是巨大的。同时,“以人为本”也不是政府的一次单向独白,而是与人民持续不断的对话。只不过这里的“人”不是一個简单的政治概念,它已从那种具体的“人”转变为一般意义上的“人”,已初步完成了从历史前主体性向后主体性的转变。为此,笔者认为“以人为本”是个动态的渐次实现的过程,而非人民所惯习认为的是当下的結果。故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一些有悖“以人为本”的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我们在此不是为那些有害于人们利益的各类政治主体开脱,只是想尽量避免标、本之争,更好地践行这一人类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夙愿。
自从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发展”更是成为人们热议的一个论题,那么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便是“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以及如何发展”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加以密切关注和认真思考。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尝试着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深入系统地探讨“以人为本”的渊源、内容体现和实践路径的基本方法。由于“以人为本”是治国的一个基本政治理念,“政治不允许冲动”,更由于“以人为本”的实现是个系统工程,因此不能只靠单一思维来解决,必须依靠整体思维从宏观上来总体把握,从微观上来具体践行。
二﹑“以人为本”思想渊源探析
(一)它是古代“民本思想”合理内核的吸纳
在中国,“民本思想”最早可追溯至殷周时代。“民为邦本,本固邦宁”[1],实则是主张“爱民之政”;李世民也曾说过“民如水,君如舟,民能载舟,亦能覆舟”[2]。可以说,古代英明的统治者大都能较好地处理天命与民心的关系,认识到民心即天心,民意即天命,民情即天意。这些民本思想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古代一些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众的作用和意义的肯定,强调民乃国家之本、政治之源,为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提供了历史依据;但另一方面,这种民本思想具有很明显的工具性,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并不是民,而是君,是为君权的稳固及其既得利益服务的。而现阶段我们党所提的“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与古代的“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它是对西方“人道主义”内涵的扬弃
从世界范围来看,“以人为本”思想最早起源于欧州的文艺复兴时期。到了18世纪中叶,资产阶级“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以人道主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它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发挥过积极作用,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确实代表了广大被压迫者的利益。但在资产阶级政权巩固之后,它就成了奴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思想工具,其阶级属性和时代特点非常明显,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它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性质,是为发展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实质就是以资产者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维护资产者的根本利益,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有着根本的不同。
(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曾论证过的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这是“以人为本”的最高表现形式。他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提供了合法性证明,奠定了真正的人本学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当时整个世界处于战争与革命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焦点不在于一般的人或全人类,而在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这才使一些人产生了一种认识论上的偏差,即完全否定抽象的一般的人、人的共性、共同的人权等。20世纪下半叶,随着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变换,人的一般问题、全人类的问题、人权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并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可,人性、人权、人道主义、以人为本等,逐渐成为理论的热点。当前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即从原来的“为人民服务”发展到“以人为本”,是从特殊的人发展到一般的人,正是适应了这种时代的要求和进步。
三、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容体现
“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可从社会主义本质观方面得到总体体现,又可从利益分配、执政方式、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具体层面得到体现。
(一)社会主义本质方面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全统一起来,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完全一致。
首先,“以人为本”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和目的。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是发展人的自身能力,发展与人相联系的物质手段。其次,“以人为本”内在地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二者在社会主义社会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再次,“以人为本”体现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最终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无疑是对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理性升华。
(二)利益分配方面
“以人为本”充分反映了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它强调人是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的手段和目的,同时也是享有发展成果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推动力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利益分配观。
今天,我们既要通过不断发展经济来把社会主义的蛋糕做大,又要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政策来分好社会主义这块蛋糕。如果说做大做好蛋糕仍是“阶段性特征”的主要内涵的话,那如何分好蛋糕就是摆在当今时代必须解答的一个课题。邓小平曾说,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温家宝总理也认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为此,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三次国际会议上提出“包容性增长”,认为其目标是要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公平合理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升华和高度体现[4]。
(三)执政方式方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最高概括。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使我们的事业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体现了党的宗旨的时代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最集中的体现、最鲜明的时代特色,就是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坚持了以人为本。
(四)文化发展方面
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关切。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也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
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既强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必要性,又明确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其所带来的新成果,为广大人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基本的文化需求,是“以人为本”在文化发展观中的一个基本体现。让广大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既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提出,不仅把文化建设提高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也突显了文化在和谐社会中培育时代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实现文化权益、促进文化提高、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
(五)社会发展观方面
作为一个具有全面性规定的社会存在物,人既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尺度,这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的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同一的历史过程。事实上,人的任何一种需要的满足、任何一种素质的提高都依赖于社会文明系统的整体发展,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对推进人的发展都具有综合意义。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
“十二五規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贯穿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为此,新时期的发展必须有新的思维。问题在于,我们到底要追求什么样的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系统阐述科学发展时给予了回答,它不仅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而且强调“更加注重”,并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科学发展的内涵。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
四﹑以人为本:如何从应然走向实然?
思想决定视野,方法成就问题。要想切实有效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其从“应然”渐进到“实然”的状态,以下几方面是值得重视的:
(一)首肯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
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必须首先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为此,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他们对实际情况了解最多、感受最深,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办法最多、最有效。因此在实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首先,需要建立畅通民众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机制,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激发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体现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翁价值。其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由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被广大群众接受并付诸实施,才能化为发展的动力,达到预期的目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摸着石头过河,当前的科学发展同样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在以实践为基础并经过合法性与合理性论证制定出发展政策之后,付诸实践就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实践的主体。再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必须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修正、补充,保证其有效性、科学性。因此在科学发展中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本,而不是以政绩为本,以权威为本,以个人利益为本。
(二)凸显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人民是享有发展成果的主体,也就是要坚持发展成果不能由少数人,而是由多数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为此,一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的发展和利益关系。统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发展和利益分配,形成和谐的社会主义利益关系。二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做好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目前就是要做好稳定物价、工资上涨、保障性住房落实、搬迁补偿、城市治堵,上学看病等方面的工作,使全体人民逐步都过上小康生活。三要合理分配发展成果,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调整分配的倾向性,由国家增长向人民增长转变,由单纯的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转变,除此之外,在分配时不能只考虑当代人,还要注重代际之间的公平,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三)确立“以人为本”为制定公共政策的依据
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制定公共政策的根本依据,意味着制定任何公共政策时,都必须把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作为根本前提。首先,公共政策要坚持公平性原则。公平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公共政策是实现公平的媒介、手段。只有公平的公共政策,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接受,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执行政策的热情,才能维护社会稳定,才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的可持续性。这就要求公共政策的制定要消除不同阶层之间、不同地域之间在机会选择和成果占有上的差别悬殊和两极分化现象,尤其把消除贫困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再次,拓展公共政策的参与渠道。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社会发展中来,实现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畅通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最后,要注意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在协调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十三经·尚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75.
[2]荀况.荀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2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4]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N].人民日报,2010-09-16.
[责任编辑、校对:叶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