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教学空间的构建策略

2012-04-29 00:44袁启洪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24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开放式小学数学

袁启洪

【摘要】 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更应关注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放的胸怀,以开放的教育视角来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构建开放的数学空间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与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开放式;新课程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由此可见,实践、探索与交流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数学教师应以开放的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

一、开放式的导课形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又语:“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看作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儿童精神世界中尤其强烈.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导课的开放性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多媒体CAI、实物、挂图、教具等辅助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激励学生针对某一问题积极思考,激发数学思维的多样性.

例如,在讲解《角的初步认识》一节时,由于小学生在此之前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但是由于缺乏感性经验,因此很难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既可以通过展示实物来启发学生观察“角”的存在,也可以借助多媒体CAI进行动画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借助折纸活动对比角的大小等. 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导课,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为后续教学奠定了认知基础.

二、开放式的探知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水平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与联系.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强调探知过程的开放性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时,不要提前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某一角度,而是鼓励他们求新求异,提升数学思维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例如,在讲解《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笔者启发学生借助于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探究过程中,笔者启发学生通过对图形进行割补或作辅助线的方式,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公式,自行探究梯形面积公式. 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学生们用自己的方法推导出了梯形面积公式,最后教师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获取知识,提升了他们数学思维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三、开放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也应用于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想彰显数学知识的魅力与风采,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对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还不甚了解,对合作式学习方式还不适应,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与帮助.

例如,在讲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节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小数产生的过程,而且也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橱窗、教室玻璃、学校大门等实物以米为单位进行测量. 在分组测量中,教师要进行合理分工,定点,读数、记录都要专人负责,最后各组再将多次测量的数据进行汇总. ……这样的实践活动活跃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给他们提供了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广阔天地,而且潜移默化的培养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提升了数学合作能力.

四、开放式的方法指导,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从情感、过程、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实施帮助或指导. 事实上,正是这些“隐形”因素往往会成为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最大动力.

学习态度. 这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基础. 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归根结底是不了解数学知识的用途和价值,不清楚数学和其他学科存在紧密联系. 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对表现较好者积极鼓励,在情感评价上一定要充分肯定,以此来带动更多的学生投身数学学习.

学习过程. 这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教师要将学习过程细化. 如课前预习、课上练习、课后巩固等. 教师要以“制度化”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要鼓励和表扬.

学习方法. 这是学好数学的核心. 教师既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也要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学习方法. “1 × 5”学习法. 引导学生从五个方面思考:①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 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 我是如何想到的. ④ 还可以怎样做,有其他方法吗?⑤ 一题多变看看它有几种变化的形式,把自己當作一个出题者,领会出题人的意图,看看能不能有其他的解题思路. 这样做一题通一题型,效果是:1 × 5 > 1 × 1;“1 × 3”思考法. 一道对题,从三个方面思考:① 解题的依据是什么. ② 有没有别的解法,若有多种解法,哪种解法更佳. ③ 这道题还可以如何变化?收获是:1 × 3 > 1 × 1,学生在比较与发展中提高了解题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师要以博大的胸襟,崭新的教育观念来构建一种宽松开放的数学课堂. 我们相信,这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的教学模式一定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为全面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雷华琼.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研究《神州》2012年 第22期.

[2]闫战民.开放式小学数学教学《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 第4期.

[3]王成林,谭建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探微《新课程:小学》2012年 第1期.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开放式小学数学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