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与一般科学理论大众化的重要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依赖于其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内在逻辑的严密性,更在于执政党以这种意识形态作为指导思想,所制定的政策和战略能够促进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福祉,从而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当代国际国内环境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在于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认同;关键在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有效保障在于制度创新;根本保证在于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先进性建设;制度创新;人民利益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3-0050-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之关系研究”(10BKS063)
〔作者简介〕陈松涛,四川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64。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其大众化跟其他一般性理论传播推广的重要区别在于,它不仅依赖于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内在逻辑的严密性,更在于执政党以这种意识形态作为指导思想,所制定的政策和战略能够促进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福祉,从而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由此,我们必须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高度,来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环境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在于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认同;关键在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有效保障在于制度创新;根本保证在于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
一、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基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途,逐步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使马克思主义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民主化浪潮下,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锋呈现出新特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削弱了部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一些人甚至公开质疑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认同为基础,其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认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法性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法性,是指人民群众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战略的认可和同意,其基础在于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认同。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普遍真理;从实践上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赢得了民族解放和独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从价值目标上看,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标价值取向。因此,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实践和价值目标取向上,具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可能性。
第二,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认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认同以对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这些相应的有效性要求的认可为基础。〔1〕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其实质是在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原理的科学性的认可,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目标价值产生共鸣和赞同。〔2〕当前,一些学者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时,往往只注重简单地向广大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把群众知晓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但这一做法因其不顾受众心理感受和认知水平而效果不佳,甚至引起一些群众的反感。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只有转化为广大民众的社会心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所理解和认同。
第三,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认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性环节。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有四个环节:一是人民群众在知晓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理论认同和目标价值认同;二是人民群众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实践;三是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四是人民群众用新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前后相续、层层推进,前一个环节都是下一环节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最后环节的完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由此可见,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认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个环节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其他三个环节顺利推进的基本条件。
二、党的先进性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3〕这一论断也同样适用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战略的推进。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力量,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更好地领导人民群众“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水平。
第一,历史经验证明党的先进性建设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关键性作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党的先进性建设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革命道路的正确性,以及优良的党风、严格的党纪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将中国革命不断引向胜利,并在这一过程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营造了“生活一律平等、吃苦党员在前”的好风气〔4〕,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联系;制订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制度规范,有效规范了广大党员的行为,塑造了良好的形象;形成了民主、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同。这一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使党赢得了较高的权威,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也因此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水平不断提升。如1935-1948年期间,延安一度成为中国最优秀人才的集聚地,社会各界出于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纷纷来到延安,了解、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念。社会科学界和文艺界的活跃分子也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加快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第二,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发挥党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引领作用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和践行者,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才能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示范作用;也才能更好地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增进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从而强化人民群众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认同。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更好地制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方针、政策措施、监督考核办法,从而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战略的切实推进。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保障
制度是组织人类共同生活的规范和约束个体行为的一系列规则〔5〕。1980年,邓小平在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制度改革的讲话中,提出了“制度是决定性因素”,“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著名论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也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在规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各种行为、关系方面的作用,坚持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为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行的制度化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的基本保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水平,必须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只有通过建立一整套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力量、组织机构、传播方式、学习实践、监督考评等内容的制度体系,才能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常态化、制度化、有序化和持续化,使广大党员和群众长期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第二,制度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路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本质上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观念、规约日常行为方式,以及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广大群众的社会实践产生影响的重要路径有: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社会实践;二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实践〔6〕。从理论上看,这两条路径对广大群众的社会实践的影响是同等重要的,但再从实际情况来看,第一条路径的影响更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被实践所证明的普遍真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但马克思主义又是一套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对普通群众来说,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并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难度很大。因此,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种具体制度环境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就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路径。
第三,制度创新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新成果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重要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人民群众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学习和广泛实践,必将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创新:一方面,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从而更好地推动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对不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创新内在要求的既有制度体系做出相应的变革,克服既有制度的历史惰性,改变制度调整滞后于理论发展的情况,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新的制度的需求,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保证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掌握,并自觉地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其根本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人的解放”和“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人民群众所认同和实践,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立场,尊重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保证。
第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7〕,“绝大多数人”就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一论述鲜明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指导思想,与无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具有根本一致性,并指出了无产阶级实现自身根本利益的可能路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90周年以来,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成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长点,〔9〕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加快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五个统筹”发展,为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目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在于推动人民群众自觉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根本目标在于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当前的根本利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切实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所体现的人民利益转化为具体的、现实的、为人民群众共享的利益。这就要求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10〕,并从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利益问题入手,研究和回答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现实问题,特别是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改善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把人民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也要作为衡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方法优劣的重要标准。
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落脚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是以人民群众伟大创造实践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群众是理论向实践转变的中介、能动力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必须尊重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传统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普及方式,为现代的、互动的学习实践方式,充分调动人民群众自觉学习和创造性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必须尊重人民群众在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新的理论成果方面的主体地位。只有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落脚点,才能发挥人民群众在学习、实践、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方面的积极性,也才能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
〔2〕谭培文.世界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可能性〔J〕.教学与研究,2009,(9):91-96.
〔3〕〔8〕〔10〕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4〕〔5〕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6.
〔6〕曹永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理论跃向实践〔EB/OL〕. http://www.zjskw.gov.cn/Index/Catalog419/7773.aspx.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9〕厉有国.十年内战时期党的标语口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角色分析与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2):129-133.
〔1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责任编辑:石本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