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在高校学困生转化中的应用

2012-04-29 06:48张迎春谈静艳
科教导刊 2012年31期
关键词:罗森塔尔归因学困生

张迎春 谈静艳

摘要高校学习困难学生已发展成为高校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受到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本文立足高校学困生自我概念、成功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等心理特征分析,以罗森塔尔效应的相关原理为指导,研究教师良好的期待对学生产生积极作用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客观评价学生表现、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供良好的人际关怀、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发挥示范教育作用五项转化策略,以期为高校学困生转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高校学困生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学困生的界定

学习困难,也称学习失能或学习不良,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Kirk(1962)提出的。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广泛,学术界对于学困生的定义分为广义的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来说,学困生是指由于智力、身体、心理等各种原因造成学业困难的学生。从狭义上说,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且无明显感官障碍,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期望水平的学生。②

高校学困生都经历过高考的严酷选拔,其学困成因一般是由其他非智力因素所引起的,因此更偏向狭义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高校一般将学业成绩达不到学校教育教学规定的基本要求,受到延长学制、退学、不授学位、不能按期毕业等学籍处理学生界定为学困生。

2罗森塔尔效应简析

罗森塔尔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针对小学教育开展的一次心理期望实验后验证提出的,他们认为教师在对学生知觉感受的基础上产生对学生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并通过行为表达让学生知觉并产生正向动力,最终达到教师的心理期望。③

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在于身处广大人际网络中的个体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情感和观念的影响,人们下意识会接受自己钦佩、信任和崇拜对象的暗示。正面积极的暗示能激发被暗示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人的成长进步,而消极悲观的暗示会令人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在教育情境中,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暗示将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行为表现,积极的情感因素对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具有巨大的推力。因此,罗森塔尔效应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具有较大的探索和运用空间。

3高校学困生心理特征分析

研究学困生的心理特征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罗森塔尔效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由非智力因素组成的系统会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④换而言之,排除智力因素的影响,非认知因素已成为高校学生产生学困的主要成因。

非认知因素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der,1953)提出,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除智能因素外对智能的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高校学困生在非认知因素上一般表现为认知、情感和动机的缺失状态,这种状态常常表现为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上相对一般个体偏低。

第一,自我概念是指个体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受长期不良学业状态的影响,学困生逐渐产生了自卑、绝望的情绪,导致他们无法形成客观准确的自我认同及评价,而是倾向于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建立自我认识,尤其将重要人士或权威者的评价视为认识自身最重要的因素。在“罗森塔尔效应”中,教师正好扮演了权威者的角色,教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能够学困生变得自信、自尊,并使学困生学会重新审视和正确评价自己。

第二,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长期经历失败而无法扭转局面时,学困生便认为失败是无法控制的,他们对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成功的希望,遇到困难时不愿做积极的尝试。“罗森塔尔效应”中教师的期待、赞许、信任等情感的表达可以满足学困生在归属、关爱、尊重方面的需要,有助于激发出他们内在的自我期待和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

第三,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学困生往往将失败归因于自身的无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怀疑和无助的态度,遇到困境时,表现出焦虑、紧张、敏感、缺乏自信。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如能针对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引导他们由浅入深,逐步实现目标,获得成功体验,有益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罗森塔尔效应运用于学困生转化的理论基础

4.1个体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为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而奋斗的整体需要,促使人类作出行为的是人类对未来的期望(目标),这一期望受到个体追求优越的内驱力的推动和影响。这一理论揭示了任何人都具有充分施展才能、追求卓越的本质倾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指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需要,并将该需要由下至上分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

两种理论虽属不同学派,但对于人与身俱来自我实现动机的观点具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怀有积极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倾向。高校学困生作为经过高考检验的成功者和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其身心状况相对而言是健康积极、充满自信活力的。后期虽因多种原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但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恶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4.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即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该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提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

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也表达了上述观点。他指出人的现行行为,大部分受到先前行为结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可以反向激励和强化人的行为。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因褒奖而加强他人所接纳、赞赏的行为,反之因惩处而减少不被认同的言行。⑤与此相似,在罗森塔尔效应中,教师在对学生知觉感受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的某种期望,并据此对学生作出相应的行为,学生在知觉到教师的期望后受到鼓舞并向着被期望的方向发展,这一现象作为结果反馈给老师,进一步强化了老师的期望,如此循环往复,期待效应被不断地强化并获得持续发展。

4.3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了观察在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他认为学习一方面是通过直接经验的不断强化获得,另一方面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习得。即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获得知识或受到启迪,从而影响和改变自己的行为。从“罗森塔尔效应”对学困生的影响来看,教师不仅需要为学困生树立学习榜样和人生典范,利用成功者的行动和事迹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综上可见,多种理论均从不同的视角为“罗森塔尔效应”的发生提供了依据。由此可见,“罗森塔尔效应”的产生是必然的,它是一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顺应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5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

5.1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表现

学困生由于长期受到消极评价,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焦虑、不安与无助,尤其需要教师家长的理解信任和公正评价,因此,作为教师要克服主观臆断和认知偏见,对个体存在差异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无条件的关注,真诚了解学困生的主观世界,探究学习困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充分发掘他们的优点、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赞许和个性化的评价,激发学困生自我提高的愿望和附属内驱力。同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避免以学业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尝试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形式和多元化、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以发展的眼光、宽容的心态、知行合一的表现对待学生。

5.2引导学生正确自我归因

人们对行为原因的知觉或判断称之为归因。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将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外部归因,稳定——不稳定归因,可控——不可控归因。学困生大多会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即对改变不良的学习结果表现出无奈、消极和缺乏信心,从而放弃了努力。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归因时,要明确学习的好坏与成败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同时在肯定学生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学会分析学业成绩、效果和效率等方面的差异与学习者个性品质之间的关联,鼓励他们在主观可控因素上多下功夫。同时,通过开展一些自我评价或个人规划活动,让学生在横向、纵向、现在、未来等多个维度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价值和潜力,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

5.3提供良好的人际关怀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体稳定情绪,增强信心,提高抗压能力。因为当我们获得别人的信任、赞美和肯定时,会获得人际交往带来的满足感和支持力,这种外部评价能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从而让人更加自信、自尊,努力做到最好以便维持这种支持的连续性。“罗森塔尔效应”同样表明了教师的期待有推动学生自我改变、积极向上的强大能量。因此,我们可以围绕学困生群体构建以学生干部、辅导员、任课教师、班主任、家长为五位一体的关爱团队,在学习生活中给予他们殷切的期望、积极的暗示、真诚的关心、恰当的鼓励,在他们进步时应肯定和赞美,在他们困难时要帮助和引导他们分析情况和解决问题。

5.4增强学困生自我效能感

教师要细心观察和寻找接受心理暗示的学困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可能成功的相关因素,为他们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将学生学习知识与能够引起学生愉悦情绪的活动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充分感受成功体验带来的满足感,逐步消除他们对学习的心理压力和对失败的焦虑,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对成功的自信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热情,让学生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一活动,并积极投入其中,周而复始的强化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我们深知在实际操作中,学困生动机水平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推进,因此,目标设置要分阶段、分层次,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逐步增加难度或是根据教育反馈及时调整方式方法。

5.5充分发挥示范教育功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要坚持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发挥榜样作用去影响学生,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管理。对此,教师必须从思想、品德、才能、作风、气质等非权力影响因素上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个人素养和观念水平。在学生群体中,如果以优等生为标准来要求学困生,只会加重他们的消极和逆反心理,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因此,可以从学困生群体中选拔出一批先进和典型,为大众树立学习榜样,让后进生从相似者的成功中感受正向刺激,通过比较反思,为其他学困生制定出“最近发展区”,实现示范教育功能的最大化。此外,知名人士、杰出校友、英雄人物的事迹对于学困生的成长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6小结

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因为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动态变化的,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需要随之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能从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和现实需求入手,准确把握他们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现状,在此基础上分层分类,实施动态的、可持续的激励教育,科学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的相关原理指导学困生的教育工作,面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复不前或是倦怠情绪,教师要树立信心,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以诚相待,以爱育人,从客观评价学生表现、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供良好的人际关怀、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发挥示范教育作用五个方面入手,将期待和暗示转化为实际行动,促使学困生内心强大起来,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NR2010049)

注释

①雷雳.美国学习不良研究的现状评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1).

②郑海燕,刘晓明,莫雷.初二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与目标取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3):16-22.

③张励.多维分析罗森塔尔效应[J].教育心理(校园心理),2010.8.8(4).

④刘苑,李玉环.大学生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轻工教育,2002.3.

⑤石磊,朱庆伟,刘蓉洁.“皮格马利翁效应”与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J].科技与教育(理论导刊),2007.9.

猜你喜欢
罗森塔尔归因学困生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罗森塔尔心理护理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斯特钢琴体系的传承与发展—论罗森塔尔与达尔贝特的钢琴演奏及教学(上)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世间依然留有罗森塔尔的传说德国国家瓷器博物馆学术交流工作手记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