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复合型高校学报编辑人才的培养模式

2012-04-29 13:34:58郑绥乾
中国市场 2012年39期
关键词:高校学报模式培养

郑绥乾

[摘 要]创新是高校学报的生命。创新型、复合型高校学报编辑就是这一责任的承担者和践行者。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优秀高校编辑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编辑队伍自身来说,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从管理者角度,要能够营造创新氛围和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此外,重视科研和继续教育也是培养高素质编辑人才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9-0090-02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交流窗口,是知识信息的载体也是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担负着学术成果传播、知识继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责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呼唤创新,高校学报呼唤创新型复合型的编辑人才。一个创新型复合型的高校学报编辑人才就是要利用高校学报这个学术交流窗口,为创新知识的传播服好务。然而,优秀的创新型复合型编辑人才的诞生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需要适合编辑人才成长的和谐环境和培养机制。否则,会遭遇“学报育人、他人得用”的尴尬。

1 合理的知识结构,构建高素质编辑队伍

众所周知,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它不仅要求编辑具有较强的编辑业务能力,而且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学报编辑的素质和水平是决定学报质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而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高校学报编辑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指学报编辑对各种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要做到对知识的调动和使用能及时和有效。

11 专业知识要扎实

作为学报编辑,都要研究有与其编辑工作相关的专业领域。对于本领域已经定型的那些基础知识,编辑们要牢牢掌握并融会贯通地去使用。这些知识的作用在于:编辑只有深入掌握它们,才能对稿件水平作出大体评价。但仅仅做到对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是不够的。我们知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速度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新科技、新领域不断增加;新知识、新概念层出不穷。学报编辑一定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因此,对于本领域标志当前进展的那些动态的知识也要掌握。对于它们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把握其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提高对信息变化的敏感能力。这种敏感在信息化时代是十分重要的。不掌握知识的动态变化,谈何创新·此外,高校学报编辑其本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的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专业知识,这不仅使编辑的自身业务素质能够得到提高,也令其所在学报的学术品位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可见,只有不断地完善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有效地审查和判别日益创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12 业务能力要过得硬

编辑是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来进行工作的。因此,谋篇造句、语法修辞、错别字识别等语言文字驾驭能力是高校学报编辑的基本功。作为编辑不仅要有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汉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力、重现汉语规范化,对于自然科学版的编辑来说,同时还要求其熟练地掌握与科技期刊编辑有感的人工语言,诸如数学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计算机语言以及自然科学中相关学科的名词术语等。此外,作为创新型复合型高校学报编辑,除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外,还应熟练掌握和运用至少一门外语的能力。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国际化,编辑出版业的国际交流合作也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起来。为了能够迅速掌握本领域在全球的科技动态,为了更好的进行国际国内信息交流,驾驭一门外语的能力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何况现在几乎所有高校学报刊登的论文都要求英文摘要,有的刊登全英文论文,所以就编辑工作本身来讲,外语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是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有自身特殊的一套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选题、组稿、审稿、编校、出版一系列环节。而对于创新型复合型高校学报编辑来说,不仅要具备上述语言文字基本功和基本编辑技能,在选题方面更要有全新的时空观念,要善于抓住灵感和契机,在选题上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2 学报主编的素质作风,至关重要的管理

管理者的素质是指工作品质、解决冲突的能力、沟通能力等几个方面。只有具备这几个方面能力的高校学报管理者即学报主编,才能巧妙地运用自己的职位权威,完成对学报科学管理的岗位职责,此外,对于创新型复合型高校学报编辑人才来说,他们期盼的主编还应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管理能力。

21 要善于挖掘和激励创新人才

一个优秀的高校学报主编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①有效地激发编辑人才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潜能;一个创新型复合型高校学报编辑人才,其工作必定有创新需求,作为学报主编应给与他们充分的自主权,使他们有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②正确判断编辑人员之间的业绩与能力差别。在编辑部内建立有效的良性竞争机制,是因为如果高校学报内部缺乏竞争机制,就会遏制创新型复合型编辑人才的积极性,甚至阻碍这些人才能力的充分施展。所以管理者要对编辑的能力业绩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并与薪酬、奖励、晋升等结合起来。比如,在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等方面:评职称时,主编要为他们向编辑人力资源的直接管理者——高校,多争取机会,争取名额,使其在这方面至少达到和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机会同等。在工资待遇方面,创新型复合型编辑人才不能低于高校教学和科研人员,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2 要善于营造创新环境氛围

良好和谐的环境有利于人才成长。所谓创新氛围,就是要在编辑部形成一种善于创新和勇于创新的气氛和环境。创新型复合型编辑人才的特色之处在于:他们有不同于他人的新视觉、新思路,大胆地想象、合理地构思。他们意识超前、触觉敏感、勇于突破。而创新有时是有风险的,作为学报编辑部的管理者即学报主编,应勇于承受创新带来的风险和压力,并且要有把压力变成动力的智慧。其实,解决问题承担风险的过程,同时就是体现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过程。一个优秀的学报主编应为创新型复合型编辑人才创建出积极奋进、团结向上的环境氛围,使编辑人才能最大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创新潜力能够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3 重视科研和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31 加强继续教育

创新型复合型高校学报编辑的继续教育当然是以培养开发高层次、复合型编辑人才为目标。还有,现代化的办公能力也要求高校编辑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编辑部的日常事务,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出版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的形式很多,包括:①在职攻读硕士甚至博士学位,这有助于创新型复合型高校学报编辑对于创新理论和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作为以传播高新技术和最新知识为己任的创新型复合型高校学报编辑,没有一定的学历层次和学识水准是无法胜任的。②经常性的短期培训制度:“创新”,就要求学报编辑不断更新观念,定期参加短期的进修或培训,使学报编辑能够不断补充新知识新观念,为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③创造国外访问考察的机会:为什么国外有那么多SCI收录期刊,其影响因子又那么高·为什么国内期刊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他们的办刊模式和先进经验有哪些·选派有培养前途的高校学报编辑到国外做访问编辑,学习同行的先进模式和经验,进一步开阔视野。

32 鼓励科学研究

笔者的科学研究以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最终成果。这成果能否进入社会、被社会认可的把关者就是期刊编辑。如果这个编辑有一定的科研经验,就能够在组稿、审稿和编辑修改中得心应手。也只有这样,才能编辑出内容丰富、学术品位上乘、编排规范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期刊精品。对创新型复合型高校学报编辑来说,这种科研能力和素质尤为重要。科研有助于高校学报编辑对于最新最前瞻性的学术理论的理解,最终有利于对刊用稿件质量的甄别,最终将确保的是学报的质量。所以,鼓励创新型复合型高校学报编辑申报科研课题,为他们创造条件进行科学研究,这是使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纵深发展的佳径。

4 结 论

编辑事业本身就是不断创新的事业。不创造就没有新意,不创新何来发展·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缺乏创新就没有竞争力。中国的高校学报亟须创新型复合型编辑人才,亟须构建起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实际操作经验,既懂出版规律又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高校学报编辑人才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鲍卫敏备咝QПü芾砝Ь常跩]毕执情报,2004,24(3):156-158

[2] 林文玉逼诳科技编辑的合理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J]敝泄科技期刊研究,2005,16(2):245-247

[3] 高慧,蔚莹北嗉在科技期刊创新性、前沿性选择中的行为[J]敝泄科技期刊研究,2003,14(6):595-597

[4] 曹兵,蒋伟,佟建国,等备咚刂实谋嗉队伍是科技期刊质量的保障[J]敝泄科技期刊研究,2007,18(1):157-160

[5] 刘翠玲,边莉,左文述惫赜诳萍计诳编辑创新动力不足的思考[J]敝泄科技期刊研究,2007,18(4):691-694

[6] 郑秀娟笨萍计诳编辑的创新劳动及其体现[J]敝泄科技期刊研究,2007,18(5):874-875

[7] 陆丹甭劭萍计诳编辑的科学素养[J]北嗉学报,2005,17(4):240-241

猜你喜欢
高校学报模式培养
发挥高校学报职能,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学教育(2017年1期)2017-02-13 19:11:43
我国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分析
出版广角(2016年14期)2016-12-13 01:55:25
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永续债券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5:21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7:17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