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崔天墅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书画市场得到飞速的发展,加之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书画的收藏变得愈发具有国际价值。在书画艺术品交易的过程中,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书画销售代理方出现,从而书画市场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双方不同的利益需求导致书画市场一些弊端的出现,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诚信问题,本文浅做分析。
[关键词]书画市场;委托代理;社会诚信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9-0083-02
1 书画市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11 书画市场中的两个主体,两个客体
由于书画市场中的买家和卖家的信息不对称,出现了买家对书画作品的价值性和真实性缺乏了解,于是委托书画第三方进行书画鉴定工作。而书画卖家对书画行情缺乏了解或没有精力时间进行书画销售,于是授权代理商进行书画销售,因此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存在两个主体,即真正意义上的买卖双方。两个客体,即行使代理权的销售方和鉴定方。
12 出现书画买卖交易的代理人
理论上而言,在书画市场中,涉及创作者(即真正意义上的卖家)和买家双方,但是实际交易中,往往会通过第三方来完成交易,即画家委托代理商,进行书画拍卖。比如,在西安书院门中,不少店铺内有来自不同作者的书画作品,但作者本人不会亲临现场进行现场交换,当然,不少名家的大型拍卖会有作者亲自前往,但是大多数的交易则是通过第三方代理完成。
13 交易过程中书画鉴定的代理人
利用审计的观点,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资产所有权和资产经营权分离,产经营者应当向资产所有者负责,资产所有者为了保证其经济利益,便出现了审计第三方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定期向资产所有者进行真实情况的反映。对于书画市场而言,为了保证交易的公平、公允、有效性、真实性,便出现书画鉴定第三方代理人。
2 书画市场委托代理关系下的诚信问题
21 委托—代理双方利益差异导致的是诚信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从法律角度而言,代理人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行使代理权,实施代理行为;委托人的利益依赖于代理人的行为;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达成一种契约经济关系,是法律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是在相互信赖的前提下展开的。
由于市场弊端的存在,人作为一种逐利的群体,在一定的诱惑下,一则,代理人的行为超出了委托人的授权范围。二则,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共同行为为社会诚信问题的出现带来了隐患。从以下两点分析。
211 书画创作者委托销售代理人
如果创作者主要被经济利益所驱使,那么他与代理销售商有着同样的目的——获利。他们之间存在的唯一一个问题就是利益的如何分配。
创作者进行书画销售其看重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注重书画作品的流传和广为借鉴使用,在群众中形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代理销售商获利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此时,委托和代理之间的根本目的将发生冲突。
212 书画创作者授权出版商
当书画创作者的目的不是获利,而是注重流传使用时,提高知名度时,书画创作者授权出版商,对书画作品进行翻本复制,同一个书画作品被翻印复制无数流传于书画市场,一方面,明确标明属于翻印书画,以低廉价格出售,满足经济消费人群需求。另一方面,不法奸商将高仿作品视为真品销售,扰乱书画市场。要么为名,要么为利,书画造假便因此而生。
22 书画鉴定弊端下的委托代理诚信问题的出现
由于目前国内书画赝品横生,目前的书画鉴定工作主要凭借传统的经验,也就是眼力来判断,无法做到科学取证和科学论证工作,通过先进技术仪器完成的鉴证工作步骤少之又少,加之书画伪造技术不断提升,为书画鉴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另外,书画鉴定工作者诚信的缺失,自称是书画见证专家的人不计其数,但其鉴定能力却无法保证,委托方由于信息的缺失和经验的不足,只能对其信以为真。
总体而言,由于书画鉴定工作难度较大,使得这一方面的真正的专家人才缺失,给不少不法分子留留下可趁之机,基于这种情况下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这书画买家利益受损。
23 市场弊端与人私欲的膨胀
书画市场中,无论是委托者还是代理者,因其利益方向的不同,而做出有损诚信的行为,这也是市场的弊端导致的监管不利所带来的危害。
3 书画市场诚信问题的出现在群众中的危害
书画造假者作为市场中的委托者,不法商贩作为书画造假的代理者。书画作品的委托者和代理者,存在利益的根本分歧,在各自逐名逐利的过程中,带来各种社会弊端。由于委托者的需求,给了代理者犯罪机会,也由于代理者的合作,使得委托者不断地犯罪造假,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两者相互促进,共同犯罪。以下阐明基于书画市场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出现的诚信问题的危害。
31 书画造假整个过程中的信息抄袭、信息复制、信息重组严重违反知识产权,损害书画原创者的利益,破坏市场交易机制311 传统的作伪
①凭临、摹、仿、造基本功手工绘制的,但整个过程,是作品信息的挪用。
②素材的拼凑,从各个不同作品上,挪用不同的细节信息,仿造者通过拼凑等信息的二次加工,完成一幅新作品,属于部分作伪。
③凭借木板水印技术、珂罗版技术、石板或丝网印刷技术生产的。
④以木版水印后再手绘加工的。
312 书画委托者新兴的书画作伪技术
新兴书画复制技术——“颜料”喷墨打印技术使得中国书画作伪走向了成熟阶段。
32 作伪和复制书画有违精神文明建设,属于劣质文化
这种作伪书画,没有达到艺术品应该在群众中起到的作用,从书画到手的那一刻,就是欺骗与唯利是图的开始,有违书画教化的初衷,扭曲审美、真假不分。例如,西安书院门作为书画集散买卖地,大量的复制书画流向各个不同的行业。
33 虚假书画破坏市场机制和违反知识产权
虚假交易的非公允性、非真实性、违反市场平等交易原则,诚信是交易的基础,委托和代理双方制造出的这场非诚信的交易,严重破坏市场机制。
另外,无论是书画的复制,还是传统或者现代的高仿作伪,均属于信息剽窃,这是对原始创作者的不尊重,有违知识产权保护。
34 影响中国书画艺术声誉,损害我国艺术品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例如,在西安世园会运营期间,世园会内多个馆售有书画作品,除部分馆园可现场作画以外,其余馆内大多仍是复制作品。试想,若世园会中的复制书画,被国外友人带到海外,我们的传统文化,将如何立地。
4 治理措施
41 国家政策——书画作品的认证
我国文化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中就有了“推广艺术品登记认证制度”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的内容。
①书画创作者和创作单位,应自行上报自己电子或实物的创作成品,进行登记认证。
② 对于认证过的作品,由专人或者指定机构收藏,收藏者和收藏机构,对书画作品负有法律责任。收藏期间书画作品若有转动,由一方转让另一方,当及时登记入册。
③对于电子书画信息,进行认证,由专业部门配发唯一编号,由专门数据库管理。
在今后,当逐步完善书画作品认证登记制度,并付诸实施。
42 注重书画文献鉴定环节,科学取证
书画仿造技术不断提高,传统的经验+感觉的“眼力”鉴定缺乏可靠取证。因此,图书馆在进行书画文献建设时,当与书画鉴定部门合作,借用新技术,新手段,科学取证,合理论证。
43 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建立企业的社会信用档案,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利用高技术打击破坏经济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大对不信用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诚信理念的宣传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称心的法律保障,健全法制,加大惩罚力度,提高犯罪成本,让犯罪者望而却步。
由于书画的所有权与买卖销售权的分离,使得委托代理关系下双方利益发生分歧,其中一方出现问题,都将产生诚信问题,因此诚信问题的产生是委托—代理关系的直接产物,书画市场固有的弊端虽然无法避免,但是应该采取一些法律的、技术的措施减小其影响。诚信作为市场的试金石,不能因一己私欲而毁灭。
参考文献:
[1]高红,朱硕峰,张玮笔澜绺鞴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精要[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2]黄玉淑,于铁丘碧钙鹬泄藏书楼[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3]刘兹恒倍杂谕际楣菪畔⒆试唇ㄉ璧募傅憧捶ǎ跩].图书馆,2003(4)
[4]董占军币帐跷南籽论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