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宦门子弟错立身》看《汉语大词典》疏漏

2012-04-29 08:03马媛媛
现代语文 2012年4期
关键词:大词典义项词语

马媛媛

摘 要:《汉语大词典》作为大型的历史性汉语词典,其权威性毋庸置疑,《永乐大典》收录的戏文《宦门子弟错立身》作为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其价值也不容小觑。通过《错立身》词汇看《汉语大词典》收录词语的疏漏,有重要的词汇学价值和辞书学价值。

《汉语大词典》(简称《大词典》)作为一部大型的辞书,在收录词语方面可谓“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但由于汉语自身的复杂状况,《大词典》在收录词语上存在一些疏漏。《永乐大典》收录的戏文《宦门子弟错立身》(简称《错立身》)是现存最早的南戏之一,反映了元代南戏的本来面貌,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语料。本文立足于完善《大词典》的编纂,运用专书词汇的研究方法,对《错立身》词汇进行了考察。进入《大词典》的词语,一般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一是通行范围广,二是出现频率高,三是理解难度大。按照这三个条件,我们考察出12个没有被《大词典》收录的词语,以期补充《大词典》的疏漏。

一、《大词典》没有收录的单个义项的词语

【妆旦色】

冲州撞府妆旦色(P219)

我若得妆旦色如鱼似水,背杖鼓有何羞!(P245)

从宋代起,戏曲中扮演女子的角色被称作“旦”,这种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元代时有“妆旦色”这种名称。钱南扬注:“旦的称妆旦色,犹生的称末尼色,都是较古的名称。这里指女主角王金榜。”同时期的文献也出现过“妆旦色”,如无名氏《汉钟离度脱蓝采和》第二折:“着王把色引着妆旦色去。”又如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撇摽手到处称人物,妆旦色取去为媳妇。”“妆旦色”是典型的戏曲词语,《大词典》可考虑补收。

【皮条】

(白)若论我做皮条,真个是无比。(P222)

(生介)(净白)要我做皮条,酒肉要你管。(P222)

钱南扬注:“皮条,犹云‘牵头”。“皮条”本应是“皮制的条带”,因为皮条具有连接两种事物的作用,从而具有“牵头”义。到了清代,“拉皮条”成为常见的词语,是“撮合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义。如《官场现形记》第四回:“他这人专门替人家拉皮条,溜钩子。”又如《海上花列传》第十五回:“实夫方知是拉皮条的,笑置不理。”在“拉皮条”成为固定的词语之前,还有一个“拉”和“皮条”结合不紧密的阶段,像“拉扯皮条、拉了皮条、拉个皮条”等,在这个阶段,“皮条”就是“牵头”义,《大词典》应考虑收录。

【收介】

相公若知道,打你娘个本……(末收介)(P222)

其他文献用例,如元高明《蔡伯喈琵琶记》第四出:“披麻带索便是孝。(末收介)”又如清洪升《长生殿》第五出:“(小生作收介)罢了,大家再往前去。”《宋元语言词典》释义为:“戏剧用语,指收束插科打诨,而言归正传。”“收介”至晚在元代就经常出现了,有必要收录到《大词典》。

【吐津】

(又)掠得我鬓发伶俐,着些个吐津儿润了,拨浪便入城池。(P242)

元代医书《御药院方》卷九:“每用指蘸贴于齿龈病处,吐津咽津不妨无时。”《大词典》中收录了“咽津”,释义为:“咽口水。形容思食之切。”上述例子“吐津咽津”连用,想必“吐津”至晚在元代就出现了,而宋代方书《太平圣惠方》中有:“治牙齿孔,疼痛不可忍,兼有虫方:上莽草捣罗为末,以绵裹纳孔中,或于痛处咬之,低头吐津,勿咽之,其疼痛便定”,可证“吐津”至晚在宋代出现,释义为“吐口水”。到了清代,“吐津”还在文献中出现,如《小五义》第六十八回:“自己站在窗帘之前,用吐津蘸在指尖之上,戳了个月牙孔,张一目眇一目往里窥探。”“吐津”多次在近代汉语文献中出现,《大词典》应予收录。

【查梨】

(生唱)我这爨体,不查梨,格样,全学贾校尉。(P244)

同时期的其他文献也多次出现“查梨”,如无名氏《逞风流王焕百花亭》第三折:“(唱)我则索向前来陪着笑卖查梨。”关汉卿《诈妮子调风雨》第二折:“(末云了)(旦审住)(云)见我这般微微喘息,语言恍惚,脚步儿查梨。”《近代汉语大词典》“查梨相”条下:“查梨是一种样子像梨而味酸不能食用的果子。比喻丑陋难看的容貌。”《大词典》“查梨相”条下:“卑谄的脸相。当时挑担卖查梨者善于花言巧语,因以为喻。”钱南扬注:“查梨,犹云‘说谎”。正因查梨味酸不能食用,而为了获得顾客的光顾,卖查梨者却用花言巧语来欺骗顾客,这样一来,自然是说谎了。以上所摘文献的第一例是“查梨”的本义“果子”,所摘第二例“语言恍惚,脚步儿查梨”就是一种言过其实的状态了,能让我们对其引申义“用花言巧语欺骗”有更深的体会。《大词典》没有收录“查梨”,而“查梨相”只能给我们一个模糊的认识,只有在弄清“查梨”的本质后才能有一个清楚的理解。

【心】

(生唱)做院本生点个《水母砌》,拴一个《少年游》,吃几个心攧背。(P245)

《大词典》“攧背”条下:“戏曲武戏中的跌扑滚翻”,“心”与攧背应是同义连用,“心”也应这样解释,以帮助人们的阅读。

【吊场】

(净末卜吊场下)(P245)

《宋元语言词典》释义为:“剧情告一段落,留下一位演员在场作过场的交代。”同属于《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小孙屠》中有:

(婆吊场)(P295)

(旦吊场白)(P296)

可证,“吊场”经常出现在戏剧中,应收录到《大词典》。

二、《大词典》没有收录的多个义项的词语

【与】

(生唱)休道侯门深似海,说与婆婆休虑猜,只道家中管待客。(P221)

(旦)娘行听启,孩儿说与。(P228)

(末上)婆婆且住,听说与:阵马挨楼满,不成误看的。(P228)

以上几句话中的“与”都和“说”搭配,搭配后要么没有宾语,要么以说话的对象或说话的内容为宾语,结合具体的语境,这种搭配中的“与”有“给”义,且是虚化的、抽象的。这种用法在元代颇为常见,如张寿卿《谢金莲诗酒红梨花》第二折:“(正旦唱)枉将伊侯幸,说与你便省。”王晔《桃花女破法嫁周公》楔子:“(唱)我说与你自心知,休对着别人道。”《大词典》所列的义项用在此处都不妥当,应当把“虚化的‘给”这一义项补充进来。

【但】

(白)但老夫身居女直,掌判西京。(P226)

钱南扬注:“但,发语辞。”《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但,句首助词,没有意义。韩擒虎话本:‘但衾虎虽在幼年,也在博览亡夫兵书。此是左掩右移阵,……”作为近代汉语的独特义项,这一义项应得到《大词典》的重视。

【掌判】

(白)但老夫身居女直,掌判西京。(P226)

《大词典》只有“媒人”一个义项,用在此处不合适。其它文献用例,如《旧唐书·职官二》:“员外郎一人掌判南曹。”又如元无名氏《二郎神醉射锁魔镜》第一折:“(外扮驱邪院主上,云)金阙书名朝上帝,掌判驱邪镇北宫。”运用排比归纳法对这些文献中“掌判”的意义进行概括,得到其另一个义项:掌管。此义项至晚在五代就已经常出现,应补收进来。

【赤】

(净上)你莫胡言语,我和你也棘赤。(P228)

(净)如今打得我,浑身上下都麻痹。要把刀,割下腿。告相公:沙八赤。(P233)

《汉语大字典》义项说明了“赤”作为“蒙古语中的附加成分的译音”的两种用法,一是用于人称收尾,二是用于动词收尾。《大词典》只说明了第一种用法,为了排除读者的阅读障碍,有必要把第二种用法补充进来。

【伶俐】

(又)掠得我鬓发伶俐,着些个吐津儿润了,拨浪便入城池。(P242)

其它文献用例,如宋赵长卿《有有令》:“那更堪、有个人人,似花似玉,温柔伶俐。”元曾瑞《王月英元夜留鞋记》第一折:“(正旦唱)他可有浑身俏,我偷将冷眼窥,端的个眉清目秀多伶俐。”钱南扬注:“《语辞汇释》:‘伶俐,犹云干净也”。这个“干净”是就容颜方面讲的,这种用法至晚在宋代就经常出现,应考虑补收。

尽管《大词典》的收词数量达到了空前的成绩,然而正如《前言》所说“由于词目浩繁,时间紧迫,疏漏、错误在所难免”。利用《错立身》词汇,我们对其中的一些疏漏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所价值。

参考文献:

[1]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

社,1997.

[2]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龙潜庵.宋元语言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5]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第四次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1.

[7]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M].武汉:湖北

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大词典义项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一枚词语一门静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
商务印书馆推出《新华成语大词典》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