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语分析的角度看汉语“被”的语法化

2012-04-29 00:40:40刘丽涛
现代语文 2012年4期
关键词:亲历者移情被动

刘丽涛

摘 要:“被”最早的用法是名词,意为“睡觉时的覆盖物,被子”;后又引申出动词“覆盖”义。本文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旨在论述“被”如何从一个表示“覆盖”的施事性行为动词,演变成一个表“遭受”义的心理动词,进而最终演变成被动标记。指出“被”的语法化动力和语义发展,反映的是说话人移情焦点的转移。

一、“被”的语法化问题概要

语法化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方面,属于历史语言学的范畴,直接跟研究语言的演变相关。

Meillet在《语法形式的演化》(1912)中指出,语法化是语义减弱、符号丢失其独立性的过程。Meillet的观点被后人广泛接受,常使用“退化”“漂白”“磨损”等术语来描绘这一现象。

最近,有关语法化的研究,不再认为语法化过程伴随大量的语义丢失,而主张虚词有其固有的意义。同时,在解释语法化的原因时,也采取新的语义学和语用学观点,坚持认为语法化过程是语用推理对关联的强化。我们会将这些新的观点呈现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先描写一下“被”的语法化过程。

“被”最早在甲骨文中用作名词,意为“被子”。在公元前770年左右,出现了动词用法,意为“覆盖”。例如:

(1)天被尔禄。(《诗经·大雅·既醉》)

(2)泽被生民。(《荀子·臣道》)

大约在公元前250年时,“被”经历了一次语义演变,从表覆盖义的行为动词变成表“遭受”义的心理动词。例如:

(3)申生孝而被殃。(《楚辞·东方朔·七策》)

(4)地小人众,被水旱之灾。(《史记·货殖列传》)

大约公元前100年时,“被”完成其虚化过程,演变出了被动标记的用法,在这一阶段,表“遭受”义的动词用法和虚词用法同时存在。这一现象Sapir曾提及过,即语言形式的变化滞后于语义的变化,其结果是同一个词形既表示实义又表示虚义。到了东汉以后,动词的“被”就不再使用了,“被”一直沿用为被动标志。例如:

(5)国一日被攻。(《战国策·齐策》)

(6)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同上)

二、隐喻解释的不足

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被”语法化的过程。但语言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精细的描写上,只有将语法化现象背后的原因解释清楚,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语言的演变规律。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把隐喻作为解释语法化的关键。我们认为,隐喻是无法解释“被”的虚化过程的。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如何区别行为动词“被”和心理动词“被”。以“天被尔禄”为例。“天”是施事者,即一个行为中有活动能力的生命实体;宾语“尔”是处所,即一个受动词的行动作用的实体,“禄”看成是发生影响者——主题。所以这句话的逻辑结构是“天”做了某事,此事引起“禄”覆盖“尔”。在这句话中,施事出现,“被”被看作是施事性的行为动词。而在“泽被生民”这句话中,主题作了主语,处所是宾语,施事者并未出现,动词“被”应看作是非施事性的行为动词。有行为动词建构的句子,我们将其看成是一个行为域。我们可以将“行为域”事件改写成:施事主语/主题主语+行为性动词+处所宾语。例(3)~(4)的主语是经历者、受影响者而宾语都是刺激物、发生影响者。由于这个事件过程中,刺激物和经历者的心理发生心理接触,从而在亲历者的心理系统中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所以我们把心理活动的本质视为具有亲历者。据此,“申生被殃”中的“被”是一个心理动词。“申生”是这一事件中的亲历者。我们将心理动词建构的句子,看作一个心理域,改写成:处所(亲历者)主语+心理动词+主题。

我们知道,隐喻是通过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扩展实现的。当源域和目的域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时,我们可以运用隐喻的概念来解释。例如:语言学导论——语言学入门,将语言学看成是一座建筑,那么,“导论”也就相应地可以隐喻成“入门”,同时,“入门”的意义也呈现出抽象化、退化的趋势。但是,通过以上行为域和心理域的分析,我们并没有找到这个对应关系,作为行为动词的“被”和作为心理动词的“被”意义也没有呈现退化趋势。唯一不同在于,成分的位置发生了对调,由谓词“主题——处所”关系变成谓词“处所(亲历者)——主题”关系。这种对调的结果,使行为动词变成了心理动词。语序的变化常和说话人的移情焦点有关,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从行为动词转变成心理动词应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

三、话语分析的解释

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遵循话语原则。这已经被广泛接受。Tang在分析说话人移情焦点时,提出过两类移情等级①:1.在一般的表层结构中,说话人的移情等级是:主语》宾语》……→受事;2.在对话语体中,对话活动参与者的移情等级是:说话人→听话人→第三者。在同一个事件“张三打了李四”中,有两种常用的表达方式:A.张三打了李四。B.李四被张三打了。两句话表面上只是主动和被动的差别,实际上,说A时,说话人的立场还是比较中性的,而B句中,说话人立场比较倾向李四。这里“李四”是受事,却被提升到主语的位置,体现说话人移情焦点的转移。所以我们看到例(3)~(6)中,不将施事或者主题作主语,而是选择处所或亲历者作主语,也是说话人移情焦点转移的体现。

我们说“被”从行为动词演变成心理动词,是由于说话人转移立场焦点,采取变换语序的表达方式。说话人之所以这样做,正是出于对事件经历者的心理同情。“覆盖”所指的行为是不可抗拒、不可控制地指向经受者的,经受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就形成了经受者不幸而无力的形象。尽管有时候一些行为有利于经受者,但是仍不是经历者所能控制的。例如:在古代社会,“泽”这种恩赐是不可拒绝的,所以经受者仍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在行为动词向心理动词演变的过程中,这种“亲历者处于被动地位”的负面印象就保留下来,从而促使说话人采取移情焦点转移的表达方式。

在心理动词向被动标记发展的过程中,最初的被动句也有表达对主语不利的意味。通过对《蒙古秘史》的原本及元代汉语译本的比较发现,汉语的被动句只用于翻译那些表达不幸意味的句子,而原文中其他的被动句都被翻译成了主动句。这种不幸意味是由整个被动结构所传递并由“被”标志所标示的。从这个角度讲,虚词可以有固有的意义。

汉语是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因此,“被”是作为被动标记还是心理动词很难判断。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被”是动词还是虚词,可以根据其后面成分是名词还是动词来确定。这个标准是不可靠的,因为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本身是没有确切标准的。事实上,在这一阶段某些句子本身有不止一种分析方法,是“被”实义用法、虚义用法共存的阶段。这就应该从语义的角度进行解释、区分。

在被动结构和心理动词的结构中,二者的语义特点不同。首先,被动句的主语必须是一个经受者,即行为的受影响者,它可以不具有生命属性。但心理动词的主语必须是具有生命特征的处所。因为与刺激物发生心理接触的只能是具有生命属性的生命体。这是早期主语具有生命属性的句子容易有两种分析方法的原因之一。其次,以受事为主语的被动句是通过一个行为动词来表达一个行为域,在被动结构中,这个动作行为是由“被”后面的词语承担的,如例(5)~(6)。而心理域结构表达的是一个相对静态的事件,如例(4)。第三,由“被”构成的被动句直到公元440年才开始带有施事者,之前只出现受事。而心理域结构的句子中出现了两个参与者,表“遭受”义的心理动词“被”后面的主要成分也是参与者,如例(4)中的“水旱之灾”。

根据这些语义特点的要求,我们得出这样的假设:当非人的经受者作主语,表达一个被动的动作行为时,被动结构的句子与心理动词结构的句子分别开来,“被”的被动标记用法明确地出现在汉语中;当施事者在被动句中出现后,“被”标志的被动句才正式地、更加稳定地确立起来。

四、结语

本文讨论了“被”从行为动词演变到心理动词,后又发展出被动标志用法的语法化过程。在论述的过程中,我们放弃了隐喻的分析方法,论证了其不足,采取了话语分析以及有语义分析的策略。鉴于现代汉语中被动结构有泛化用法,例如“被自愿”“被就业”“被和谐”等,本文为“被”的语法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中更多的问题仍值得我们去讨论、研究。

注释:

①符号“》”代表的是先于或者同时,符号“→”代表的是先于。

参考文献:

[1]李临定.“被”字句[J].中国语文,1980,(6).

[2]唐钰明.汉魏六朝被动式略论[J].中国语文,1987,(3).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

[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6]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7]Meillet Antoine.LEvolution des Formes Grammaticales[M].

Paris:Librairie Honore Champion,1912.

[8]Tang,Tingchi.Studies in chinese syntax[M].london:Student

Book Co.,1979.

[9]Tang,Tingchi.Chinese Grammar and Functional Explanation[J].

Chinese Word,1986.

猜你喜欢
亲历者移情被动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初心如磐
红岩春秋(2021年6期)2021-09-30 01:00:42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触发与激活:影像艺术叙事理论的机制建构*
艺术百家(2020年4期)2020-07-12 08:11:22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趣味(语文)(2019年5期)2019-09-02 01:52:44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 06:40:40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廉政瞭望(2018年4期)2018-06-05 08:54:42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