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身体部位词的隐喻研究

2012-04-29 08:03朱琼
现代语文 2012年4期
关键词:英汉隐喻部位

朱琼

摘 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文化及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隐喻无处不在,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从本质上说,隐喻就是一个由始源域映射到目标域的过程。本文主要基于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和映射理论,通过对身体部位词英语“eye”和汉语“眼”所产生的隐喻性语料进行分析,从而揭示“eye(眼)”的隐喻意义。

一、引言

隐喻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隐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经常会用身体部位词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这就是隐喻中常见的身体隐喻。所谓身体隐喻,就是人们常用身体某个部位或器官的特殊功能或特点构成隐喻概念,而相应的表示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这些基本词语,便有了喻义,可作为起点域来映射目标域的概念(朱芙蓉,2004:46)。Ungerer和Schmid对英语中有关人体的常规隐喻进行了总结,如“Head of department,Mouth of a hole,Lips of a cup,Nose of an aircraft,Neck of land”等(赵艳芳,2005:104)。汉语里,身体部位词的隐喻现象也普遍存在,如“床头、手册、山脚、脸面、针眼”等。可见,无论在英语还是汉语中,表示人体任何部位的词语都有隐喻的用法。人类的认知活动与其日常的身体体验是密不可分的,众多身体隐喻都是人类以自身躯体的亲身体验为基础的。鉴于此,本文基于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和映射理论,对身体部位词英语“eye”和汉语“眼”所产生的隐喻性语料进行了分析,进而揭示“eye(眼)”的隐喻意义。

二、隐喻理论

(一)概念隐喻

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意义是两个处于不同范畴的概念相互映射产生的。人们日常生活中通常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和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赵艳芳,2005)。潘红英(2008:55)指出,隐喻的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就是一个概念,隐喻意义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领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领域特征的目的,这就是隐喻的机制。可见,概念隐喻在本质上就是这两个不同概念领域的映射互动。

Lakoff强调隐喻的认知作用,认为隐喻植根于人类的概念结构,它并非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层的认知机制,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具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因此,通过提供经验的框架,隐喻有助于我们的思维能力的提高,进而处理新获得的抽象概念。(胡壮麟,2004:71)

(二)映射论

Lakoff提出的映射(mapping)是概念隐喻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他明确指出,隐喻映射是指从具体的域的结构到抽象的域的结构的映射(Lakoff,1987:281)。Lakoff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本质进行考察,并借用mapping这一术语表示两个概念之间的对应。他认为,隐喻映射(metaphorical mapping)就是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一种转换(transfer)(王文斌,2007:30)。简言之,隐喻映射就是从一个始源域(source domain)映射到一个目标域(target domain)(Lakoff,1993:206~207)。如在Love is journey(爱是旅行)这一概念隐喻中,始源域是“journey”,目标域是“love”,始源域“journey”的一系列属性(entities)映射了目标域“love”中的一系列属性。当然映射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映射的动因就是人类的经验,即基于经验之上的概念映射。(王文斌,2007:34)

三、英汉词语“eye”眼的隐喻意义

(一)“eye”眼的概念意义

eye:the bodily organ with which one sees.(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1978:359).

汉语《辞海》从眼的构成及功能方面对眼的概念进行了详释,如:视觉器官。由眼球和眼副器组成。眼球是视觉器官的主要部分,其内的视网膜有感光作用。(辞海,2005:4737)

许多与“眼”有关的意义正是从“视觉器官”这一概念意义引申出来的,如汉语中的“针眼、枪眼、泉眼、锁眼”等等,常被人们用来描述具体物体的相似部位,如身体上或者物体上的小洞、小窟窿等。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eye of a needle(针眼),eye of a hook(钩眼),a hurricanes eye(风眼)等。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英语也常把“eye(眼)”映射到有孔的物体上。

“眼”还可以投射到具体域中构成一系列的合成词,还常常与表示身体其他部位的词相结合来描述具体的事物或人,如“眼孔、眼球、眼镜”等等。英语中类似的有“eyecup,eyeball,eyehook”等。

可见,人类以“eye(眼)”眼为媒介,命名并认知了客观世界中一系列与眼睛有关的实体和物质,但这些词汇都只是人类认知过程中最为低级的层次,而众多词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使用率非常高。

(二)“eye”眼对抽象域的投射

Yu Ning(2004)对英汉“眼睛”的隐喻意义进行了研究,认为“眼睛”可以通过隐喻说明理状态和行为,通过隐喻还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所指代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1.行为及动作层面的隐喻意义

英语中有:

(1)an eye for an eye(以眼还眼):采用同样的手段回击

(2)give an eye to 照看,对给予注意

例(1)中,回击的当然不是“eye(眼)”这一人体器官;例(2)中给孩子的肯定也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看东西的“eye(眼)”。这些用法中,“eye(眼)”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通过对句子进一步的理解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例(1)中的“eye(眼)”指代的是某种动作或行为,即回报他人对自己的不善动作或行为。例(2)中,“eye(眼)”则是指对孩子的关注和照看,同样也是指代一种动作或行为。

汉语中眼对抽象域中的投射也非常普遍,如:

(3)眼界:扩大眼界。

(4)眼中人(喻指时时在心目中的人):不见眼中人,空想南山寺(何逊《霖雨不晴怀郡中游聚》)。

2.心理状态及情感层面的隐喻意义

除了喻指动作或行为外,“eye(眼)”还可以指代心理状态和情感。“eye(眼)”作为人类表情达意的重要器官,常被映射到抽象的情感领域,并被赋予丰富的情感意义。眼睛被人们喻为心灵的窗户,人类的喜怒哀乐都可以表现在这个心灵的窗户上,而眼只是具体的器官,情感却是抽象的,模糊的,难以形容的概念,正是通过隐喻这一手法,人们才能用“eye(眼)”来表述丰富的抽象的情感。如:

(5)She was angry with upright brows and glaring eyes.(她气得竖眉瞪眼。)

(6)Her brows were open and eyes smiling.(她眉开眼笑/喜眉笑眼。)

(7)His eyes were shining with excitement.(他兴奋得两眼发光。)

可见,隐喻的认知过程赋予了“眼”更为抽象的含义,“eye(眼)”可以被用来指代更为丰富的含义。

(三)“eye(眼)”对空间域的投射

齐沪扬(1999)认为,整个物质世界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之内。虽然“eye(眼)”在空间域映射的词并不多,但还是值得探究的。

所谓空间隐喻,是以空间为始源域,投射到一个非空间概念的目的域上,使我们通过空间概念去理解非空间概念。如:情绪上下波动。该隐喻就是将上/下(up/down)的空间概念投射到了“情绪”这个非空间概念上了。

英语中如:

(8)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情人眼里出西施)

(9)before sbs(very)eyes(就在某人眼前,当着某人的面)

汉语中也有类似的隐喻用法

(10)手高眼低,眼高手低

(11)在某人的眼里

齐沪扬(1999)认为,空间系统总共包括“方向、形状和位置”三个子系统。“方向”包括“东南西北中”和“前后上下左右”;“形状”包括有“点、线、面、体”;“位置”指的则是物体空间位移的变化。从以上例词中可以看出,“eye(眼)”的空间隐喻中,英语多用“in、before、under”等方向词,汉语中对应的常用“里、中、前”等方向词。因为眼睛内嵌在人的脸部,所以常用来喻指“里”的概念。

“眼”除了以上对具体域、抽象域、空间域的投射,还可以喻指其他,如人的“眼力、鉴赏力、观点”等等。

(12)As far as the eye could see all was flowers and green fields.(极目望去,只见繁花和绿色的田野。)

(13)He has the eye of a painter.(他有画家的鉴赏力。)

四、结语

本文基于大量语料,对一系列和“eye(眼)”有关的英汉词语进行了探讨,对眼类词汇意义的衍生和扩展有着显著的意义。Richards(1965:98)也曾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眼睛作为身体的重要器官,是人类观察事物,辨明是非的重要工具,有了这一工具,人类自近而远,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认识身边的事物和概念。而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在“eye(眼)”类词汇的衍生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Lakoff所言,“隐喻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思维和推理过程。其中语言是第二位的,两域间的映射是第一位的。通过映射,我们可以运用始源域的语言和推理的形式结构来构建目标域中的概念”(Lakoff,1993)。可以预期,隐喻研究仍将是认知语言学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In Metaphor

and Thoughts(2nd edition)[C].Ed.Andrew Ortony.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2]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Z].Longman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78:359.

[5]Richards,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98.

[6]Yu Ning.The Eyes for Sight and Mind[J].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4(36): 663~686.

[7]辞海[Z].上海:上海出版社,2005.

[8]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9]潘红英.英汉爱情隐喻跨文化对比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2008,(1).

[10]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2]朱芙蓉.含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隐喻认知[J].湖南人文科技

学院学报,2004,(6).

[13]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7.

猜你喜欢
英汉隐喻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