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锋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已逐渐向多个行业蔓延,也是各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高技能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对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为实现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本文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和途径,尤其对当前应用型教育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端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师资培养
1 引言
近年来,针对高校如何培养为社会、企业所需的高级别人才,实现就业的“零对接”、如何使教学真正卓有成效越来越得到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各高校(特别是应用型的)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创新教育模式深层次、多渠道的成功开展,将使目前各高校充分认识到封闭的、经院式的陈旧办学模式已不再符合当前教育的办学理念。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模式来设计教学方案、进行实践的教育教学方法。
2 国内外现状
纵观国外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发展比较成功的教育典型模式,有以下几种:1、德国“双元制”模式。德国是世界上教育和培训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双元制”是其主要的职业教育形式。目的是培养既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又具有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和一些普通文化知识的技术工人。 2、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美国合作教育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一所大学提出的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合作计划,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合作教育贯穿于社区学院办学的全过程。工学交替是主要形式之一,实施主体是社区学院。3、英国“工读交替”模式英国的“工学交替”与学徒制。英国的证书模式与“工学交替”的“三明治”课程。目前,英国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现代学徒制。4. 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软件职业教育启示。NIIT在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导入印度成功的IT职业教育经验,借鉴如NIIT的培训模式,并将其与我国高等教育相结合,特别是对高职教育有效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有着重大意义。如图1所示。
综上所述,由于各国的教育史、职业教育史各不相同,其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各具特色。但他们处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共同之处。都是把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结合起来,在生产实践中打造真正的技能人才,推进工学结合,体现了教育的本质。
国内近年来越来越重视教学研究,教育部在中长期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许多院校也一直在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但由于长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根深蒂固影响,真正实现学生毕业后和企业的“零对接”、高薪就业还远达到,一方面高校毕业升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造成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上所需要的人才相脱节,不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必须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3 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思路
3.1 创新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模式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以及辅助实验为辅,即使采用了一些现代的教学方法也不过是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大屏幕或者更多地应用多媒体网络课件进行教学。现代教学需要出新教学方法,教师有很高的素质,能够及时根据需要来进行调整,授课不是僵化的,是“动”的,教师有很强的机动灵活性,学生有较大的主动参与性。每节课、每个单元都要精心设计综合的实践内容,每门课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在课程授课初期就应该让学生清楚,在授课的每个阶段都应该有考核的方式检验分阶段目标实现情况以便于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避免盲目学习,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3.2 加强校内实践搞好企业实训
目前许多院校签订了一系列的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保证在不同阶段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增强企业实训的比例,许多培养方案都是按照 “2+1”模式,这在宏观上确实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不要僵化执行,要进行充分研究制定明确的策略,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强化实践环节不仅仅是加大了企业实训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校内实践环节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企业实训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整体实践动手能力,要有一个系统的调研和详细的计划,要针对学生能力、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首先,要从实践技能、综合创新和科学研究等层次来考虑,要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模式,要由浅显到深入、由简单到复杂、由课内到课外,并且配合开放式实验室提供完备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校内课程实践环节打好坚实基础。
3.3 强化师资培训提高“双师”比例
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最主要的先决条件是是否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如果没有高素质教师团队的支撑,一切美好的设计都是空想。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良好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教师还要有工程化经验。通过深化校企联合办学、引进兼职教师,使得教师队伍中既有工程教师,又有理论教师,能够满足学生工程化培养的需要。
3.4 注重个性培养兼顾团队精神
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优秀的专门人才。对于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其毕业生最终的就业方向可以是企业的各个领域,因此主张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个人在某些方面的潜能,能够学有所长。但是对于具体的工作领域来说,许多企业更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员工所承担的项目已经都不会是单兵作战了,必然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因此,在日常的培养当中,必须要把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结合。
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很好协作、互帮互助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这样的训练对于80后和90后的独生子女一代是非常必要的。
3.5 建立“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与企业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使从事理论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得到锻炼,逐步成为理论与实践并举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课堂教学内容更符合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更能与当前社会需求相吻合,即解决了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企业合适人才难觅的困境,达到“双赢”的目的,减轻政府和高校负担。
4 结论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近年越来越受企业青睐。 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教学和任务与项目驱动等主要教学模式深入研究并融入教学,把工程、职业化元素融入整个教学进程中,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这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与企业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使从事理论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得到锻炼,逐步成为理论与实践并举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课堂教学内容更符合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更能与当前社会需求相吻合,即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软件企业合适人才难觅的困境,实现“双赢”的良性循环,同时也减轻了政府和高校负担,这种模式必将有力地促进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尤其对当前应用型教育的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现代四大职教模式(第2版)[M].邓泽民等.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8
[2] 唐永泽等.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3] 找准职业教育的服务定位和发展定位.朱高峰.职业技术教育[J],2006.2
[4]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第2版)[[M].邓泽民等.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