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教学设计

2012-04-29 00:44杨亚利
考试周刊 2012年42期
关键词:余秋雨墓志铭赏析

杨亚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

(2)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3)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能力目标:

(1)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文章的方法:赏析文章的角度;

(2)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3)揣摩佳句,提高品位语言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培养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难点: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字词预习反馈。

教师出示重点字词,学生注音。

二、自主确定目标,建构学习过程。

1.看到题目《信客》,你想问余秋雨问题吗?你会问些什么问题呢?说出来听听。

(教师根据学生以前的阅读经验和本文的思想内容猜想,学生的提问可能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物的品质面貌、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教师帮助学生规范提问的语言、理清问题的层次与条理、适当对学生的问题做补充完善,最后筛选归纳出最贴近本课教学目标的问题,以此展开下面的学习。

主要问题可能有:

a.信客是谁?他是干什么的?

b.文中写了信客的几件事?哪些事情是重点写的?

c.信客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d.余秋雨为什么要写《信客》?

e.带着以上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不用面面俱到,选择一到两个问题仔细思考即可,必要时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勾画重点语句)

三、自由选择问题,谈出独特感受。

1.默读思考完成后,再给学生一些时间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教师认真聆听,适时指导,及时纠正知识错误,鼓励独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学生回答问题时:

a.用课件补充余秋雨对信客的描述和评价;

b.提示学生注意详略得当的写法;

c.提示学生注意人物刻画的方法,以及从人物研究入手把握课文内容;

d.提示学生关注作者的作者的写作意图。

2.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在学生明确以上问题的答案后,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赏析文章的角度:把各个问题换成相应的角度。

a.信客是谁?他是干什么的?——文章内容

b.文中写了信客的几件事?哪些事情是重点写的?——选材、组材

c.信客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人物形象

d.余秋雨为什么要写《信客》?——立意

四、品味好词佳句,我选择我喜欢。

1.师:除了从以上的角度来欣赏《信客》,本文的语言还非常有特点。余秋雨曾经说:“我是用心来写作,每个字的寻找,推敲过程中,也增加着我自己的感动,这是写作的第一个层次——把自己的生命投入,但没有完,一个声泪俱下的演员是演不好戏的,还需要把这种感动变成能感动其他人的潇洒的文笔。”

在文中找出你认为余秋雨很用心的词语或句子,或者你最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画一画,读一读,评一评。

点拨:从文章的词汇、语体色彩、语言修辞、语言的表现力、表达(记叙、描写、议论等)等多方面赏析语言,品出语言的美点。

学生找读划,最后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五、课文总结。

信客虽然终年奔波,收入却很微薄,生活也很贫穷,胃病和风湿病成了他们的职业病,而蒙受怀疑、欺凌和憎恨又让信客心灵感到极其痛苦。 但信客任劳任怨,待人宽容,诚信无私,恪尽职守,以自己的品行和无私的工作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文章语句优美通畅,精炼含蓄,有着深厚的底蕴。

六、拓展迁移。

时代在发展,可是在遥远偏僻的山村,信客却依然存在,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行动依然感动着这一代人。播放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张顺友的视频,让学生通过更加生动的画面去感受信客的艰辛。

七、选择性作业。

1.信客死后,有很多人来吊唁,请你写一段话,作为信客的墓志铭。

提示:墓志铭就是对死者生平事迹或品质的概述,语言力求简洁、通畅。

如:伏尔泰的墓志铭:“他的心存放在此,他的思想遍布世界。”

冯玉祥的墓志铭:“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闊。只求为民,只求为国。旧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2.试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文章赞美他。

猜你喜欢
余秋雨墓志铭赏析
余秋雨投其所好
墓志铭也可以很幽默
余秋雨投其所好
《尹源墓志铭》考释
墓志铭漫话
墓志铭
〈홀로 한가롭게 거닐다(獨自閑行)〉풍부한 인간성과 본성의 지혜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