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第十五中学校 王 波
✿齐齐哈尔市第五十三中学校 宋丽娟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余秋雨散文的创作特色,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本文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采用读、悟、赏等环节品味作品,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作品中的做人理念和文化意蕴,学习信客的职业操守和优秀品格。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学习信客优秀品格,善待默默奉献的平凡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与异地的亲人、朋友通过哪些方式交流?
生:电话、QQ、微信、短信等。
师: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彼此沟通很轻松。然而在20世纪初的中国,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沟通桥梁靠什么?靠信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信客》,穿越时空去结识一下信客,探究他们具有怎样的魅力?
第一板块——读——初识信客
师:同学们初读课文,一会儿请同学们抢答几个问题。请看大屏幕。
师:文中写了几个信客?
生:两个。
师:重点写了哪个信客?
生:年轻的信客。
师:文章为什么在写新信客之前,要先写老信客呢?小组合作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生:写老信客,是为了和新信客进行对比,来突出新信客的诚实守信!
师:那作者是如何看待老信客的呢?
生:我觉得作者对老信客的遭遇是非常同情的。老信客对新信客的万般叮咛及殷切希望也能体现出他高尚的职业道德。
生:写老信客是为了交代年轻信客做信客的原因。
师:很好!还有吗?
生:先写老信客,就强调了信客工作要讲究诚信。
师:咱们来总结一下。从结构的角度说,先写老信客为后文作了铺垫;从内容来讲,交代了信客从业的原因,还强调了信客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这些使得新信客成为可以让人信赖的信客。
师:年轻信客开始的时候是否愿意做信客?
生:不愿意。
师:为什么后来又答应了?
生:他被老信客的精神打动了。
第二板块——悟——走近信客
师:年轻信客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当信客,后来被老信客的精神所打动,做了信客。信客的工作同学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吗?
生异口同声:苦!
师:接下来,让我们走近信客。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边读边思考,信客的工作很辛苦,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圈点勾画出来。(生埋头勾画。)
师:好,谁愿意把你探究的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文章第3段写老信客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这就能看出,信客很穷,他生活得很不好。
生:沿途投宿,捡便宜的旅馆住,吃饭尽找那种“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的小店。
师:看来做信客不仅收入微薄、不能够致富,而且生活拮据。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信客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从第5段中的“说到城里几条路线时十分艰难,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可以看出信客的工作是很辛苦的。
师:信客是用双脚来跋山涉水,传邮万里确实很辛苦。
生:还因为他身体也不行了。
师:你是从文章中哪里看出来的?
生:文章第12自然段,“年轻的信客也渐渐变老。他老犯胃病和风湿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老人什么都说了,怎么没提起这两宗病?”从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这个职业对身体不好。
师:看来,终年劳碌奔波,当信客还会有职业病。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还有,信客这个职业很凶险。
师:凶险,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
生:从文章的第23段,“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住了”。
师:非常好,请坐。文中“凶险”还表现在何处?
生:老信客一时糊涂,仅仅裁了窄窄的红绸子,却被人糟蹋了一生的名誉,再也直不起腰做人。
师:这也是人生的教训“勿以恶小而为之”,同时我们也感到了诚信是多么重要啊!
生:村里人对他的怀疑。
生:他在城市里被别人诬陷,还被送进了监狱。
师:很好,还有没有?
生:他为村里人办事,可是还要挨骂。
师:是的,他除了忍受风餐露宿,挨饿受冻,还要承受无端的猜忌、憎恨、遭人诬陷、饱受欺凌。同学们,在众多的事件中哪件事最能体现这种凶险?
生:就是他被诬陷私闯民宅,被当做小偷抓进巡捕房这件事。
师:信客辛辛苦苦给他送信,那收信人是怎样对待信客的呢?
生:先说不认识,而后诬陷他是小偷,最后还打了信客两个耳光。
师:看来,这个职业真够危险的。下面我们齐读第20、21段来进一步感受信客的苦和“凶险”。
师:好,我们就以一颗真诚的心来齐读“一次,他带着一封满纸幽怨的信走进了都市的一间房子”开始(生齐读。)
师:面对这种心灵和身体的侮辱,信客是怎么做的?
生:信客说怪自己。
师:能把相关的语句读出来吗?(生读“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出来……蒙受阴影”。)
师:受了侮辱不能说,而且还要为侮辱他的人开脱,可见信客这个职业怎一个“苦”字了得啊!同学们,你们能感受到这种苦吗?(生点头。)
师:信客在工作劳苦、生活困苦、身体疾苦、心灵饱受痛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了几十年,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第三板块——赏——品析信客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在文中勾画出能够表现“信客”性格的句子,并将你的成果与其他同学交流。(生相互讨论。)
生:信客任劳任怨。他理解在外谋生的人,也理解家属,只要有求于他,再辛苦也在所不辞,有时还忍受无端的猜忌和羞辱。
生:他还是个非常诚信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因为当他不当信客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去看望他,这就证明他这个信客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这都是因为他的诚信。
师:很聪明,从侧面展现了信客的诚信无私。
生:他洁身自好,不雁过拔毛,不怕别人怀疑。
生:他待人宽容,从文章第27段“信客对他非常恭敬,请他不必把过去了的事情放在心上”这句话,可以看出他非常大度。
生:老师我补充,他在发财的同乡那里遭遇不公,回乡后没有挑事,也没说他任何坏话,他用自己的屈辱保护了一个家庭,他多无私!多宽容!让我肃然起敬!
生:他还很善良。文章第18段说,“他能不干这挡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们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说明他是凭借一颗善良的心甘愿为乡间服务。
生:信客的阅历还让他增长了才干,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师:奔波劳累的信客生涯尽管一片苦楚,但是磨练了他的意志,增长了他的才干,成为他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是啊!信客在工作劳苦、生活困苦、身体疾苦的情况下,依然坚守了几十年。他任劳任怨,在最需要信客的时候毅然挑起了生死祸福的重担;他诚信无私,报丧时他会绞尽脑汁用委婉的语气劝慰家属;他善良宽容,为了不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他选择去忍受无耻的诬陷;在辛苦的历练中,他丰富了阅历,提升了自我,迎来了人们对他的尊敬。
第四板块——评——赞赏信客
师:同学们,现在,当我们再阅读余秋雨的《信客》时,是否又多了一份感动,多了一份敬仰。那么请同学们用最精彩的语言,饱含深情地为信客写一段颁奖词。(生埋头写作)
生:有一种人,他们把一颗颗焦灼的心带向远方;有一种人,他们甘心做鸿雁传书的信者而无怨无悔;有一种人,他们风餐露宿只为架起沟通乡村和城市的桥梁;他们用肩挑,用背驮,用手提,只为送去人间冷暖。
师:生动再现信客之辛苦,情真意切。
生:他在月明星稀时出发,唯有清风相随;他在高山险滩间跋涉,唯有险阻相伴;他在寂寥的途中穿梭,唯有坎坷随行。他用几十载的光阴去传递人世间温情脉脉,换回的却是猜忌、呵斥、诬陷。面对这一切,他选择用几十年的艰辛困苦镌刻下一个“信”字。(掌声响起)
师:生动地再现了信客人性的光辉,你真正读懂了信客,让我们对信客油然而生的一种敬意。
师:斯人已去,精神犹存。信念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在我们的生活里,也有着像信客一样默默奉献的平凡人,我们应如何对待他们?老师想聆听你们的心声。
生:我觉得生活中无私奉献的人很多,像清洁工,他们虽然从事着又脏又累的活儿,但他们美化了我们的环境,他们是可敬的人,但是有时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应该给予所有无私奉献的人以应有的尊重和感激,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要失去了才怀念遗失的美好。
师:说得真好!他告诉了我们要珍惜、尊敬身边默默奉献的人!
小结:普通人也能以崇高的方式生存。信客走了,他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他带不走的,是一个善良的人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刻下的深深烙印;他带不走的,是他在生命的词典中,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
作业: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信客》是一篇感人至深、人文色彩很强的散文。我觉得教师要想引领学生深刻感悟信客的人格魅力,从而深入思考人生,必须以信客的形象为着眼点,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课文蕴涵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的课堂教学注重了如下几方面的安排:
首先,谈话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与文本对话,信客的精神感动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升华。
其次,巧妙预设话题,引领学生与信客对话,使得所有学生都能积极思维,都有机会抒发自己的独特情感。
再次,走进自我,情感得以内化。我设置为信客书写颁奖词这一教学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与信客、与自我的心灵对话,更能深刻体会到信客的人格魅力,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世界与文本的情感世界沟通,文本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净化、提升了学生的心灵世界。
不足之处:
第一,学生在教学中能感受到信客的任劳任怨、待人宽容、诚实守信、默默奉献等精神,但这些感受是零散的,肤浅的。在教学中如果适时地介绍余秋雨及其散文意蕴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信客是凭着这些美好的品质,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追求,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营造了自己的精彩人生,这样学生对信客的形象就上升到生命和人生的高度。
第二,学生通过朗读,可以更好地走进作者、走进课文,使课文的思想感情流入心田,激起共鸣。而品味语言和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点做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