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敏
摘 要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它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学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向学生推荐书目,并且通过制定计划、传授方法、举行活动、形成合力等方面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博览益书 授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Make Reading after School Become Children's Nutritious Meals
ZHAO Minmin
(Jiangsu Suzhou Xiangcheng Likou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133)
Abstract Reading after school, as the continuation and supplement of reading in class, can not only extend the students' vision but also expand their knowledge. Teachers should recommend these suitable books to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demands. What's more, teachers can instruct the students on reading by making plans for them, offering methods, holding activities, encouraging them reading together and so on. Thus the Chinese attainment of students can be improved and their spiritual world can be enriched.
Key words reading after school; extensive reading; offering methods
1 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读物,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读什么?这是课外阅读的关键。笔者认为,推荐阅读书目要从学生兴趣入手,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1.1 因生而宜,推荐书目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外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形式,不同学段、年龄、性格、性别、心理特点的学生,往往有其各自阅读的需求。一般来讲,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往往会成为低年段学生阅读首选,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则是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所在。体育、史地、科学、军事方面的书籍往往能引起男同学的阅读兴趣,情节生动的故事书则吸引着女同学。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有的放矢地引荐读物。①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识字较少,认知水平不高,可以以注音童话、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为主,兼顾科学小常识、科学小故事加以推荐阅读书目;对于识字量相对增加的中年级学生,便适量增加儿童小说以及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浅显的历史读物、经典故事、科普读物、科幻类小说;高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认知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可举荐一些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和适合该学段阅读的地理、历史、天文书籍、科幻等作品。
1.2 亲近经典,选择书目
阅读经典著作,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然而,并非所有的经典都能成为孩子们的选择。教师可利用阅读契机,向学生推荐书目,并加以引导。
(1)借助媒介,巧妙荐阅。现在,看电视已成为孩子业余消遣重要内容,一些经典故事改编的电视节目往往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如:教师可在学生观看连续剧《水浒传》后,引导他们去读少儿版的《水浒传》。
(2)借助“故事迁移”,引向经典。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晨会课、活动课给学生读些经典故事片段,精彩处戛然而止,借此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顺水推舟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著。
(3)借助课堂教学,架起课内外阅读桥梁。课文中蕴藏着丰富的阅读资源,适量的课外的延伸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触角。如学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就可推荐学生阅读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引导学生去阅读外国经典小说,感受外国文学的魅力。
2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1 制定阅读计划
生活中,大多学生阅读无计划可言,阅读目的不明确:或是随意看看的消遣性阅读,或是由阅读材料引起的趣味性阅读,或是了解知识、拓宽知识面的积累性阅读,或是提高审美评价能力的鉴赏性阅读。对阅读内容亦无计划性,有着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占有的资源状况、课外阅读时间及个体的阅读爱好来制定阅读计划,加强对计划的检查和评价,教育学生合理安排、利用时间,逐渐形成学生阅读的自觉性。
2.2 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
(1)抓住预习环节,引向课外阅读。我们可尝试将单纯的课前预习助推为“阅读式预习”,让学生上网查找与本文有关的资料,可以是相关的文学作品、作者简介,原著或同一作者其他作品等,也可以拓展为一些背景资料,如军事、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甚至可以质疑文章中的某些疑点。②我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时,要求学生回家上网搜集有关图片、文字资料,有些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将厚厚的资料分门别类罗列整合,其丰富性大大超出了老师的想象。这样的预习,大量超越课本内容的材料自然成为学生们的阅读内容,搭建了一个较高的欣赏平台。
(2)课堂上让学生充分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大幅度增加阅读实践的比重,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内精读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创造一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收获的时间,大幅度增加课内阅读量。像《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教学,文字浅显易懂,我们可以把大量的时间用到了课文以外材料的交流上,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社会人文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课堂就成为提高学生语言基本能力的舞台。
(3)拓宽学生校内阅读时空。课堂教学是学生日常学习的主要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可带领学生尝试关联性阅读,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的同时又拓宽学生阅读面,陶冶学生情操,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每周可以抽出一两课时,尝试加入课外阅读内容,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或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或集体阅读老师推荐的课外书目,或老师带领学生鉴赏优秀文学作品,或由学生代表发表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期间,老师只在其中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课外,可积极鼓励学生到班级读书角学校阅览室借阅书籍,也可布置课外阅读的回家作业,督促学生加强阅读,帮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4)拓展学生课后阅读训练。传统的课后阅读训练,往往停留在抄抄写写,教师可以尝试改变课后作业单一的形式,变抄抄写写为让学生做一篇自选的阅读训练题,引导学生开展由此及彼的扩散性阅读。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后,让学生阅读有关科普类作品,以进一步巩固课内所学到的东西,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3 学会精读,细细揣摩
(1)抓精彩句段琅琅地读。学生课外阅读多用默读,默读利于理解内容和中心。但课外阅读中的精彩句段,亦可要求学生琅琅地读,使学生通过眼、耳、口、脑,化无声的文字为琅琅有声语言的阅读,使学生多种器官同时活动,有助于记忆精彩语段内容,想象情境,感受作品中的意境美、人物美和文辞美。
(2)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体会着读。眼显心声,行露思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她的内心,展示她的精神风貌。作者写人,正是通过对人物想的、说的、做的及外貌、脸部表情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
(3)抓意境想象读。为了引人入胜,作者都比较注意环境描写。阅读作品时,应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展开合理想象,使自己入境入情,和作者产生共鸣,如文章的开篇,或结尾告诉的广阔背景,或渲染某中浓烈的情调,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吸引读者往下读;有的在文中,用对具体事物细致传神的描绘,激发读者的思绪,发生想象和联想。因此,阅读作品中这部分内容,则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沉浸在书香之中。
(4)抓构思、布局联系地读。课外阅读时,应要求学生读了后面联系到前面是怎么写的,读到结尾联系到开头是怎么写的,读了这篇文章的构思、布局,联系自己平时是怎么布局谋篇的。在联系比较中知道一篇文章应该是一个精心雕刻的艺术品,不仅要文辞优美、形象生动,还要巧妙布局,有独具匠心的构思,从而使学生感受读物的结构美,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2.4 学会略读,提升时效
略读,可以是以了解文章的性质、内容和规模为目的,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然后抓住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浏览全文,知晓大意。在课外阅读中,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我们在课堂上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略读文章,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让学生从中受益。
2.5 读写结合,共同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课外阅读不可能只是读读而已,而应该是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开启学生的心智,提高阅读质量。
2.5.1 写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写读书笔记不仅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的收获。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1)摘抄式。文中准确传神的词语,精彩优美的句子、段落可以摘抄下来,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是成语,以及一些特殊修辞手法的句子、段落,便于积累运用。(2)提纲式。为了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编写读物的内容提纲,注意提纲的侧重点。(3)仿写式。学以致用,精彩句子,段落可进行仿写,这往往在激活学生思维的同时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4)心得式。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可以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的书以及书中印象最深的部分,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
2.5.2 研读文章,带动学生阅读
教师可定期选择文章与学生一起研读,探讨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或选择文章精彩之处进行短评,或集体举行“我给大家推荐一篇好文章”活动,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信息,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2.5.3 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故事会
围绕课外阅读的目标举行语文活动,创设阅读情境。比如可开展“小小故事会”、“好书推荐会”、“我最喜欢的一个人或文学形象”读书活动,让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充分阅读,来带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就“我最喜欢的一个人或文学形象”具体而言,要求学生选择你喜欢的人物,课外阅读有关书籍,阅读过程中摘抄相关内容,并对这一人物从以下几点写下自己的看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你为什么喜欢他?你对他有何评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质量,往往可以家校合力,让家长参与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孩子制定阅读计划,做好时间、内容安排,组织家长与孩子一道进行“家庭读书”活动;教师也应积极参加读书活动,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学生各个时期的指导重点,鼓励学生们在节假日多读课外书,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营养餐。
注释
① 高振宏.关于落实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一些思考.教育实践和研究,2010(9).
② 农秀金.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训练.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