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树
摘要: 作者认为语文味包括表达、艺术、沟通、体验、熏陶之五味,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表达之美、艺术之美,引导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获得双重建构之美;引导学生形象地认识世界,体验人类丰富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艺术地表达。
关键词: 语文味语言文字“五味”
读《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8期的一篇文章《怎样让语文课有‘语文味》,乍看标题,语文课的一股馊味就扑鼻而来:似乎许多语文课变味,嗅其味而不知它是语文也。心中甚为疑惑,细读该文,特别是“观察者语”部分,颇感迷惘。观察者认为从四个方面能让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一是滤出“纯”味——教学内容更“单纯”一些;二是品出“本”味——语言品味更“充分”一些;三是探求“真”味——探究过程更“深入”一些;四是突出“个”味——教师个性更“彰显”一些。笔者认为,观察者提出的这四点,高度概括,只有第二点具有“语文味”,其他三点放之其他所有学科而皆准也,何来语文味?因此,笔者斗胆谈谈对语文味的看法。
“语文味”的“味”理解为“特征”或“趣味”或“魅力”,这应该没问题。语文有什么特征呢?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什么独特的趣味魅力呢?就如葡萄与杨梅比较,葡萄有什么独特的味道一样。如果把葡萄和杨梅进行提纯,把“甜”“酸”提取出来,那怎么区别葡萄和杨梅呢?所以,应该先分析语文有哪些特征、趣味、魅力,再谈怎样让语文课有趣味更有趣味更有魅力,这才是科学的方法。
何谓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是也。那么,任何书面语言写成的文本,都属于语文吗?是,也不全是。说是,那是因为任何文本都用书面语言写成,离不开语文;说不是,那是因为语文应该还有其本质的界定。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似乎也难以概括语文课程的特征,哪门学科(或课程)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语文只不过表现得更明显罢了。语文到底有何特征,有何“味”呢?笔者揣摩,觉得有如下“五味”。
第一味:表达之美味。语言文字的表达之美。这是语文有别于美术音乐舞蹈,有别于数学物理化学,有别于政治历史等学科的特征之一。各个艺术门类各门学科都有其表达方式。美术用的是线条色彩,音乐用的是富有韵律的声音,舞蹈用的是肢体语言,数学用的数学语言。历史用语言文字表达,但研究的方向却是历史规律历史现象而不是语言本身。语文的特质就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表达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其他学科的表达形式。语言文字是人类最常用的表达工具,几乎人人都会,与吃饭走路一样稀松平常。其他学科中,只有文字语言属于语文范畴。例如数学语言中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类。只有文字语言属于语文范畴。语文的表达工具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之美,掌握语文文字的表达技巧。
第二味:艺术之美味。语言创造的艺术之美。用语言创造的艺术,就是文学艺术。文学艺术门类众多,形式各异,异彩纷呈。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不同的艺术门类又有许许多多的艺术形式。好比走进了江南任何一处园林,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池沼、回廊画檐都能成为赏心悦目的一景。语言文字就是如此神奇,神工鬼斧般地創造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之美。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文学艺术的大观园,观赏领略文学艺术之美。
第三味:沟通之美味。通过语言文本与作者对话的沟通之美。人是群居动物,人类最惧怕孤独,语言由此产生。语言产生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共同的语言将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足以挑战上帝的权能,上帝变乱人类的语言,世界方言由此产生(据《圣经》记述)。语言沟通的力量是巨大的。由此可以看出语言的沟通力量之美。演讲是口头表达的极致发挥,酣畅漓淋地书写是书面语言表达的巅峰。而读者竟然能从别人的语言中知其意,明其思,感其情,悟其理,识其趣,并赏其语言之美。如此的沟通,不是人类之大美吗?这就是语文独特的沟通之美味。
第四味:体验之美味。通过语言文本认识世界的体验之美。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阅读文本就是体验的过程,认识的过程。通过文本体验认识社会人生,体验阅读过程。其他学科也有体验认识的过程,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但语文的体验认识则主要通过语言文字这个渠道进行。
第五味:熏陶之美味:通过语言文本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之美。其他学科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但语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只能通过语言文本,通过听说读写活动获得熏陶。
以上就是笔者对语文特征的看法,这是判断一节“语文课”是不是语文课的标准。“五味”在不同的课型中可能有所侧重,但如果这“五味”全没,那这“语文课”已经变味,变质,不是真正的语文课了。语文教学的“趣味”“魅力”就在这“五味”之中,靠语文老师努力去挖掘。如果要让语文课(或语文教学)更具有“语文味”,那就要努力让语文教学“五味”更浓,“五味”更佳。
如何让语文教学富有“语文味”?语文课的以下活动,都是具有“语文味”的活动。围绕以下语文活动的科学设计,通过活动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听说读写训练,都是能使得语文课更具语文味。大量的名师经典课例是我们研究的材料,这不是笔者要论述的了。
感受语言文字的表达之美:简洁之美,生动之美,华丽之美,委婉之美,阳刚之美,准确之美……;不断丰富自己的表达语言,发现自己的语言特点,培养表达个性。这是语文教学最最重要的任务,是第一任务。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表达。语文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表达特点,不断丰富自己的表达手段,提高语言表达的应变能力。该简洁时就简洁,该繁复时就繁复;该直率时就直率,该含蓄时就含蓄……因时因地因人,随机应变。但是,我们有这么去做的吗?这几乎是个空白!语文味中的“语言味”已经被所谓的“人文性”冲淡,冲淡,冲淡,失去了“语言味”,哪有多少“语文味”呢?
感受语言艺术之美:艺术的形式美,艺术形象美,艺术境界美,艺术智慧美,智趣美,理趣美,情趣美,意趣美,谐趣美……学生喜欢文学艺术,说明他们感受到了艺术的美。仅仅按照文体要素特征(例如什么小说三要素,散文“形散神不散”)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引导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文本对话),获得双重建构之美。遵循阅读心理学规律,规范阅读思路,提高阅读效率,是重点。高耗低效的原因是教学违背了规律,教学不得法造成的。当然,“高耗低效”跟评价体系的弊端也有很大关系。目前,谁也无法冲出“围城”。冲出“围城”的那一天,是语文教学的新纪元。
引导学生形象地认识世界,体验人类丰富的心灵世界:人类情感世界,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孤独寂寞,欢乐幸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请注意,是“形象地认识”,而不是抽象地认识。抽象了,就可能成为政治课说教课了。阅读科技文,内容是自然科学,但我们除了了解自然界科技之外,还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科学精神是如何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进行信息的提取、要点概括上(信息提取能力、要点概括能力的训练,其他学科似乎更需要加強训练,语文课内的训练也只是基础性的训练吧了,这是语文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作的贡献,其他学科的训练则是专业性的训练)。阅读论说类文本,则重点放在作者的逻辑推理上,体会作者理性思维之美。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大量阅读课外书,特别是阅读各个艺术门类的经典作品、观看经典影视作品是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可眼下,语文教学是这样的吗?
引导学生表达。语文课需要写作,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也需要文字表达。学习表达,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任务,其他学科也有学习表达的任务。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更应责无旁贷地教授表达,丰富学生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至于表达什么内容,无论是日常生活交际表达,或者是文学表达,或者专业表达,都必须重在“实用”,重在“乐意”。学生没有表达的需求欲望,不乐意表达,那是瞎折腾;语文课堂设计的表达训练,如果学生根本用不上,没有实用价值(唯一的价值就是应试),只是教师为了应试“虚拟”的脱离生活实际的“神话”,也是瞎折腾。这是当前作文教学最大的毛病。作文教学严重变味变质,已经成为令人作呕的“地沟油”火锅、“三聚氰胺”牛奶,哪来的语文味?
补充一点,至于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问题,这其实不是一个什么高深的问题,不是语文特有的目标,它融于学习过程中,不能剥离出来。在听说读写活动中,在师生的互动中,感受体验熏陶,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不知不觉爱上你的熏陶过程。生命个体有其独特的体验,暂时的合理性体验与个人的合理性体验我们可以分享,老师在这个方面未必就能超过学生。这是每一个师生都在经历的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语文味”不是虚幻的东西,对“语文味”的争论,其实是对语文课程特征性质的争论。如果对语文课程特征认识不一致,那这样的争论将不会停止。
返璞归真,“五味”俱全,则语文味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