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玲
摘要: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呈现出可喜的“争鸣”局面,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上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存量”: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的辨析,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与演进的研究,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研究,四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研究,五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本文在对以上问题研究现状进行择要阐述的基础上,指明其研究的成就及不足,而其不足恰恰应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其要义是在“存量”的基础上实现“增量”研究,其目标指向是不仅从理论上做到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系建构和合理提炼,而且要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塑型。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005-06
长期以来,从理论、制度、实践的层面上研究社会主义的成果颇丰,而从价值视阈对社会主义研究的成果相对比较薄弱。一般认为,我国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研究起步较晚,勃兴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最早着手的是一些从事价值哲学研究的学者,他们从价值哲学视角思考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据统计,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者关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最早能见到的是北京大学薛汉伟教授1989年发表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概念中的地位》、王锐生教授1990年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和价值观》以及万智先生同年发表的《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等三篇文章,从此拉开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的序幕。其后影响较大的是2005年在《科学社会主义》杂志上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进行的系列讨论。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2009年以后,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稍有跌落,但是,这种跌落并非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已经达成共识。恰恰相反,这种跌落只能说明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陷入一种困境。由于许多无法达成共识的结论和许多混淆的理论,令研究者暂时有所旁顾,这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还处于探讨阶段,还有许多需要理论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的领域,这一情形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难度和理论深度所在。从总体上说,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呈现出可喜的“争鸣”局面,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上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存量”: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的辨析,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与演进的研究,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研究,四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研究。五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本文在对以上问题研究现状进行择要阐述的基础上,指明其研究的成就及不足,而其不足恰恰应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的辨析
由于定义之间解读的巨大间隙和混杂,以至于学界至今也未能摆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的争论。
早在1988年,王玉棵教授就在《价值论研究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归纳出学界对于“价值”的表述:第一种看法,认为价值是关系范畴。它表示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或是客体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第二种看法也认为价值是关系范畴,它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第三种看法,认为价值是属性范畴,主要指物的使用价值;第四种看法,认为价值是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或反映;第五种看法,着重从动态来说明价值,认为价值是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建立的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关系;第六种看法,认为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范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价值范畴。2002年,王玉棵教授又将价值本质归纳为主观价值论、客观机械论、主客体关系论三大类型和意义说、满足需要说、兴趣说、情感说、欲望说、先验性质说、情境说、功能说、有用性说和结果内在性质说十种观点。2007年,李德顺教授又提出,价值有五种不同的分类方法,第一是观念说或精神存在说;第二种是实体说:第三种是属性说,又可分为客体属性说和主体属性说(或人的本性说);第四种是关系说,关系说也存在主观论和客观论之分;第五种是实践说。他对这些不同的价值做了自己的界定,其中第五种是他所认同的关于价值的本质的界定。田海舰、邹卫则认为,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中,关系说或主客体关系论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价值是客体的属性、结构同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形成的一种客观现实的关系,具有客观性;同时价值又具有主体性,具有属人的特征。”以上这些都为我们认识“价值”这一概念提供了启发性思路。其实,在笔者看来,要理解“价值”,必须理解价值的构成要件,主体、客体和链接物。主体客体并不存在过多的争议,主体是人,客体是物,对于究竟是什么联系了主体和客体,主客体之间究竟谁更为重要,谁处于支配地位则成了这个问题研究纷争最多的地方。只有利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才能真正理解价值的概念。主体和客体并非生来就有。它们是历史发展的一种结果,在猿通过劳动转化为人的那一瞬间,这一关系才最终确立。人类为了生存而对自然界物质的汲取,是对价值的最初阐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则昭示了人们除了生存需要外,还有其它的需要。因而,价值是在实践中不断扩展的一个概念。
“价值观”同样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文崇一教授认为,价值观就是一个社会或一群人用以衡量事物和行为的标准。价值观会影响人的行为,有时甚至决定人的行为。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便可能产生什么样的行动。王玉棵教授认为:“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般的或基本的观点,是对价值本质的一般概括,是对各类价值,主客体一般价值关系的基本概括,是价值意识的最高形式。”石云霞教授等则认为,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于价值的本质、功能、创造、认识、实现等有关价值的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并指出价值观是个别当中抽象出的一般,从特殊当中概括出来的普遍,因此具有根本性和整体性。吴向东认为:“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意识。”宋惠昌教授对价值观的理解为:“作为一定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问题的基本观点,特别是人们关于人的价值的基本观点,即人生观、世界观、理想、信念、信仰等思想观念的总和。”笔者认为,“价值观”是由“价值”和“观”的一种有机构成,在理解了价值含义的基础上,只需要对“观”的内涵加以把握,便可以完整理解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每个人对价值观概念的理解就是基于自身对价值的理解基础之上。事实上,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并未基于自己理解的价值来继续理解价值观。最明显的佐证为学者在价值概念的理解上千差万别,但在价值观的概念理解上却基本上出入不大。似乎并未能够坚守前后一致的原则。
与“价值观”相似的概念是“价值观念”。李德顺教授认为:“价值观念,即观念形态的价值意识,顾名思义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观念系统,但它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关于某个对象领域的学说系统。价值观念却并不是指一套理论或学说,而是指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取向或态度情感。”也有学者认为价值观就是价值观念,如“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根本价值的看法,是对价值的根本看法,它是观念性的被实际价值运动所决定的东西,同时又对现实的价值关系运动其积极的反作用”;“价值观念,……有时也叫做‘价值观”。田海舰、邹卫也认为,“价值观是价值观念的简称,指人们头脑中有关价值追求的观念。具体来说。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的基本看法、总的观念,表现为人们对该类事物相对稳定的信念、信仰、理想,是人们对该类事物的价值取舍模式和直到主体行为的价值追求模式。”
与“价值观”相似的另一个概念是“价值体系”。王增国认为价值体系与价值观之于价值来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即价值体系是价值的现实性转化在层次和结构上的彰显,而价值观是价值的实质或本质的形而上的揭示与概括。一般来说,价值观统领价值体系,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体系……其实,两者是“价值”的不同侧面,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侧面一样,不能说两个侧面是独立于硬币的,也不能说两个侧面是一回事。李银安也持相似的观点:“‘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它们之间是‘纲和‘目的关系。”宋惠昌教授也认为:“作为反映一定社会中主导意识形态,包括相应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信仰等的价值观或价值观念,主要是从价值观本质内容方面来说明价值观的本质的,而价值体系则侧重是从理论结构这个角度来说明价值观的本质特征的。”马俊峰教授总结出三点学界的看法。第一,把价值体系看作是各种价值规范的体系,看作是价值观念的体系;第二,把价值体系看作是现实的各种价值的体系,不包括价值观念;第三,把价值体系理解为价值标准体系。可见,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大体相同,价值体系与价值观是形式与内容、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价值观统领价值体系,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体系,价值体系是外在,价值观是本质,价值体系容易发生变动,价值观相对比较稳定等等是它们的特征。
相对而言,“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歧义较少的概念。如马俊峰教授认为:“价值观是一个整体,由核心和外围两部分构成。核心价值观是指处于主导地位,代表着价值观念的总体特征,体现着价值观念的基本导向,支配和影响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的价值观。”进而,“一定的核心价值观总是一定价值观的核心部分,一个社会有多少种价值观,就有多少个核心价值观,或者说各种价值观体系都有自己的核心。”[蚓与此看法大体相同,戴木才教授认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价值理念,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长期普遍遵循、相对稳定的根本价值准则,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有的学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为“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则是“既具有社会主义的共性,又有中国的个性,同时还具有时代性”的核心价值观。顾友仁和方爱东认为:“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基本涵义的研究是从辨析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开始的。在此层面,虽然有诸如‘前提抽象论、‘系统内核论、‘形式内容论和‘一般个别论等不同的说法。但人们对于二者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则普遍持认同态度。”
其实,学者普遍认为“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两者有紧密的联系,互为辩证关系。如戴木才教授和田海舰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李培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看法和最根本的观点,它表现为理论化、系统化的概念体系,是具有理想性指向性的观念系统,这个观念系统蕴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抽象、概括和提炼而成的。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观念模型和崇高理念。两者缺一不可,不能有所偏颇。
由此观之,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是庞杂的,亟须系统的梳理与澄清,尤其是沿着“社会主义一价值观一核心价值观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线索厘清相关观念的谱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基本问题。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与历史演进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问题是一个理论热点,也是一个理论难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者较多,由于出发点和视角选择的不同而造成研究结果的差异。有学者认为中国儒家思想为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提供了深层理论资源和方法论依据。罗文东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和深厚的社会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念合乎规律发展的必然产物”。吴新文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获取思想灵感,必须从延续一百多年的世界和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吸收丰富营养,必须从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借鉴经验教训。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既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作为价值观问题的本体论立场和方法论预设,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逻辑框架,并为我们批判性地认识和解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探讨现实社会中合理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原则,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前提和基本方法。李英、盖伯琳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生产力论基础之上的。吴倬、刘新刚则从《资本论》文本的视角出发,认为马克思是“按照商品价值的辩证运动的顺序”即“商品-货币-资本”这一逻辑顺序完成了“对资本物象的解蔽,揭露和批判了蕴含在资本主义物象背后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消解资本主义社会,生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马克思按照相反的方向展开分析。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
记着上世纪80、90年代,还有人认为马克思只有关于经济学领域的价值的概念,不存在自己完整的价值学说体系。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马克思有着自己的完整价值学说体系。例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亦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消除物役、消除人役,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人的真正自由的根本途径,也是把社会、公民凝聚在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在。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围绕这一核心逐次展开。董德刚教授认为:“价值观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提出注重研究和建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研究比较薄弱,需要发掘有关思想资源;二是当代中国价值观问题十分突出,应当予以重视;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不少问题值得研究。”袁祖社教授对学界关于邓小平价值观理论进行了综述性研究,将邓小平价值观有关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和梳理,为我们认识和研究邓小平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观点和较为全面的学术视角。李忠杰教授则认为邓小平的思维中渗透和包含着非常深刻的价值论思想;江泽民同志不仅对价值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大的关注,而且赋予了价值问题更高的理论地位、思想地位乃至政治地位,并且,江泽民同志实际上越来越多地触及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问题;胡锦涛同志提出的重要执政理念,表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正在越来越深入地触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问题紧密相连的是历史演进问题。在这方面,田海舰和邹卫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流变过程,表现为从抽象到具体、从原始的丰富多样性到历史的具体性的展开,表现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革命到建设和改革的转换,存在着革命的逻辑、建设的逻辑与改革的逻辑之间的差异。进而他们从历时态角度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了历史考察,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的提炼与当代建构提供了学理支持和铺垫。学者李晓东从历史维度、社会现实维度、时代超越维度三个维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过程,认为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就是其继往开来的时代精神;从社会现实的维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就是其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从时代超越的维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就是其追求和谐的理性精神,从而得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性质与基本精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的自主创新”的结论。
由此可见,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和历史演进的研究有一定深度,并且都从各自研究的专长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读。因为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出发,似乎都能找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来源,文化的相通性会让更多学者引入更多的看法和观点。但仅此是不够的。在笔者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两个基本的来源,一是理论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史,二是实践来源,即各国社会主义实践以及经验教训所提供的启示。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梳理、解读和审视从经典作家到当代社会主义建设领导者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想,或者从马克思恩格斯到胡锦涛的“一脉相承”中归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而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等非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比较中,在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主义包括民主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分析中,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特征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杨兴林的统计数据显示,学者们共提出了60种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与表述,涉及90多个具体范畴(或判断)。其中,只有1个范畴的表述7种,分别是: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正义或社会正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谐或和谐社会、“三个代表”。2个范畴的表述2种,分别是:人道共赢、互惠互利;以人为本、和谐富强。3个范畴的表述5种,分别是:为公为民、团结互助、和平和谐;以人为本、平等互助、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共同富裕、公正民主、人本和谐;以人为本、和谐、幸福。在60种表述中,多数都是围绕着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自由等能够直接、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范畴进行简洁的组合。吴倬、刘新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6月为止,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各种表述有80种,在80种表述中,出现10次以上的范畴6个,具体是:公平正义32次;和谐28次;以人为本26次;共同富裕20次;自由15次;民主法治11次。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也有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如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是“普遍性和大众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先进性和崇高性、建设性和规律性”,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应该表述为“理想性、稳定性、统摄性、共识性、建设性”等。吴倬教授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统摄或支配地位”的主流思想意识,是指导人民群众实践的具有“根本性、普遍性、广泛社会性和主导性”意义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尺度。
总的来说,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由一个或几个平级的关键词并列起来组成;另一类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由若干要素,按照其内在逻辑关联的层级关系整合而成。就这两类表述而言,前者更加注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诉求,表述简单、直观,但忽略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欠缺整体性认知;后者则从生成逻辑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各个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联,系统性较强。但问题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提炼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识,这是人们当下普遍困扰的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证的双重维度进行深入探研。
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研究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谓功能,是指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属性。通俗地说,就是“能干什么”。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功能,学界争议甚微。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为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理论视野和方法论指导,“起着向内的认同、凝聚和向外的甄别、排斥的强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起着团结海内外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华崛起、为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的强大的凝聚力作用。”
在微观功能层面,学者们主要是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进行各有所重的研究。在政治领域,研究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分别具有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导和激励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统摄和整合中国各族人民力量和对全体公民进行道德教化等政治功能。在经济方面,有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济意蕴进行了阐发,认为其“为经济制度的变迁提供制度解释,并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保证经济制度变迁的方向,为其提供利益整合机制。”在文化艺术领域,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我国文艺学建设中具有“理论指南与启示作用”。还有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意义进行了诠释,说明了其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大众文化良性发展中所起的理论支撑作用。也有学者从比较文化研究的角度提出正确处理价值观念的一元性与多元性之间的矛盾关系。在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学者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众伦理生活和社会伦理秩序的塑造过程。也有不少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进行了系统的论析。
笔者认为,“为了什么”和“能做什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把“所欲”与“所能”相混淆事实上不利于建构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的研究应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既要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对其功能做出预判和严谨的科学论证,更要从社会主义历史实践中勾画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和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模式选择的内在关联,这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非常值得认真地总结,以为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五、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的研究
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主要是从理论维度展开的,即从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可能性、重要性、急迫性等方面入手,进而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构架、建构原则、技术方法、建构内容等。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构架和建构原则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吴向东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等待我们去发现的某种先验存在,而是基于历史运动、历史规律,以及人们价值实践的一种自觉建构。唐晓燕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四个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基础之维、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的历史成果之维、以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借鉴的当代人类社会基本核心价值之维和以儒家价值观为中心的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之维。田海舰和邹卫认为建设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具有鲜明民族精神与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这种价值观最终能否真正确立起来、怎么确立起来成了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他们从分析我国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人手,从学理上和现实基础角度论证了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视阈和建构机制。张俊等认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包容性原则;二是先进性原则;三是精炼性原则。
学界在建构技术方法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尽管提法上略有不同,但总体上都认同表述形式应当力求简明、通俗、易懂、易记。李德顺教授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即坚持“五宜五不宜”:主体宜显不宜隐,层次宜高不宜低,内容宜实不宜虚,形式宜简不宜繁,用语宜熟不宜生。杨兴林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应当简洁明快,便于传播和记忆,同时各个范畴之间应当最大限度地减少包容和交叉,保持相对独立性”。吴倬、王燕群也指出:“必须在人民群众中以通俗、准确、鲜明、扼要的形式表述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体系”,“必须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表述,从而能够成为全社会所真正理解、共同信奉的主导思想原则和价值评价标准体系。”在实践的层面上,学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基本方法论和实施路径的探索上。在他们的文章中,主要从方法上寻找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逐步认同。如在学者刘越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需要认同,而且还需要明晰认同路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宣传告知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路径”、“说理论证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路径”和“实践强化机制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路径”的命题。但是,国内现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受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在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与践行方面都有着积极的研究成果。当然,也有从军人群体和群众群体展开研究的,但是这一方面的研究相对偏少,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综上所述,我国学术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的成果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性,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储备了知识的“存量”。但学术研究的要义在于“增量”研究,即在知识“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以取得学理的可持续增长。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而言,必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起码包括:如何在厘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科学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之既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根本属性,又凸现价值观的“核心性”;如何通过实证研究,提炼出更为适合传播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并使其具有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特质;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球化语境下能够以“一元”引领“多元”;如何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人民群众践履并“内化”成人们的自觉行动的实现机制;如何客观地对社会主义国家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历史进程进行省察,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建构提供基本经验教训方面的历史启迪:如何科学评价中国传统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并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的“同”和“异”,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建构提供重要的参照:如何清晰地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深入地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逻辑架构;如何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证研究,来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未来发展的路径:如何对国外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进行调研,以为增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辐射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等等。这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日显紧迫,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但目前在这些方面,我们仍觉得乏善可陈,需要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而有深度的探研,其目标指向是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从整体上建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框架,形成富于指导、宜于建设、便于践行的理论体系,即不仅从理论上做到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系建构和合理提炼,而且要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塑型,让人民自觉认同和接受这一价值观,从而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自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力量。
责任编辑刘凤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