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内部结构的理论分析

2012-04-29 09:06王金华古江波
理论月刊 2012年7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王金华 古江波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依据,主要对科学发展观内部结构中的发展认识论、发展方法论和发展价值观等要素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认识论;发展方法论;发展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021-05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一个包含着丰富内容和意义的概念。人类在进行发展实践的过程中同时也开始了对发展实践的认识活动,从而也就形成了相应的发展观。温家宝同志指出:“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而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问题的具有科学性的看法与观点。它在实质上是对发展实践的正确的主观反映和思想认识。

党的十七大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提出是对中国乃至世界长期以来的发展经验与教训作出的正确总结和理论概括,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我们可以也有必要分析它的内部结构。关于发展观的内部结构,有学者认为它“是发展认识论、发展方法论和发展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体”。这一见解是很精辟和值得借鉴的。人类的发展实践是一个由发展主体、发展客体、发展目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发展效益等众多要素构成的完整体系,发展观作为发展实践的概括反映和思想理论也相应地是由发展主体观、发展客体观、发展动力观、发展目的观、发展价值观、发展战略观等部分组成的完整体系。因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所以笔者认为:以上列举的发展观的诸要素在科学发展观的内部结构中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发展认识论、发展方法论和发展价值观等要素。下面我们展开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内部结构的主要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一、发展认识论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又称知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强调认识是人对客观实在的反映,申明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进一步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

发展认识论即是对发展的结构、动力、本质、规律等问题的自觉认识,它要回答的是发展是什么、怎么样发展之类的事实性认识问题。发展认识论是发展观的基础和主干部分,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发展主体观、发展客体观、发展理论观、发展动力观诸方面。

1发展主体的决定性

谈到发展,首先要弄清谁是发展的主体。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任何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都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起决定因素的是生产力。人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正如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一文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存过程。”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指出:劳动使猿变成了人,“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一社会”。列宁也多次指出,社会是人的社会,全部历史是由个人活动构成的,离开个人的活动,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同时又用自己的活动创造和改变着社会。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看,人民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社会主体——人民来实现。毛泽东同志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只有坚定地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高速度、高质量地建设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并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才能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人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又是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教育人、提高人、发展人,是建设我们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曾先后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成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这也就为科学发展观提出“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都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思想,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尊重人民、关心人民、发展人民的人民主体思想。

2发展客体的协调性

所谓客体,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所谓发展客体,即发展主体所认识、活动和改造的对象,包括物质、制度、文化和人自身(自我客体)等形态。协调是指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状态,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处于平衡、有序、和谐的一种运动状态,它是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发展态势和进化规律,是人类社会运行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和发展目标。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带有“科学”性质的发展观,从根本上要求在发展实践中遵循协调规律和把握协调需求,确立协调理念和设置协调目标,努力促进和实现发展客体的协调性进步。科学发展观倡导和追求的客体的协调包括两大层次:在宏观层次上,要求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以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微观和主体层次上,则要求促进和实现人的社会关系与阶层地位的协调发展,以及人的身心素质与德才能力的协调发展。

3发展理论的科学性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分析,科学发展观之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它对先进社会科学理论的借鉴、吸收和创造性的运用,因而具有理论形态上的真理属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考察,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质要求。它与当代的世界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所主张和倡导的主流发展理念相吻合。例如: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工业化与城市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理论等等,其中就包含关注民生民主、重视发展效益、追求公正平等、倡导人文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思想,所有这些思想理论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发展的观念形成及政策选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背景与思想来源。从我国国情的客观实际看,可以说科学发展的理念与目标的确立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化、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知识结晶与创造性运用。中国的知识界,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界,向来具有重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弘扬,特别是近十年多来,中国政府和广大学者对社会发展问题在各个层次上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关于发展与现代化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科研成果丰硕,不断推进社会发展理念的更新、进步。也为各级政府的决策起到重要的参谋作用。如稳步改革理论、民主政治理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民主法治理论、统筹兼顾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稳定与公平理论、城镇化发展理论、西部大开发理论、循环经济和绿色GDP理论、国际政治与经济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等,它们直接或者间接地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点。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这些科学的发展理论的创新和支持,那么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真正具备科学的属性,也就不具有大规模贯彻落实的科学可行性。由此还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要使科学发展的理论、目标、规范与实践对策保持科学合理性。就必须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人文社会科学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真正实现社会主义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对经济建设的精神鼓舞和智力支持,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效益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繁荣。

4发展动力的系统性

当代中国的发展是由许多动力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这些动力是一个包括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的利益需求、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群众的奋斗意志以及社会的思想解放等众多动力因素组成的动力系统。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有效、能够指导中国的发展,是因为它正确反映和适应了发展的动力规律及其要求体系,即形成了科学的发展动力系统观。关于发展的动力问题,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曾明确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制定“十五”计划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改革开放动力论”、“科技进步动力论”的提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创造性发挥和运用,也是对30多年以来中国发展的基本经验教训的正确总结。

发展之所以要以改革开放作为动力,是因为它汲取了计划经济长期以来对社会生产力束缚的教训,特别是冲破了十年“文化革命”左倾思想对党和人民群众思想的禁锢。而顺应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确立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壮大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了社会主义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世界,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一句话,改革开放成了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因素。所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发展之所以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就在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创造源泉,科技进步的速度和水平是直接决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们国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亟待改变,具有自主产权的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还不多,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还不强大。正因为如此,党中央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科技进步作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从而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也是推动发展的基本动力,但人的动力和潜能的发挥程度取决于适宜的生存发展环境与文化环境。近几百年来的世界历史表明,市场经济制度是一种最能够激发人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最能够发挥人的潜能和价值最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因此要加快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就必须全面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动力,而且还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就是人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的行为是受思想主导和支配的,思想的解放历来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转型的前提条件。为了加速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通过推进思想解放,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科技进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健全民主法制,形成有效的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的动力系统和保障体系,这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也应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二、发展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改造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所创立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自觉地运用客观世界发展的辩证规律,严格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发展方法论是关于发展的方式、方法、原则以及发展策略等方面问题的理论,它要解决的是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之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问题。发展方法论是发展认识论的逻辑推演和实践展现,有什么样的发展认识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发展方法论;同时发展方法论又是发展决策和发展实践的思想原则和行为先导,有什么样的发展方法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发展决策和发展实践,进而产生什么样的发展效果。因此发展观的创新必然要求和包含发展方法论的创新。发展方法论是一个包含众多内容的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在其方法论层面最主要地表现在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和发展道路的创新性方面。

1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

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选择,科学发展观作为国家倡导推广的主流发展观,内在地包括可持续发展这一本质内涵,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思路是要增强全民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构筑能够有效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的法规政策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和行政工作体系,大力提升人的知识创新能力,加快绿色环保技术的开发利用,要对社会资源、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而又要切实保护;彻底转变社会生产发展方式,由以浪费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以节约资源的高科技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要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增长与人口发展的关系,既维护当代人民的权益,又要为后代人的生存发展着想,保持社会长远健康稳定的发展。

2发展模式的合理性

发展模式是指人为了实现发展目标而选择和实行的方式、方法与道路的统一体,它是由发展理念、发展主体、发展客体和发展工具等要素组成的完整系统。我们这里研究的发展模式的合理性,主要是针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而言。在探索一个国家发展的模式问题上,首先应当选择它的合理性。一般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否合理正确,直接关系到发展的成功与否。因此,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国家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无疑应当指导国家选择更加合理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发展模式的合理性体现在它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模式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途径、方法与形式。也就是说,它是发展主体对于发展客观规律的一种主观反映形式和活动过程。具体到发展模式来说,它既不是现实社会系统中的一种实在要素,也不是社会、自然运动过程本身,而是社会主体对于客体运动规律的一种认识和创造性转化。首先在于发展主体认识和把握自身所处的社会形态的运动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其发展的道路、发展方法与发展形式,即形成发展模式,这是发展模式的产生的必由之路。虽然发展运动规律本身不是发展模式,但它却是发展模式的客观依据。任何国家的正确发展模式的选择,只有真实地反映了其国家和人民的意志,把握本国的国情,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才可能奏效;若脱离了实际,违反了社会发展规律,其国家的发展模式而盲目决定,最终一定会导致国家的发展要走弯路。因此,我们国家选择发展社会主义的模式,一定是与客观的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目标要求的模式,这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的正确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发展模式的合理性表现在发展模式的形式呈现多样性。发展模式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目的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发展范式,它的措施数量多少、发展质量高低是同人们的目的和需要、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以及客体的现状相对应的。由于人们的需要不断增长,社会运动规律具有不可穷尽的深刻而丰富的内在本质及日益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具体客体的现状又是错综复杂和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因而人们要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地去探索、把握和利用社会运动规律,不断探索和实行更多、更好的发展途径与方式,从而使发展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同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美国实行的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德国和北欧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法国和日本实行的是行政管理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模式,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同是实现社会现代化,英国模式与美国模式就有显著的区别,西方模式与东亚模式更有原则区别;同样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区域经济由于发展的水平不平衡,由此造成“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也有多方面的差异。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根源于国情、发展的基础条件的重大差异,反映了人们的观念的多样性、需要的丰富性,另外一方面也表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本质和丰富内涵。在我们这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人口达13亿多的发展中国家里,无论是对国家而言,还是对各个地区而言,运用发展模式合理性的特点,积极探寻符合自身实际的、促进全面进步的发展模式,开拓进取、扎实推进,发展和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壮大综合国力,都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的。

3发展道路的创新性

所谓创新,就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概念化过程。它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不动摇,一定要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引来世界各国热议“中国模式”的话,那么,一串关于中国的组合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奇迹”到“中国经验”,从“中国现象”到“中国精神”,从“中国模式”到“中国道路”,等等,“中国(China)”成了国际最流行的词之一。事实证明,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道路,经受住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风险和自然灾害的严重考验,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稳步发展,正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发挥了巨大威力。

三、发展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

发展价值观是关于发展的价值性与功能效应的认识,包括关于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发展的社会功能与效益等层面的认识。它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为什么要发展,为谁而发展;应当如何定位发展的社会地位和如何看待发展的社会功能;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发展价值目标与发展评价标准;应当依据什么样的价值规范与价值原则来分配发展过程所需要和所创造的价值物品;等等。

发展价值观是发展观的核心与灵魂,发展观创新和建构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进行发展价值观的革新与重建。科学发展观在价值观层面上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1发展价值的至上性

发展在当代中国被认为具有至高的地位和至上的价值。“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确立,“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高层权威论断都反复强调和重申了这样一种发展至上价值观。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强调发展价值的至上性,是因为经济社会的欠发达是制约当代中国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发展是解决当今中国各种问题和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根本举措,加快发展、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必然成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系,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共同的奋斗目标。

2发展目的的人本性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是主人、主体和目的,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国家发展观必然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保障人的平等权益、增进人的安康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在实践层面使广大人民群众既共谋发展大业、共事发展之责,又共享发展成果,防止产生各种形式的官民关系颠倒、收益与成本不对称,以及公共权力损害公民权利的现象。基本要求一是将人民群众真正置于发展的主体、中心和根本目的的地位上,树立起一切发展行为都要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为了人民的观念,“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检验我们的一切决策”;二是把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和增进作为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努力使各项发展政策和措施的实行能够给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带来利益,力求广大人民都能够享受到发展创造的成果;三是各项改革开放与发展政策的实施都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尽量减少发展的成本与代价,而且这种成本与代价应当由利益主体共同分担:四是注意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消除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焦虑和思想抵触现象,增强人们对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理解、认同和参与程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与规范,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和本质要求。

3发展效益的综合性

发展效益是发展过程所创造的价值产品及其所产生的效用和利益。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效益是综合整体最大化的效益,它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具体评价指标是异质多元、复合集成的,其中既包括经济效益,又包括社会效益;既包括人文效益,又包括生态效益;既包括局部与短期效益,又包括整体与长远效益。上述诸种效益之间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它们对于人的持续性的健康、幸福和全面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任何一种效益的降低、短缺与丧失都不符合人的长远、整体和最大利益,因而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价值观。就能充分调动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更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坚定地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责任编辑刘宏兰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中专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
诹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