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 陈旭 王雪平
〔摘要〕依恋是儿童和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亲密的情感联结。然而,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与父母分开,有的与母亲或父亲一方生活在一起,这种长期与父母分离而留守在农村的状况影响了留守儿童的依恋风格。基于现有的研究资料,本文从依恋对象、依恋质量、依恋模式和影响因素这几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状况进行了探讨。今后的研究可从测量依恋的工具、依恋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着手。
〔关键词〕留守儿童;依恋;特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3-0016-03
一、问题的提出
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1969年正式提出“依恋”这个概念,他认为依恋是儿童和主要照顾者(尤其是父母)之间的一种积极的、亲密的情感联结。鲍尔比曾在他的研究中提到儿童与母亲的分离可能导致后来的精神病理学疾病。张明红认为早期依恋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婴儿对自己、对父母和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以及产生积极的探索行为和勇敢的交往行为。这不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有重要作用,为儿童社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依恋早期的形成情况对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其他地区打工,儿童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已达到2290.45万,而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
在国外,虽然没有农村留守儿童这种说法,但有研究表明在美国从1970年到1997年,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18岁以下儿童净增了76%,到2001年时,已有240万的孩子由他们的祖父母抚养,近年来有超过400万的在校学生最初是由祖辈抚养的。
留守儿童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与父母分开,有的与母亲或父亲一方生活在一起,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与另一方相处上几天。许多研究表明,这样长期与父母分离而留守在农村与祖辈们生活在一起,对留守儿童的依恋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本文从依恋对象、依恋质量、依恋模式和影响因素这几方面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状况。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特征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对象
有研究表明,非留守儿童的依恋对象集中在母亲、父亲和朋友;单亲外出儿童的依恋对象集中在母亲、父亲和朋友;双亲外出儿童的依恋对象集中在照顾者、母亲、父亲和朋友。也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内部出现了农村留守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质量显著高于对父亲、朋友和照顾者的依恋质量。
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对象会随着父母的外出数量而发生变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一样,依恋的对象并不止一个。鲍尔比曾提出婴儿的依恋对象一般不止一个,与这些依恋对象的亲密程度也不尽相同,它们形成了一种“依恋层次”。这些留守儿童即使与父母一方或双方有了分离,但父母仍然会成为他们的依恋对象。只是父母外出的数量不同,孩子的依恋对象也会不同。在农村,一般单亲外出打工的家庭多为父亲外出,而母亲还是留在家里照看孩子。有研究发现,农村儿童对母亲更加信任和依恋,对母亲有较多的情感回报,表现出不平等特点。因此,大多单亲外出的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依恋对象没有差别。
然而,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的最主要依恋对象已经由母亲转变为了照顾者。侯雪薇的研究指出,可能是因为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儿童倾向于依恋那些能够激起特定情感与行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个体。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的需要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及时满足,因此,可能会使平日与儿童接触最多的照顾者取代父母成为他们最主要的依恋对象。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
国外有研究发现,更换照顾者、寄养方式等会改变儿童对父母的依恋质量[1]。彼得(Peter)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表现出更高的依恋质量[2],而留守儿童主要表现为不安全型依恋。国内也有研究发现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的亲子依恋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在留守儿童内部也出现父母均外出务工比父亲一人外出务工的留守初中生依恋质量显著更差,安全性更低[3]。还有研究提到,单亲外出儿童与父亲、母亲、同伴的依恋质量性别差异不显著;而双亲外出儿童与父亲、母亲的依恋质量的性别差异显著,女生与父母的依恋质量好于男生。
以上研究的结果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但仍旧可以看出,父母外出的数量对留守儿童依恋质量产生了影响,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好于双亲外出的依恋质量。
但也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测量工具等有一定关系。这些研究测查的是不同地区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环境、地域文化背景、留守情况等这些因素都不一样;在测查的过程中所用的测量工具也不一样,都是翻译国外量表进行了一定的编制修改然后进行的施测,并且在翻译修订过程中都是针对所测地区的留守儿童特点而改编的,虽信效度都比较高,但所测内容不完全相同。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模式
鲍尔比认为早期的亲子依恋模式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是因为儿童在早期形成了“内部工作模式”。有研究表明,单、双亲外出儿童不同依恋系统之间均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尤其是双亲外出的儿童特有的照顾者也与其他依恋对象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张杉杉[4]和李彩娜[5]也认为同一维度不同依恋对象之间均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还有研究认为父母依恋与朋友依恋间具有显著相关[6]。
从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依恋的模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各种依恋模式之间还有着一定程度的相关,但彼此也有一定程度的独立。父母依恋对朋友依恋和照顾者依恋的影响不尽相同,说明各自的功能也不完全相同。目前,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农村留守儿童依恋风格和依恋模式的研究还较少,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三、农村留守儿童依恋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比较或者在其内部比较,依恋对象有一定的变化,依恋质量也都不高,绝大部分为不安全依恋。总结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状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及其与父母的联系频率会影响其依恋质量。无论是单亲外出还是双亲外出,与孩子联系频率越高,依恋质量越高。也有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更倾向于对留守初中生父母依恋质量产生影响,而父亲教养方式更倾向于对留守初中生同伴依恋质量产生影响[3]。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依恋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
其次,儿童自身的性别因素、来自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亲子之间的互动频率都会影响留守儿童的依恋状况;父母外出的数量也会影响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这说明留守儿童的依恋状况是受多方因素影响的。留守的环境、亲子之间的互动模式、年龄等自身因素或来自父母的其他因素等是否会对农村留守儿童依恋造成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查证。
四、小结与展望
目前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依恋研究还不是很多,我们还可以从更多的方面着手。
第一,在测量工具方面还需要加大本土化力度。农村留守儿童是我们国家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但我们却没有自己编制的一套专门测量留守儿童依恋状况的问卷或实验方法。基本上都是把国外的依恋问卷翻译过来,稍加修改就拿来施测,没有去考虑地域、文化等本土化因素。
第二,没有人对留守儿童依恋进行过系列的追踪调查研究。有学者对有农村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成人依恋展开过调查研究,发现曾有过农村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依恋质量低于一般大学生,表现为不安全依恋类型的比例更高,依恋回避也高于一般大学生,对成人的依恋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9,10]。未来可以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探讨每个不同阶段留守儿童的依恋都会有什么特点,由此采取适当的干预,以减少在以后的成长中形成不安全依恋。
第三,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是否具有稳定性也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马伟娜等综合国内外研究,验证了鲍尔比依恋理论的核心假设,即婴儿时期的依恋模型影响着个体成年后的依恋表征,依恋具有稳定性[11]。但留守儿童的依恋是否也符合这样的假设而具有稳定性呢?这也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第四,现已有的研究认为儿童的性别、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与父母联系的频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状况产生了影响。但有学者发现,儿童的年龄、性别、气质、父母的特点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儿童的依恋造成影响[12]。除了家庭以外,学校环境也是对留守儿童影响较大的社会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除了父母以外,教师是留守儿童的主要支持源[13]。学龄期间的孩子大多时间都在学校,教师和同学会对这些原本缺少亲子依恋的留守儿童的依恋造成怎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去研究的方面。在今后的教育中,学校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支持。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活动,比如心理健康辅导课、关于依恋的团体辅导、心理剧等。教师和同学也应多用些时间去关心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动向,从生活、学习、思想各方面为他们带去温暖,使他们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形成归属感。
参考文献:
[1]Weinfield N S,Sroufe A& Egeland B. Attachment from Infancy to Early Adulthood in a High-Risk Sample:Continuity,Discontinuity and Their Correlates[J].Child development,2000(71).
[2]Peter Muris,CorMeesters,Marion. Self-reported attachment style, attachment quality and sympl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young adolescent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1(30).
[3]唐玲.青少年依恋量表的编制及留守初中生依恋发展特点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4]张杉杉.初中生的依恋:结构及其相关因素[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5] 李彩娜.青少年依恋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与社会适应关系的追踪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6]Furman Wyndol,Simon Valerie. Adolescents working models and styles for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friends and romantic partners[J].Child Development.2002(73).
[7]王冬梅.家庭背景下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影响因素及策略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5.
[8] 岳永华,张光珍,陈会昌,梁宗保,陈欣银.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2.
[9] 王玉花.有童年期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0,2.
[10] 李晓敏,罗静,吕丽霞,高文斌.承德高校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6.
[11] 马伟娜,曹亮,桑标.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的依恋稳定性[J].心理科学,2009,4.
[12] 宋海荣,陈国鹏.关于儿童依恋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3,1.
[13] 刘霞,胡心怡,申继亮.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编辑 / 于 洪 杨 怡 终校 / 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