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胜 许相媛
〔摘要〕本文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的知识分类观,深入分析和解释了不良习惯的心理形成机制,并采用临床暗示学习技术,在放松训练过程中,通过对三类知识的重新设计和输入纠正中小学生的不良习惯行为,临床效果非常明显。本文还通过举例来帮助家长和教师掌握该技术,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不良习惯;临床暗示技术;程序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3-0013-04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父母上班而不得不让双方老人代为看管,或者过早入托、入园,因此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等到父母注意并发现再去纠正时,说服教育作用已经不大了,即使父母严厉批评、打骂也收效甚微,出现“提醒有改观,过后又原样”的结果,这让许多父母既着急又无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习惯对人生的巨大作用。
一、元认知干预技术的知识分类观
元认知干预技术吸收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积极成果,主张将知识分为三类,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我们平时学习的常识、公理、定理、概念等都属于此类知识。比如“水往低处流”“牛顿三大定律”等。
程序性知识是对外回答“怎么办”的知识。它一般能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自动运行并且表现为能力。它往往以潜意识状态储存在大脑中,所以人们常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当某种条件激活它时,它便自动运行起来。比如书法家写字时,一下笔就知道如何运笔,如何用力。程序性知识以C-A为产生式,其中C为问题情境,即“Condition”;A为对问题情境作出的反应,即“Action”。以书法家写字举例:书法家要写字时(C1),选好写字的位置和布局(A1);一旦选好了位置(C2),就开始运笔用力(A2);写完了字的左边(C3),再写右边(A3)……直至写完。
策略性知识是对内回答“怎么办”的知识,主要指个体对自己大脑内部记忆、思维等活动的调控和指导。比如:教师出了个脑筋急转弯:“1+1”为什么等于6?学生大脑就会思维:“1+1”应该等于2,现在等于6,要么1代表其他的意义而不是阿拉伯数字1,要么这个“+”就是代表其他的运算法则而不是四则运算法则里的加法。教师最后揭晓了答案,第一个1代表算盘横梁上的一个算珠,值是5;第二个1是横梁下一个算珠,值是1,两个加起来等于6。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大脑思维的指导就是策略性知识的运行。
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都是“怎么办”的知识,前者对外解决问题,后者对内监控调节思维方向,大脑中有什么样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就表现为什么样的能力。
二、用知识分类观解释不良习惯形成的心理机制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指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例如,儿童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从这一解释我们可以看出,习惯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具有情境性和可变性,是人与客观世界相互适应中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自动化的,只要条件符合,动作或行为就会出现。
元认知干预技术的研究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朱智贤教授的“条件反射说”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智力观,对不良习惯的形成进行了重新解释和剖析,这种解释让不良习惯的纠正变得易于操作。
(一)早期没获得正确的陈述性知识
不良习惯的形成大部分是由于孩子在这一习惯形成之前没有正确的陈述性知识造成的。比如孩子开始独立地坐在桌子边写字、画画时,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更多地关注孩子写了什么、画了什么,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坐姿;即使父母注意到了,也只是给孩子作正确示范让其模仿,很少通过语言给孩子一步步说明如何去做;即使这些也做了,我们知道这些动作习惯是一系列复杂动作相互协调组合的过程,孩子更多采取地是单纯模仿,而没有真正掌握这些陈述性知识并转化为正确坐姿的指导操作程序,因此孩子学习时仍会出现坐姿不良。归根结底是孩子的这一陈述性知识在大脑里没有形成或者形成了但不优势兴奋。
(二)错误的程序性知识自动运行
在没有掌握正确的陈述性知识,或陈述性知识不够熟练和丰富的时候,孩子更多地是模仿亲人所作的示范。孩子就会在模仿中进行一定的修正而形成自己的动作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强化和巩固,最终达到自动运行,成为一种程序性的动作。因此孩子一旦形成了自己的行为模式就很难再纠正。其根本原因是孩子习得了错误的程序性知识。
(三)缺乏正确的策略性知识
一旦不良习惯养成,父母发现后再提醒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即使这时父母给孩子输入正确的陈述性知识也不管用,因为错误的程序性知识会自动运行。只有当正确的陈述性知识足够优势兴奋,孩子一到习惯条件下就能克服之前错误的程序性知识,以正确的陈述性知识为基础一步一步慢慢改变,形成新的程序性知识时,才能说这个不良习惯的改变成功了。而一些孩子缺乏的就是这种策略性知识。
三、元认知干预技术纠正中小学生不良习惯的理论基础
我们调查发现,孩子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对自身的不良习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正确习惯的陈述性知识也很明白,但就是正确的程序性知识不能自动运行起来。即“想到了或者意识到了坚持一次两次,没想到没意识到就忘了,又回到原先的错误状态中去,从而对改变没有实质意义”。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上的“交互抑制”,即大脑中两种经验或者情绪不可能同时兴奋,实质上是兴奋性水平高的知识经验系统抑制了兴奋性水平低的知识经验系统。也就是说,孩子大脑中不良习惯的程序性知识的兴奋程度高于正确的程序性知识,从而对外界表现为错误的程序性知识,因此,如何让正确习惯的程序性知识优势兴奋起来,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暗示学习原理和放松技术让心理经验高度可塑
临床暗示技术就是通过催眠、放松等训练程序,来保证接受信息者不能运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或思维、情绪情感对其进行评价、反思,而是按照训练师的指导语进行思维、情绪情感体验,从而改变行为的心理学临床技术。放松训练是通过肌肉的渐进式绷紧放松练习,从而达到放松心灵的目的。暗示技术有三个特点:第一,在暗示学习状态下大脑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第二,在暗示学习过程中人的心理经验具有高度可塑性;第三,心理暗示技术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根据这三个特点,我们在临床放松过程中,对当事人输入正确的程序性知识,因为暗示学习的高效性,新的程序性知识就很容易建立且实现优势兴奋,通过多次放松训练就能实现这一程序的自动运行。
(二)程序性知识的精确设计让改变事半功倍
程序性知识说到底是一系列C-A的自动运行,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实质上就是让正确的C-A覆盖旧的错误的C-A,最终能够自动运行。在设计程序性知识的时候,既要做到精确简单,又要符合孩子的行为习惯,并把设计好的程序性知识通过暗示学习,在放松训练中反复输入,最终使新的正确的程序性知识的优势兴奋水平高于旧的错误的程序性知识,根据交互抑制原理,孩子就会在习惯条件下,自动运行积极正确的C-A,从而实现不良习惯的矫正。
(三)情感组织者技术与知情关系原理
情感组织者就是通过风景想象、未来愿景想象或者成功经历想象,调动个体积极情绪的一组语言组块。它通过语言在放松训练中输入,让个体在放松状态下体会到轻松快乐的情绪情感。
思维说到底是检索、运用、加工知识的过程。检索知识时,受到个体当时情绪性质的影响,积极情绪检索到积极知识;消极情绪检索到消极知识。这就是知情关系原理。
在放松训练过程中,通过向个体输入过去的成功体验或者未来的美好愿景等情感组织者,让其产生一种积极愉悦的快乐体验,然后再输入精心设计的正确的程序性知识,这一方面保证了新的程序性知识是在高兴的状态下输入的,个体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个体更容易运行积极的新程序性知识,也就是说,通过情感组织者技术和知情关系原理,使得输入的新程序性知识更容易被接受和运行,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元认知干预技术纠正中小学生不良习惯的实践操作
(一)给孩子解释问题的形成原因
按照上文讲述的原理和机制,给孩子讲清楚不良习惯形成和难以改变背后的心理机制到底是什么,让孩子“心中有数”。
(二)认知调整
主要是给孩子讲解正确的陈述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正确的程序性知识要和孩子一起设计,既要符合孩子行为特点和思维模式又要易于被孩子理解、接纳。
(三)临床放松训练让正确的程序性知识自动运行
1. 在舒缓的音乐中进行临床放松训练,逐渐进入到轻松平静的身心状态,为暗示学习作好准备。
2. 当放松到一定深度后,以语言组块的形式输入调动积极情绪的情感组织者,使被放松者的情绪变得高涨和愉悦,为输入程序性知识奠定情感基础。
3. 输入完情感组织者,稍微停顿后,立即输入程序性知识,即输入一系列C-A产生式。使得正确的程序性知识和积极情绪与习惯条件情景建立联结,形成“条件反射”。
4. 多次重复放松训练以巩固、强化程序性知识和积极情绪与习惯条件情景之间的联结,让这一正确的程序性知识能够在面临习惯条件情景时自动运行,也就是让积极的程序性知识的优势兴奋水平远高于之前错误的程序性知识的兴奋水平。
5. 在实际的学习生活系统中,学生能够运行正确的程序性知识,并能尝到改变的快乐,能够自发主动去塑造积极习惯,实现“要我改变”到“我要改变”的转变。在实际的生活系统中坚持一段时间,不良习惯也就得到根治了。
6. 在改变的初期要对孩子抱有希望,多鼓励,不要负面刺激,这个时候的坚持、信心比技术更重要!
五、教师和家长运用元认知技术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建议
(一)需要强调的一些陈述性知识
1. 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
改变之初困难最大阻力最强,就如同蛇蜕皮一样,刚开始的几天最痛苦,速度也最慢,但坚持蜕到了腰部,疼痛感轻了,速度也快了。所以,克服头三天改变的阵痛,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2. 改变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改变是一个过程,不要期望努力一次就见成效,也不可努力几次不见效就放弃。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质变。一个习惯的养成平均需要21天,所以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 技术方法只是手段,主体努力才是关键
做临床心理治疗的人员都知道,在心理咨询或辅导中,如果来访者主观不努力,一味地寄希望于咨询师或者技术,效果肯定不理想。同理,改变不良习惯,主体不努力,就是做无用功。
(二)激发强大动机来牵引
父母和教师要善于利用孩子的梦想、阶段性目标来激发孩子改变不良习惯的动机。
(三)及时强化
在整个纠正不良习惯期间,孩子如果做得好,要及时强化和鼓励:第一,能够激发孩子的热情;第二,增强孩子的成功预期;第三,产生积极情绪,孩子可以体验到自身改变的快乐。
(四)以身作则共进步
例如,赖床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一起定闹铃,一起起床,相互监督,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五)积极暗示鼓励
教师和父母要经常给孩子塑造信念:“按照元认知技术的辅导坚持下去,你一定行,一定能战胜自己,成为真正的强者;只要你努力不放弃就能成功;我相信你,期待你的改变,加油” 等。这样就会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孩子就更容易有毅力、热情和期待去改变自己,从而产生质变。
(六)制造积极氛围和情景
例如,作为教师可以在班上宣布:“今天看谁坐得最直,听课最认真”或者“谁握笔的姿势最正确”,把这名同学选出来之后给大家作示范,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并且同桌之间相互纠正和监督。
(七)找准时机,快乐开始,快乐结束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教师和父母与孩子进行沟通时,一定要选在孩子情绪轻松、愉快并乐于配合的时候,否则会适得其反。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化实施”(JG09DB17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于学.巧妙地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
[2]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7.
[3]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王耘,叶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5]金洪源.学习行为障碍诊断与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金洪源.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与学生人格的高效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0.
[7]谢春玲,魏晓旭.元认知干预技术对中小学生自信心的高效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0.
[8]王战胜,许相媛.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中小学生考试焦虑应对能力的高效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5.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大连,116029)
编辑 / 于 洪 杨 怡 终校 / 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