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生活学习不良习惯养成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016-12-01 16:13李英
教师·上 2016年6期
关键词:不良习惯教育方法良好习惯

李英

摘 要:习惯是一个人在生活中逐渐养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反应趋势。良好的习惯养成是一个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基本条件,它是人生各方面能取得成功的一个必备要素。从小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出现不良习惯主要有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三个方面的原因,养成良好的习惯要通过课堂教学、示范、言传身教、亲身体验、家校配合这五个策略,循序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关键词:良好习惯;不良习惯;成因;策略;教育方法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个人在生活中逐渐养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反应趋势。良好的习惯养成是一个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基本条件,它是人生各方面能取得成功的一个必备要素,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而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少年儿童普遍存在的 “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不良习惯造成的,由此可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十分重要。

一、小学生生活学习不良习惯的成因

我认为出现以上不良习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成因分析

社会环境是影响少年儿童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许多不良行为的发生,阻碍了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1.社会评价的负面影响,忽略了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

社会评价标准只以分数为重,导致学生、家长也只向分数看齐,而忽略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但分数仍然是整个社会唯一评价人才的标准,无论是小考、中考、高考,甚至是公务员考试,分数都是影响其前程的一张“王牌”,几乎没有任何人会关注个人习惯和品德行为。由此学生从小也就养成了凡事以分数为重的观念,他们不会在平时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久而久之,他们的各种坏习惯也就越来越多了。

2.社区缺乏应有的教育职能

如今的孩子寒暑假经常会待在家里,一味地看电视或者打电脑游戏,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参加户外活动。如果社区能多开展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活动,那么,孩子不仅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能得到锻炼和培养,提高自身的公德心、责任心和活动能力、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甚至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但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没有孩子参加过社区举办的活动,更别提什么活泼、生动的培养方式了。

(二)家庭成因分析

1.家庭环境不良导致学生生活学习习惯差

(1)单亲、离异家庭。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离异家庭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这些父母离异的孩子,多半被扔在家里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而后他们的父母就各自外出打工,或者重组家庭,根本无心顾及被放在老家“托管”的孩子,有的家长甚至平常很少打电话关心一下孩子的生活及学习情况。因此,他们大多性格孤僻,行为散漫,做事不考虑后果。

二年级的刘XX就是一个典型的个案。他的父母离异后各奔东西,谁都不要他,刘XX只能由年迈的奶奶照顾,他的父母常年不跟他联系,更不过问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使得刘XX从内心感到孤独。因为缺乏爱,他心理失衡,导致他用出风头的方法来吸引别人的眼球,引起别人的关注,生活、学习习惯一塌糊涂。他不太讲究卫生,文明礼仪欠缺,在课堂上不能静下心来听讲,做作业时不能认真书写;只要任何地方有一点风吹草动,他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去;完成学习任务拖拖拉拉,与同学相处时也经常发生冲突。

(2)关系不和睦家庭 。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如果孩子从小生活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之中,从小有人陪伴,那样他就会养成许多好习惯。反之,家长如果没心情去关心孩子,也没有精力去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那就更不用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了。

如三年级李XX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她的奶奶是她爸爸的后妈,所以每个人心中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彼此你看我不顺心、我看你不如意,经常为了一点芝麻小事就争吵起来。李XX的妈妈因为成天只忙于应付这类“家庭战争”,所以对她的生活学习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过多关注,自然也就谈不上教育她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了。

(3)留守家庭。 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家庭困难不得不外出打工,而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戚照顾。而年迈的老人们只能管他们吃饱穿暖,无法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进行帮助教育,更别说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了。

如二年级的张XX从小就放在外婆家,因为是男孩被看得特别娇贵,他在家里脾气特别大,稍不顺心,谁都可以打,谁都可以骂。孩子虽然很聪明,但总是自以为是,上课不爱听讲,经常讲小话,老师讲话他顶嘴,不尊重老师和同学,思想总是开小差,作业乱画一气,从不认真书写,并且时常拖拉,不能按时完成。老师每次和他外婆交换意见,他外婆总是说:“他其实什么都会,就是有点毛躁,有点慢,但他就听老师的,希望老师多费心了。”言外之意,就是孩子很聪明,不用担心。正因为家长对待张XX身上所显露出的小缺点抱着无所谓的心态,所以导致孩子产生学习惰性。

(4)忙碌型家庭。忙碌型家庭都有一个通病,家长忙得不可开交。有的父母各自忙于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有的父母忙碌着生意,“一寸光阴一寸金”,他们每分每秒都顾着赚钱,哪有时间引导孩子!这些孩子倒轻松自由,悠哉游哉,逐渐放任自流。吃饭时东张西望,一餐可以吃上两小时;做作业不紧不慢,一小题作业可以写上半小时,往往一边做一边玩,老师都替他着急上火了,他却稳若泰山,不见一丝慌张。

如二年级的张X就这样,他的父母平常都各忙各的,没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没精力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他们一天忙下来已到深夜,对于孩子的学习只能问一句:“家庭作业做完了吗?没做完快点做。”此时的张X想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家长已筋疲力尽,不想检查作业,即使说没做完,等到要睡觉了,家长也会让他睡觉的,所以他就养成了做事拖拉、磨蹭、没有时间观念的坏习惯。

2.家长观点错误导致学生生活学习习惯差

(1)家长认识上的误区 。许多家长认为,无论从学识和品行方面,老师的教育方法都是系统全面的,思想上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孩子是不能碰、不用说的,事事必须依顺孩子,即使孩子逃避学习,不认真完成作业,也认为“孩子还小,应该顺其自然,让他们自由发展,不懂事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长大了懂事了自然而然就会好好读书、懂礼貌,好习惯也会随之形成”。

如一年级向XX的父母由于平时工作很忙,还要照看两个弟妹,对于向XX的学习有时间就看一看,没有时间就任由孩子自己处理,家长的观点是让孩子自由发展,家长不应该干涉太多,应该多保留一点孩子的个性,他们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好不好不太关注。还有二年级的一个学生由于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批评了几句,要她把作业补起来,可等到下课后她却跑回了家,等老师发现后追到学生家里,家长竟带着孩子走亲戚去了。第二天,家长还到学校为孩子求情,说孩子不想写就由她去,不要再逼孩子做作业了。这样的家长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吗?

(2)家长责任心的缺失。 还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家长,他们只顾自己玩乐,从来不管孩子,不注重培养孩子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农村,每当闲暇时,许多父母不是与孩子交流、谈心,而是只顾自己吃喝玩乐、打牌赌博;在城镇,许多父母工作之余,不是多陪陪孩子,辅导他们学习,教育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而是匆匆出门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如六年级的梁XX,读一年级时还是一个十分乖巧听话的好孩子,可自从他妈妈染上了牌瘾后,他的学习态度急转直下,学习也一塌糊涂,他妈妈成天坐在麻将桌上,他放学后也只能在麻将室待着,妈妈赢了钱就会顺手给五元、十元让孩子买东西吃。慢慢地,他迷上了游戏,哪还有心思学习呢!

3.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学习习惯差

(1)家长教育上的误区。 教育上的误区,表现为“两过”,即过多责罚和过分溺爱。由于现在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宠爱,使得大家对孩子同一习惯的评判标准不一,让孩子无所适从,思想上产生混乱。他们不会认为是他们行为习惯不对或不好,只是简单地评判父母哪个对他好,哪个对他不好。

(2)家长的素质不高,难以指导、教育好孩子。 小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特别强,而很多习惯都源于模仿,孩子多次简单重复就自然地形成了习惯。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习惯和性格的最初形成影响是很大的。一些家长语言不文明,热衷于赌博、嗜酒、玩游戏、睡懒觉、随地吐痰,甚至游手好闲,爱说“粗口”,自身素质差,孩子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不良习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

(三)学校教育成因分析

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的认知和培养重视不够。除了家庭的影响外,学校、教师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也不可忽视,课程标准虽然要求以人为本,但教师平时由于教学任务紧、琐事多,加上教育主管部门仅以考试结果评价老师,家长以分数衡量老师,导致教师对不可量化为具体指标的软考查或不考查项目——生活学习习惯不够重视。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坚持不懈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耐心辅导。

二、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建议和策略

面临种种状况,必须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法,以下是我改变学生的一些建议和策略:

1.培养良好的习惯,课堂是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刚开学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坐、立、行、走、文明礼貌、课前准备等常规教育。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首先应该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养成习惯,如“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书本、文具放桌上,抬头挺胸看前方”。课堂上随时提醒学生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坐势,并按照统一的标准提醒学生按要求去做,如“谁能像我这样坐?”学生答:“我能像你这样坐。”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说:“小眼睛。”学生说:“亮晶晶。”我问:“看谁的小星星最亮。”很快学生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我身上。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规范,明确了要求,这样他们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良好的习惯,示范是最好的教育

小学生幼稚、天真、行为不受拘束,常会犯一些幼稚的错误,做出幼稚的举动,如上课坐不住,喜欢随便说话,书写不认真,不遵守纪律,不会扫地等。光跟他们说教不起作用,他们也不太理解。但小朋友天真可爱,模仿力强,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老师的示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学生刚开始学扫地时,我一同参与,教给孩子们扫地的方法,及时表扬爱劳动的学生,激起他们的劳动热情。一两个月后,他们从不会扫地、不愿扫地,到抢着要扫地,并能自觉、认真地完成值日工作。在教学上,我随时去发现那些书写工整、作业认真的学生,并指定他们当“小老师”,帮助那些习惯比较差的学生。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超级粉丝,老师良好的言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训练学生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老师的示范对学生是最好的教育。

3.良好的习惯,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方式

家庭是孩子最初受教育的课堂,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抱怨,说他的孩子不爱阅读、不懂礼貌、做事拖拉等。而他在抱怨的同时忘记他自己从不读书看报,不太会与人交往,做事慢条斯理。孩子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父母的影子,孩子从父母身上看到的“榜样”直接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想要孩子爱学习,父母也要爱读书读报;想要孩子讲卫生,父母也要爱整洁;想要孩子懂礼貌,父母也要尊老爱幼……父母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把子女教育好。

4.良好的习惯,亲身体验是有效方法

小学生最崇拜老师,期望当上小老师、小干部。因此,老师要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劳动委员、领发员、领读员、领队员等,每月一轮换,让每位学生轮流尝试角色的体验(当然要选组织能力强的、自觉性较高的学生)。这些小干部的设立,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这一阶段,我经常用比赛、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如谁每天自觉地扫地、擦门窗,看到地上的纸屑就捡起等,每自觉地做了一次就奖一面小红旗,每月一评,谁得红旗最多便可获得奖品。清洁卫生做好了,可班上还有一件事让人头痛,每次一下课,学生在教室走动,就把桌子撞歪了,等到第二节课上课时,教室的桌子就像一条“蛇”一样弯弯曲曲的,叫人不忍直视。于是我就点几名学生上讲台看一下他们的桌子,并教他们怎样把桌子摆放整齐,再让他们环顾教室四周,他们笑着说:“看到这样干净整洁的教室,心里真舒服!”从那以后,只要上课铃声一响,孩子们就主动摆放桌子,有的望桌子的两边是否对齐了,有的在看两张桌子中间的缝隙是否成一条直线,大约一个月过后,我随时走进教室都是干净整洁的。每天早上领读员自觉地带着同学们读书,课间操时,领队员立刻组织同学们站好队走到操场。我把这种常规要求落实到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树立身边的典型,在班级管理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5.良好的习惯,家校配合是有效途径

不少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忽视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由于学校学生家庭结构的多样性,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单亲家庭等,而这些家庭中,因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差异,多多少少存在或教育思想不正确,或能力不够,或教育方法不当,或为生计所困,造成这些家庭中的反教育行为的存在,以及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存在。我们知道,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使命。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出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时,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纯洁无瑕,可塑性强,只要我们合理、正确地引导和训练,孩子很容易形成正确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家长和教师必须抓住最佳时机,循序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林 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2]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命运[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8.

[3](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刘 锌.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6]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陈 琦,郭佳音.谈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J].上海教育科究,1998,(11).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锦溪小学)

猜你喜欢
不良习惯教育方法良好习惯
养蚕消毒防病的不良习惯及应对
警惕伤肾的不良习惯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饭后不良习惯有害健康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