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绪表达与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关系

2012-04-29 00:44王蓉罗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7期
关键词:儿童

王蓉 罗峥

〔摘要〕采用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知识问卷(Zeman, 1996)和家庭情绪表达问卷(Cassidy, 1995),考察了118名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家庭情绪表达与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的关系。结果表明:相比同伴在场和单独时,儿童在父亲和母亲在场时对生气的表达更多;父亲和母亲对儿童情绪表达的理解性要好于同伴。相比生气和伤心,父亲、母亲和同伴对儿童表达疼痛的接受性更高;男生和女生都对生气的表达最多;三种情绪最常见的表达理由是情绪最小化;生气和伤心最多的表达方式是言语表达,疼痛最多的表达方式是行为-活动。母亲的积极和消极情绪能够正向预测儿童的表达可能性;母亲的积极情绪能够正向预测儿童的表达理解性。

〔关键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家庭情绪表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3-0004-04

一、引言

情绪表达规则(emotional display rules)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获得的、用以指导特定社会情境下的情绪表达,以符合社会期望、促进社会交往的规则系统。在社会交往中,儿童会根据不同的在场者来调整情绪表达,如儿童与老师、同学相处时,比和父母相处更倾向于掩饰真实情绪。由于社会化过程的不同,情绪表达规则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女孩可能比男孩有更好的表达规则知识。

情绪表达规则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个体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在社会交往中,能更好地使用表达规则的儿童消极情绪更少,社会能力更强,得到教师更多的积极评价;拥有更好的同伴关系;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而表达规则掌握较差会导致心理或社会问题,例如,表达规则知识的欠缺与不良的同伴关系、攻击行为相关,并且容易导致社交焦虑和学习不良等问题。

家庭是儿童理解和获得情绪表达规则的重要场所,在儿童情绪社会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家庭情绪表达是家庭成员情绪表达频率的风格,对于家庭成员的情绪表达、社交能力和模式等都有深远影响。情绪表达丰富的家庭,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如何应对各种情绪问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情绪认知和心理功能。已有研究发现,积极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儿童获得更多的情绪知识,以及运用更多社会适应的方式来处理压力和消极情绪诱发事件,对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健康有重要影响。

以往家庭情绪表达对情绪表达规则影响的研究中,家庭都是作为一个整体,但实际上,父母通过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式,鼓励儿童去接受和理解社会规范,对儿童的情绪社会化会产生不一致的影响[12]。对于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发展,究竟是受妈妈情绪表达的影响更多,还是爸爸呢?现有研究对此并未作出解释。

本研究尝试探讨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发展情况,家庭情绪表达与儿童情绪表达规则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爸爸和妈妈的情绪表达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发展影响的差异,以期为儿童的家庭情绪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随机选取北京市小学高年级118名学生,女生72名,男生48名,平均年龄11.47岁,标准差0.70岁。排除家长长期不在身边以及单亲家庭的儿童。

(一)研究材料

1. 情绪表达规则(Display Rules)问卷

Zeman编制,研究者对问卷的内容及表述进行了适当修订。问卷包括4个失望情境(聚会、运动、玩耍、收礼物),发生在4种人际关系类型(父亲、母亲、同伴和单独)中,每个情境可引发3种消极情绪(生气、疼痛、伤心)。要求儿童报告自己在遇到这些情境时的情绪表达,包括表达可能性(4点计分:从肯定不会到肯定会)、表达接受性(4点计分:从非常不好到非常好)、表达理解性(4点计分:从非常不能理解到非常理解)、表达理由(7个类别:人际-好自我、人际-坏自我、人际-坏他人、工具性-积极、工具性-消极、情绪-非控制、情感最小化)、表达方式(7个类别:面部表情、言语表达、行为-攻击性、行为-活动、被动退缩、主动退缩、表达情感)。因单独时无他人在场,故不考察表达的接受性及理解性。

2. 家庭情绪表达量表(Self-Expressiveness in the Family Questionnaire)

Cassidy等编制,分为两个维度,积极情绪表达(23个条目,包括感谢家人为自己所做的事、自己做错了事会向家人表示歉意等)和消极情绪表达(17个条目,包括直接表达出对家人的不满、因为失误而相互指责等),5点计分。本研究中,父亲积极/消极情绪表达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88、0.72,母亲积极/消极情绪表达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87、0.78。

3. 研究过程

研究在学期开学前三周进行。情绪表达规则问卷在儿童熟悉的教室里集体施测。家庭情绪表达问卷装在信封里由儿童带回去,让其父母分别独立填写后封装回收。

三、研究结果

(一)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特点分析

1. 表达可能性的特点分析

表1 表达可能性的描述统计

表2 表达接受性的描述统计

对表达可能性进行2(性别:男、女)×3(情绪类型:生气、疼痛、伤心)×4(在场者类型:母亲、父亲、同伴、单独)的方差分析,见表1。结果发现,情绪与在场者的交互作用显著:生气时,母亲在场时儿童表达最多,p<0.05;同伴在场时儿童表达最少,p<0.001。伤心时,同伴在场时儿童表达最多,p<0.05;母亲在场时儿童表达最少,p<0.05。母亲在场时,儿童对生气的表达显著多于疼痛,p<0.05;对伤心的表达最少,p<0.001。父亲在场时,儿童对生气的表达显著多于伤心,p<0.05。同伴在场时,儿童对生气的表达最少,p<0.001。情绪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男生对生气的表达显著多于伤心,p<0.05。女生对伤心的表达最少,p<0.01。

2. 表达接受性的特点分析

对表达接受性进行2(性别:男、女)×3(情绪类型:生气、疼痛、伤心)×3(在场者类型:母亲、父亲、同伴)的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发现,情绪与在场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儿童表达疼痛时,母亲的接受性最高,p<0.05。儿童表达伤心时,母亲的接受性最低,p<0.001。母亲在场时,对儿童表达疼痛的接受性最高,p<0.001;对儿童表达生气的接受性显著高于伤心,p<0.05。父亲和同伴在场时,对儿童表达生气的接受性最低,p<0.05。

3. 表达理解性的特点分析

表3 表达理解性的描述统计

表4 家庭情绪表达的描述统计

对表达理解性进行2(性别:男、女)×3(情绪类型:生气、疼痛、伤心)×3(在场者类型:母亲、父亲、同伴)的方差分析,见表3。结果发现,在场者的主效应显著,母亲和父亲对儿童表达情绪的理解性要显著好于同伴,p<0.05。

4. 表达理由的特点分析

儿童表达生气时,表达理由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χ2=319.52,p<0.001。选择最多为情绪最小化,第二是工具性-积极,第三为人际-好自我。儿童表达疼痛时,表达理由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χ2=151.53,p<0.001。选择最多为情绪最小化,第二是情绪-非控制,第三为人际-坏他人。儿童表达伤心时,表达理由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χ2=246.08,p<0.001。选择最多为情绪最小化,第二是工具性-积极,第三为人际-坏自我。

5. 表达方式的特点分析

儿童表达生气时,表达方式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χ2=151.76,p<0.001。选择最多为言语表达,第二为行为-活动,第三为面部表情。儿童表达疼痛时,表达方式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χ2=226.24,p<0.001。选择最多为行为-活动,第二为言语表达,第三为面部表情。儿童表达伤心时,表达方式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χ2=156.73,p<0.001。选择最多为言语表达,第二为情感表达,第三为行为-活动。

(二)家庭情绪表达的特点分析

对家庭情绪表达进行2(性别:男、女)×2(父母:父亲、母亲)×2(情绪效价:积极、消极)的方差分析,见表4。结果发现,情绪效价的主效应显著:积极情绪的表达显著多于消极情绪的表达,p<0.001。

(三)家庭情绪表达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预测

为了检验家庭情绪表达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预测能力,进行回归分析,见表5。分别以表达可能性、接受性和理解性作为因变量,回归方程中加入父亲的积极与消极情绪、母亲的积极与消极情绪。结果发现,母亲的积极和消极情绪正向预测了儿童的表达可能性,p<0.05;母亲的积极情绪正向预测儿童的表达理解性,p<0.05。

四、讨论

(一)情绪表达规则的特点

1. 人际类型对情绪表达规则发展的影响

研究发现,相比于同伴在场,父亲和母亲在场时,儿童对生气的表达最多;父亲、母亲和同伴对疼痛的接受性最高;父亲和母亲对儿童情绪表达的理解性要好于同伴,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关系的亲密程度。相对于同伴,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联系是与生俱来的,亲密程度更高,关系更牢靠,儿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产生的消极社会影响要小,因此,儿童有可能对父母表达更多的生气。另一个是社会支持的程度。同伴和父母都是个体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前者只在一定条件下提供有限的支持,后者为无条件支持,能够为个体提供一个更安全的环境来表达真实的感受,并且个体更少体验到紧张。因此儿童对不同的在场者有不同的期望,他们认为父母比他人更可能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消极情绪表达。

2. 情绪类型对情绪表达规则发展的影响

研究发现,相比于疼痛和伤心,儿童对生气的表达最多。从社会功能论的角度来讲,不同类型的情绪表达服务于不同的社会交往目的。表达生气有利于个体消除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障碍,因此表达的可能性最大;疼痛和伤心是因为环境不可控所造成的,表达的可能性也就减小。各种情绪的表达理由中,最多的都是情绪最小化,这可能与中国文化强调内敛、含蓄的特性有关。

儿童对生气和伤心最多的表达方式是言语表达,而对疼痛最多的表达方式是行为-活动。这可能是基于儿童对人际交往的期望,儿童很早就意识到言语表达比其他方式更具有社会接受性,能够用言语表达符合社会期望的情绪。Gnepp和Hess发现,儿童理解和使用语言表达要早于面部表达,可能是由于控制和调节情绪表达需要较高的社会技能以及较好的肌肉控制能力。由于疼痛的不可控制性,儿童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活动来转移对疼痛的感知。

3. 性别对情绪表达规则发展的影响

与西方研究相反,但与徐琴美的研究相一致的是,男女生在情绪表达规则知识上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正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强调情感交流的社会性,在情绪表达时更多考虑他人,父母从小给儿童灌输这些文化要求,因此男女生在这方面的理解很接近。此外,当前大多数儿童为独生子女,社会对男孩与女孩的教育和期望越来越趋于一致,而且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性别教育和社会期望的影响还不明显。

(二)家庭情绪表达对儿童表达规则的影响

与 Cassano等人研究一致的是,母亲在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发展中有更重要的影响,其情绪表达对儿童情绪表达可能性和理解性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母亲的情感比较丰富,作为主要的养育者,与儿童相处的时间更长,能够给予儿童更丰富的情绪交流与指导,对儿童的情绪认知发展起到更大作用。二是母亲对儿童情绪表达更加敏感,能够敏锐地觉察儿童所发出的情感需求,并予以恰当、及时、一贯的满足。并且,母亲适量的消极情绪表达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儿童能有更多机会认识自己的行为如何引发别人的消极情绪反应,由此根据他人的反应来进行情绪调整。因此,鼓励积极或消极情绪表达的家庭,儿童可以获得更多情绪理解和支持,发展更加积极的情绪应对策略。相反,父亲的积极和消极情绪表达都没有预测儿童的情绪表达规则。这可能是由于父亲的情绪比较单一,给予儿童情绪指导的范围和程度较弱,且更倾向于忽视和惩罚儿童的消极情绪表达。

五、情绪教育建议

本研究系统考察了家庭情绪表达与儿童情绪表达规则发展的关系,得出了一系列有一定价值的结果,对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第一,人际类型影响儿童的情绪表达规则,儿童对不同在场者的情绪表达不同,不同在场者对儿童情绪表达的接受性和理解性不同,因此家庭和学校应承认儿童情感的真实性,鼓励和接纳儿童表达合理的消极情绪。家长和教师不要消极地回避、否认儿童所表达的消极情绪,要创造出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让儿童接受、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消极情感。同时,要让儿童理解他人,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求,鼓励儿童用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同学交往,相互帮助,不要嘲笑他人。

第二,情绪类型影响儿童的情绪表达规则,儿童对不同情绪的表达频率、理由和方式不同,因此家长和教师应指导儿童充分认识自己的真实情绪,引导儿童正确地调节和表达情绪,并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策略,如自我安慰、目标转移、轻松化等,以减轻不良情绪的影响。此外,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创设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儿童去探讨故事人物的情绪状态和内心需求,促进儿童情绪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三,家庭情绪表达影响儿童的情绪表达规则,母亲的情绪表达对儿童的表达可能性和理解性均有显著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应重视对母亲情感教育意识的培养,提高母亲的情感修养,但也不能忽视对父亲情感教育意识的培养。在家庭中,父母双方都要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多表达积极情绪,给儿童提供一个积极的情绪社会化的榜样。此外,家长应与儿童多进行情感交流,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提高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Zeman J.,Garber J. D. Display rules for anger,sadness,and pain:It depends on who is watching[J]. Child Development,1996,67.

[2]俞国良,侯瑞鹤,罗晓路. 学习不良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特点[J]. 心理学报,2006,38.

[3]徐琴美,何洁,王旭玲. 儿童的情绪表达规则知识发展及其与家庭情绪表达、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

[4] 张月娇,王振宏. 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运用:发展及适应意义[J]. 心理研究,2010,3.

[5]Sim L.,Adrian M.,Zeman J.,Cassano l.,William N. Friedrich. Adolescent Deliberate Self-Harm:Linkages to Emotion Regulation and Family Emotional Climate[J].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2009,19.

[6] McDowell D. J.,Parke R. D. Parental control and affect as predictors of children s display rule use and social competence with peers[J].Social Development,2005,14.

[7] Cassano M. C.,Zeman J. L. Parental Socialization of Sadness Regulation in Middle Childhood:The Role of Expectations and Gender[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0,46.

[8] Cassidy J.,Parke R.,Butkovsky,L.,Braungart,J.Family peer connections:The roles of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within the family and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s[J]. Child Development,1992,63.

[9] 张金荣,杜春霞,杨丽珠. 3-5岁幼儿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运用[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9.

[10] Cassano,M.,Perry-Parrish,C.,& Zeman,J. Influence of gender on parental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s sadness regulation[J]. Social Development,2007,16.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北京,100048)

编辑 / 于 洪 杨 怡 终校 / 何 妍

猜你喜欢
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2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9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7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0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74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69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