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阳 吴猛
摘 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思路与措施,是保证校内实训室有效运行与高效利用的重要保证。文章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认为应建立权责到位、分工明确的管理组织架构及其管理制度,强化管理队伍建设,加强过程管理,实现实训室资源开放与共享,满足职业教育“高等”属性和创造性教育的需要,促成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内实训室 实训室管理 职业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82;G7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34-02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作为高职人才培养主途径的校内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管理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实训室共享性、开放性不够深入;(2)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弱化职业素质养成教育;(3)管理职责不够清晰,技术与管理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积极性未得到有效调动,管理与服务不到位;(4)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在探索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对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的内涵与目标,基本原则,建设模式、方案及其实现途径等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同时,我们认为,只有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的管理和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考虑(在考虑建设模式与建设方案时就要同时考虑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模式与方法),才能使实训室真正发挥其在高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现结合笔者所在校在校内实训室管理中的实践,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室管理进行探讨。
一、实训室的开放性与共享性
实训室的开放性与共享性,既是实训资源充分有效利用的需要,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的“高等”属性和创造性教育的需要。
(一)使用开放
实训室从空间到时间都要尽可能做到向师生、社会全面开放。
1.实训时间上的开放。结合各实训室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预约开放、定时开放或全天开放模式,或者将几种模式结合起来,通过预约,学生可以随时到实训室实训,并自行决定实训时间。
2.实训内容和空间上的开放。对于综合类实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训项目,自主设计实训方案,自主选择实训资源并完成实训。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要较大强度的实现此类实训,将此类实训纳入到所有技术类高职专业的教学方案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可以先从选修课、课外兴趣小组、技术创新小组、技能竞赛小组等形式入手,由现有技术应用研究能力较强并有在研项目的教师承担与指导,逐步扩大参与教师和学生的范围,最终构成专业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
3.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在完成教学实训任务的同时,主动面向市场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成为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心,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益。
为了实现这样的开放,在实训室资源的调配与布置、实训室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安排、实训规则与指导材料的设计等多个方面都要做好周密的安排,利用全校统一的实训室开放管理系统辅助开放管理工作。
(二)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资源共享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训仪器设备、实训成果等资源的共享;二是管理经验的共享。
实训仪器设备等资源要实现共享,实训室可由学校统一管理和委托院(系)“专管共用”,公共资源集中管理,专业资源分块管理或分块管理与集中管理相结合,属分块管理的要优先保障其他部门的实践教学使用(避免实训资源的过分分散和“私人化”使用)等。笔者所在校对全校性或多个院(系)共用的金工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基础等实训室或跨院(系)使用的贵重设备进行集中,统一由工业中心直接管理;而专业性较强的其他实训室委托院(系)进行管理,工业中心实施管理监督,资源全校无条件共用,根据实训室资源的使用情况,工业中心、设备处可对实训资源进行统一调配。
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必须打破学科、专业、技术、行政管理归属等界限的限制,在场地规划、设备配备、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参与实训的学生等各个方面,均从任务(综合实训项目或技术应用项目)出发来组织实施。
学校的实训室管理职能部门要加强全校实训室建设、管理、实训教学和项目的合作与交流, 分享与推广各方面的经验,促进全校管理水平的共同提升。
学校还应开发完整的经验知识库,将师生在实训或开发项目时的理念、技术、成果等予以保留,存放于公共数据库,供师生借鉴、学习,从而使个人的成果和经验成为学校的公共资源,同时,制作典型实训设备操作使用的方法库(含视频),便于师生在后来的实训或项目开发中方便、快捷地得到帮助,同时也大大提高效率。
二、突出全方位人才培养,强化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应该高度重视,突出全方位人才培养,有目的地、系统地设计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方式与途径,要“仿真”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与标准,按现代企业要求与标准进行实训教学管理,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注意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氛围,加强训导,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素养。
在实训内容上,要引入行业企业技术和标准,使实训教学过程与产品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在实训软要求上,通过仿真真实生产现场的实训室环境与氛围(健全的实训室管理规范、设备操作规程、学生实训守则、安全警示标识等)、特定工种的统一着装要求、实训时间上按时上下班打卡、实训教师和学生班(组)长要进行上班早训、设立专职职业素质训导员督导实训教学秩序、分工合作完成实训任务,强化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养成,重点培养学生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追求卓越、团结协作、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技高为荣、劳动光荣等职业精神与观念,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
规范的管理直至形成相关的行为规范标准并严格监督执行,是顺利达成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目标的保证。
三、管理队伍建设与管理措施的落实
(一)建立权责到位、分工明确的管理组织架构及制度体系
实训室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工作,是保证实训室功能发挥与高效运作的重要保证。学校应理顺管理体制,指定一位校领导分管实训室工作,设立主管实训室工作的行政机构,并根据需要成立各实训室管理机构,理顺实训室管理、实践教学管理、设备资产管理等多个角度管理之间的关系。
笔者所在校设立了实训室工作领导小组,有一名副校长分管实训室与设备工作,实训室工作(以实训室场地资源和日常运行管理为主)由工业中心负责,设备工作(以实训室资产管理为主)由设备处负责,实践教学管理(以实训教学组织与管理为主)由教务处负责。实训室实行学校、学院、实训室三级管理,各学院设实训室工作分管领导,实训室建设由专业主任与实训室主任共同负责、学院分管领导把关、学校职能部门统筹与协调,实训室主任负责实训室日常管理工作,各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与责任分担,相互监督与制约,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实训室相关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实训室的日常管理,笔者所在校实训室根据技术与功能的不同下设实训分室(或实训功能室),实训分室下设实训单元,以实训单元为基础组织教学、具体管理与评价。
(二)建设高质量的实训室技术与管理队伍
实训室技术与管理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实训室的使用效益和实训水平,因此,学校应重视和加强实训室技术与管理队伍的建设,组建专兼结合、动态组合、校企互通的高水平实训室师资队伍。
根据实训室的类型、实训教学的要求等不同,实事求是地配备实训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不同建设模式的实训室有不同的实训室技术与管理队伍,实训室专职技术与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实训设备设施的管理维护、实训室运行与开放、高水平高要求的生产与质量把关、实训项目与教具的开发等工作,而实训教学指导主要由专任教师负责。
1.专任教师要成为名符其实的“双师型”教师。为此,应积极引进双师型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加大具有较长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同时,统筹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定教师下企业的实施细则和考评标准,切实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减少实训室专职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数量,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与效益。
2.大量聘请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实训兼职教师(含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进行适应兼职教师教学特点的制度改革,包括建立兼职教师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同时,在教学时间上提供条件和方便,提高兼职教师待遇,建立兼职教师津贴制度。
3.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培训,聘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师到学校任教、开讲座等,逐步提高实训教师、实训技术与管理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将先进的实训教学和管理方法用于学校实训室管理中。
(三)加强实训室建设规划与论证
学校要高度重视实训室规划、立项等工作,统筹考虑全校实训建设及其资金投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笔者所在校在明确学校建设目标并完成学校总体规划和各专业布局定位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校内实训室的场地与功能,并对各实训室的建设规划进行科学论证,形成统一、中长期的实训室建设方案,分年度建设与实施。具体规划布局上,打破按专业(学科)组建的格局,以专业群为实训室建设的基本依据,学校实训室职能管理部门统筹协调。涉及多校区的情况,在布局上根据技术群或专业群合理规划,在保证学生方便实训的前提下避免较大的重复投入。
在年度建设立项时,以建设规划为依据,按照专业调研、专业论证、二级学院论证审核、学校审核答辩与统筹协调的要求和步骤,严格把关资金投入,再经学校实训室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执行,确保建设资金投入科学、合理。
(四)强化实训室及其资产的过程管理
建立学校统一的实训室日常运行与开放、实训设备采购过程、实训室资产等管理信息系统,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管用结合、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相关的管理标准、规范与流程,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管理记录,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实训室的安全管理极其重要,要加强对实训室安全环境的建设,对特种设备、有毒有害危险物品、易制毒化学品、动物与生物制品、放射性物品等从计划申报、采购、使用、残留物处置等全过程监管,将其管理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以提高管理效果。
四、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层级清晰的学校实训室管理责任体系,明晰职责权限和工作标准,强化实训室主任的职责,建立相对科学合理的实训室建设、管理与使用效益评价及评优体系。结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将教师参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开展实训教学内容改革、开发实训教具等纳入个人绩效考核内容,对实训室及其归属管理的院(系)在实训室工作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对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在年度考核中表彰实训室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基金项目:2008年广东省高教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研究基金课题,2008021号]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杨.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非凡成就和经验[J].中国高等教育,2009(17)
2.沈进莲.关于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8)
3.朱华.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之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7(11)
4.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J].职业技术教育,2004(27)
5.丛佩丽.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辽宁高职学报,2009(4)
6.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总结报告,2009
7.郭扬.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七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8.张辉,吴万敏.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
9.谭属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
(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深圳 518055)
(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