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及策略

2012-04-29 05:28陈金林程昱翔张帅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9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青海

陈金林 程昱翔 张帅

摘要: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研究对于确保农业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和评价青海农业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一些实施策略,以促进青海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旅游;发展模式;青海

一、农业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一)农业旅游的概念

我国学者对农业旅游的界定和认识多元,不是很统一。本文中的农业旅游主要是指利用乡村田园景观、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人文资源及生态景观进行开发;内容可涵盖农林牧副渔,具有游憩、教育、经济、健康、文化和环保等多种功能;主要以城市居民为市场;能够达到体验乡村文化、认识了解农业、转换生活形态、解除紧张生活与舒解身心、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农业旅游的特点

1.乡土性。乡土性是农业旅游最基本的特征。它一方面表现为乡村性,即以优美绚丽的乡村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形态各异的农用劳动器具、乡土气息浓郁的农事节气活动、生活感强烈的农产品现场加工等为资源基础。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如循化县撒拉族绿色家园充分展示了青海黄河沿岸优美的田园风光、撒拉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浓郁的高原农业风味。

2.参与性。参与性是农业旅游的又一大特征。现代农业旅游以各种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农耕农忙中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新生活体验,游客既能观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又能满足参与的欲望,最后还能购得自己劳动的成果,很好地融观光、操作、购物于一体。另外,農业旅游能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这样也可以让他们从中受益。

3.休闲性。农业旅游还具有很强的休闲特性。无论是游客在休闲农场(农庄)的游憩、娱乐、采摘、农作、烧烤、食宿,还是参与垂钓俱乐部在水库、湖泊、鱼塘进行垂钓,又或者在环境优美的乡村度假山庄避暑、避寒,都能够体验农村文化、了解农村生活,达到放松身心、休闲养身的效果。

4.自然性。农业旅游的自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旅游的设施和环境自然,设施一般采用天然的木头、竹材、石材等环保材质,环境的营造也尽量考虑依山傍水、较少粉饰。同时在农村自然环境中,游客的行为也较为放松自然,如在采摘、游泳、捕猎等接近自然的旅游活动中,游客的身心都较为放松自由,提高了旅游的质量。

二、青海农业旅游资源优势

(一)多元生态优势

青海省乡村分布由东至西,随着海拔的攀升,自然环境特征变化多端,呈现出鲜明的立体生态特征。层次鲜明、特色突出的自然生态环境,使青海乡村具有与众不同的观光休闲内涵,决定了青海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多元生态优势。

(二)垄断文化优势

青海乡村文化极其丰富,包括民族民间歌曲、说唱艺术、民族民间舞蹈、民间刺绣、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手工艺以及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物遗址等。由于在青海境内长期居住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少数民族,通过文化相互交流、影响、渗透、吸收和共融,都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不同、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其文化形态原生态保持完好。丰富灿烂的文化遗存、原生态的文化形态,使青海乡村具有无可替代的深度体验内涵,决定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垄断文化优势。

(三)独特风情优势

青海是我国著名的民族文化融合走廊。上千年来,藏、羌,汉、回、蒙古、土、撒拉族文化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此相互融合、互相吸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民族融合的历史为青海乡村创造了丰富的民俗节庆活动,如草原赛马会、河湟花儿会等。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魅力非凡的民俗风情,使青海乡村具有动感多姿的娱乐参与内涵,决定了青海省农业旅游发展的独特风情优势。

(四)产业体验优势

青海以日月山为天然分界,东部湟水流域是主要农业区,西部和南部主要是牧业区。乡村农牧产品丰富,农牧生活悠闲,农牧产业发展迅速。围绕传统资源的产业化生产,如油菜、特色果品、牛羊肉、牛奶等特色农畜产品生产,近年来青海打造了河湟流域特色农业“百里长廊”,初步形成了川水地区的蔬菜,黄河谷地的小杂果,西宁周边地区的食用菌、花卉,牧区的中藏药材产业带。丰厚富集的乡村农牧业,个性十足的农牧生活,使青海乡村具有异彩纷呈的产业发展内涵,决定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产业体验优势。

(五)避暑休闲环境优势

青海省乡村集中区域,光照充足、降水量少,平均气温低,但不特别严寒。冷热适度的“天然空调”气温,四季分明的天然气候,清爽宜人的夏季风光,为青海发展乡村避暑休闲、生态度假旅游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条件,充实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产品结构功能。

三、青海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一)可持续发展模式

青海农业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要关注四大主体(村民、政府、旅游投资商、游客)的利益诉求,发挥四者的力量,全方位满足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游客的相关利益需求。只有协调、处理好农业旅游发展中的这四大主体要素的关系,才能实现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旅游地经济增长且生态环境和文化得到保护,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农牧民增收,社区收益,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投资经营企业获得合理回报,使农业旅游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游客都收益,最终实现农村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见图1)。

(二)总体空间布局模式

根据青海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结合青海旅游总体发展“一圈三线”的战略格局,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总结为两圈两带一区模式(见表1)。

(三)产品开发模式

根据青海省农业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农业旅游市场的发育特点,以及青海农业旅游未来开发建设的方向,农业旅游产品可形成五大产品系列:环城休憩游产品、村庄古镇游产品、现代农牧业科普游、农牧业产业体验游、乡村休闲度假游。

1.环城休憩游产品。西宁、德令哈、格尔木等城市周边农村可充分发挥邻近客源市场的区位优势,以农牧业、农村农事为载体,利用庭院、果园、花圃、农场、牧场等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突出原汁原味的农家牧家风味,为游客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旅游活动,满足城市居民的周末游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的“后花园”。环城各村庄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特点,可选择开发的产品主要有:农牧业观光产品、民俗文化产品、民居家访产品、休闲娱乐产品、特色美食产品、农事参与产品。

2.村庄古镇游产品。以古村镇建筑和新农村建设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民族村庄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

3.现代农牧业科普游产品。利用农牧业科技观光园、农牧业科技生态园、农牧业产品展览馆、农牧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牧业历史、学习农牧业技术、增长农牧业知识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牧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牧园、高新农牧业产业科技园、农牧业博览园。

4.农牧业产业体验游产品。利用规模化的农牧业产业活动和风貌,开发农牧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牧业产业基地游、园艺园林观光体验游。

5.农业休闲度假游产品。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空气、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

(四)“景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实施“景乡一体化”管理,即“一体化保护,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发展”。一体化保护就是要做到,无论是景区、企业、还是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都必须服务本区资源保护,都要参与到本区资源保护中来;一体化管理就是要将本区的一切活动纳入管委会的日常管理之中,对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一视同仁,用管委会出台的管理规章来管理;一体化服务就是在进行景区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景区内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牧民提供相当的教育、医疗、通讯、交通、文化等服务,逐步让旅游区内的原住民与景区共享发展的成果;一体化发展就是把绿色产业和农牧民的增收纳入景区建设和发展的总盘子统筹规划,重视当地农牧民的参与,保障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旅游获得就业、以土地入股利润分成、出售农副产品等利益,做到景区农牧民与景区共同发展,农牧民收入增长与景区收入增长同步。

(五)“前店后园”的绿色发展模式

“前店后园”的绿色体验模式(见表2),“后园”塑造绿色的旅游环境,提供消费的产品,是成本中心,“前店”是消费场所,为园的产品提供顾客,是利润中心。前店后园的布局格式保证了农业与旅游的互补与融合。

四、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一)强化功能区分,丰富旅游内容

根据青海省民族和地区特色,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藝”的原则,发展农(牧)业观光型(田园风光、草原风光)、民族、民俗探秘型(民间艺术、民间歌舞、民族传统展示)、休闲体验型(体验农家生活、种植、养殖、吃农家饭)等产品。具体到每一个村镇,根据种植户、养殖户、文化专业户,农副产品加工户、特色商品经营户等不同特点,建设不同类型农业旅游接待户,体现民俗民情的丰富多彩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二)改变传统旅游经营策略,倡导绿色旅游

一方面要加强实施绿色生产、绿色经营,努力节约,减少浪费,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绿色设计:村镇建设从规划布局到建筑风格以及旅游设施都应追求农村特色,体现地方特色,就地取材。建筑材料应以土、木、石等乡土材料为主,其色彩、风格应与村落气氛协调一致,不能独具一格,破坏乡村的整体氛围和美感。绿色经营: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要考虑环保的要求,绿色食宿——绿色旅游线路——绿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和使用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进行绿色认证:建立绿色饭店,大力倡导绿色农产品、绿色农家乐、沼气农家生态系统等。开发绿色能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倡导风能、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另一方面,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利用现代化的宣传媒介和手段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提高民众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三)示范带动、重点突破

无论从青海经济发展水平、财力承受能力,还是从产业发展方式着眼,青海乡村旅游只能走示范带动、重点突破的道路。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充分市场需求的村庄,作为青海农业旅游的示范项目,走重点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示范带动的发展道路;选择一批在市(州、地)有代表性的村庄,加以重点扶持。示范村庄和重点村庄,进行体制创新探索,在政府指导下,建立村民、企业、专家三结合的经济合作组织,村民以土地、房屋、物质或非物质旅游资源入股,使其充分享有农业旅游经营的受益;对示范和重点村庄,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将成熟的经验进行推广,促进全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

(四)依托高新技术,保持“农游合一”特色

旅游系统各环节的技术含量偏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开拓新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领域,提高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农业旅游最大的特色是旅游者与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观的亲密接触,因此乡村旅游点一定要保持其农业特性。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旅游功能,在农业生产的同时,考虑其旅游功能。“农游合一坚持两栖性”是它成功的关键,脱离农业将使园区失去生存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黄燕玲.基于旅游感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朱孔山.农业旅游开发模式与发展探讨[J].农村经济,2004(6).

3.袁定明.我国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6(9).

4.郑铁,周力.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6(6).

5.黄萍.城郊农业旅游开发中的“三农”利益保障问题——成都三圣乡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6(1).

6.刘春香.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6(2).

*本文系青海大学2010年中青年项目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青海
大美青海
青海颂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