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口语课的反问句教学

2012-02-15 18:23邓雅娜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特指重音例句

邓雅娜

(东北师范大学 留学生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0)

反问句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相当广泛,能表达不同的语气、情感.反问句的学习对留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学生在反问句的理解、运用上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对学过一年汉语的留学生进行了调查,在口语课上分别以在学课文前听对话录音和做课后练习的方式进行,从听录音的情况发现,即使对语气比较重的反问句、单句形式的反问句这些很明显的反问句,也有大约20%的学生不能理解,对反问语气不太重的,简单复句形式的反问句则多达50%的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做课后练习时让学生两人一组,话题是对所买的商品质量和服务员的服务态度表示强烈的不满.本来前边的课文刚刚出现过很多用反问句表达不满情绪的语句,对话时应该能用上,可是我们发现能够用反问句表达不满情绪的学生寥寥无几.即使在中级口语课的课堂上,留学生也几乎很少使用反问句来进行表达,能灵活运用反问句进行话语衔接的就更少.在长期的口语课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结合留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训练.

1 辨析反问句和疑问句

要想正确地使用反问句,首先要彻底弄清反问句和疑问句的区别.反问句是问句的一种,是一种“无疑而问”的问句,答案就在句子中.以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含义,以肯定的形式表达否定的含义.

反问句和疑问句在字面上是相同的,疑问句所包含的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反问句都具备这几种表达形式.在初级的口语教学中可以设计出一系列的句子,通过变换的方式让学生区分反问句和疑问句.

1.1 形式转换

对疑问句来说,特指问句和是非问句在形式上存在着一系列的对立.特指问句是由疑问词构成,负载着疑问信息,答句要针对疑问词进行回答;句尾的语气词只能是“呢”.是非问句是对整个句子表达的命题有疑问,没有疑问词,答句要对整个句子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句尾的语气词只能是“吗”而不能是“呢”.所以疑问句中的是非问句和特指问句是不能互相转换的.

(1)你去过长城吗?

(2)谁没去过长城呢?

例句(1)句是是非问,句尾的语气词是“吗”,例句(2)是特指问,句尾的语气词是“呢”,二者是不能互换的.

但反问句则不同,反问句中的特指问句形式和是非问句形式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在保持意义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二者是可以互相变换的.

(3)他不是去过长城吗?

(4)他怎么没去过长城呢?

例句(3)是是非问句形式,句尾的语气词是“吗”,例句(4)是特指问形式,句尾的语气词是“呢”,二者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反问句的特指问形式和是非问形式之间是能够互相转换的.因为,反问句表面是问句,实际上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是不需要回答的,只是把这个事实通过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既可以用特指问的形式表达,也可以用是非问的形式表达出来,两种形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1.2 疑问词转换

对疑问句来说,其中的特指问句内部,各个疑问代词询问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如“谁”是询问人的,“哪里”是询问处所的,“怎么”是询问方式的…….

这些疑问词在疑问句中是不能互换的,而在反问句中有些疑问词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5)他怎么能通过这次考试?

(6)他哪里能通过这次考试?

例句(5)中“怎么”和例句(6)中的“哪里”是可以互换的.

上述反问句中疑问词互换,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因为在反问句中,各个疑问词都不是实指,不是发出疑问,所以用哪个疑问词,与所要表达的意思关系不大,因此可以互相变换.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反问句和疑问句的字面意思完全相同,但是各自的变换关系是不同的.用做疑问句的特指问句和是非问句是对立的,不能互相变换的,用做反问句的特指问句和是非问句是可以互相变换的.疑问句中特指问句中的疑问词是不能互相变换的,而反问句中特指问句中的某些疑问词是可以互相变换的.在初级阶段的口语课上可以通过这些互换练习来强化学生对反问句的理解、应用,使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分清反问句和疑问句.

2 注重反问句的语音练习

在口语课的教学中,还要设计一些反问句的语音练习,通过教师朗读,学生跟读、辨别的方法,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些感性的认识.

2.1 反问句的重音与疑问句不同

注意反问句的重音位置与疑问句不同.

反问句的是非问句形式重音位置与疑问句的是非问句形式不同.

(7)你不是学过汉语吗?

例句(7)中如果是疑问句重音在“不是”上.如果是反问句重音在“不是”的宾语上,即: “学过汉语”上,则是强调“学过汉语”这个事实.

反问句的特殊问句形式重音位置与疑问句的特殊问句形式不同.

(8)你高兴什么?

例句(8)如果是疑问句,重音在疑问代词“什么”上.如果是反问句,重音在“你”或“高兴”上 .

从以上的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重音在“不是”和疑问代词上就是疑问句,表明确实有疑而问.如果重音在其他位置上则是反问句,表示强调某情况.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反问句的语音时,可以略做夸张地领读,让学生通过重音的位置反复感知反问句不是问而是在于强调.

2.2 反问句的语调、语速与疑问句不同

(9)谁不知道这件事?

(10)谁不知道这件事啊?老师早就说过了.

例句(9)是疑问句,句调一般略为上扬、语速较慢.例句(10)是反问句,句调则不是这样,句调没有反问句那样上扬,语速较疑问句稍快一些.在课堂上可以多设计一些这样的句子对比,让学生每个句子听两遍,一遍是疑问句,一遍是反问句,让学生指出哪个是疑问句,哪个是反问句,通过语调、语速来感知反问句和疑问句的不同.

通过语音方面的训练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反问句,而且能使学生说出更标准、更地道的汉语,准确到位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 注意反问句的习用化表达(某些固定表达方式)

一些反问句在长期的语言交际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句式或带有某些标志性的词语.在口语课的教学中对这些比较固定的表达方式加以总结、练习,则会对学生理解、运用反问句有很大帮助.

3.1 包含古汉语词的反问句

“何”类反问句(“何必”“何况”“何尝”“何妨”……).

(11)吃饭何必在意别人吃多少呢?

(12)外国人都能看得懂,何况中国人呢?

“岂”类反问句(“岂”“岂止”“岂不”……).

(13) 学了三年,岂能白学?

(14)每天岂止是工作八个小时啊?

这类包含古汉语词的反问句,对留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应要求学生强化记忆.

3.2 句首有标志的反问句

在句首用“谁说”或“谁说的”表示否定对方或某人的判断,带有反驳的意味.

(15)谁说我不明白?我就解释给你看.

(16)谁说的老师请假了?我刚才在办公室还看到他了呢.

在句首有“看”、“你看”、“你说”、“你想”.

(17)你看看这个人脾气厉害不厉害?

(18)他说好了又迟到了,你说气不气人?

这样的插入语,有说服对方或希望对方也能有同感的意思.

3.3 带可能补语的动补结构形式的反问句

对得起(“管得着……”“顾得上……”“……错得了”“犯得上……”).

(19)我就喜欢这么说,你管得着吗?

(20)天天忙得团团转,顾得上这些没用的事吗?

3.4 用副词“还”(“……还用说” “……还不行”)的反问句

(21)这么好的礼物,你还不满意?

(22)这么做,还不行?

3.5 “难道”“难道……不成”

(23)他说了那么多谎,难道我们还能相信他吗?

(24)他连饿都不怕了,难道还怕没钱嘛?

3.6 “什么”类反问句

“什么”放在动词后表示“没有必要”或“不应该”.

(25)喊什么?这么晚了还喊?

“有什么”放在谓语形容词前,表示反问.

(26)有什么恨的?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

“有什么”也可以单独作谓语.

(27)这有什么?我半夜三点睡,早上六点还不是起床了.

“干什么”“ 干吗”表示“不必”“不应该”.

(28)你就一个人吃,点那么多菜干什么?

(29)下个月才去旅游,你现在准备干吗?

3.7 “是不是?”类反问句

“是不是”用于句首或句尾表示所提到的事实是意料之中的.

(30)我就知道你准得学习,是不是?

还有很多比较固定的反问句的表达,如:“至于吗”、“管它呢”、“有完没完”……,这里不一一加以总结、说明.

在训练学生使用这些习用化的反问句时,不仅要使学生弄清这些习用化反问句的意义,更要使学生弄清这些习用化反问句使用的场合、对象,否则会造成误会,如:老师讲解完语法之后问学生“用不用再说一遍?”学生竟用刚学的“那还用说?”弄得老师不知道其所以然,学生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4 注重反问句的语用功能

我们发现大部分汉语教材对反问句的讲解只从词语和字面意义,即语义的角度对反问句进行说明:反问句里有否定词,表达的意思是肯定,反问句里有肯定词,表达的意思就是否定.如:把“他是人吗”、“我难道不想去吗”解释为“他不是人”、“我想去”,句式转换虽然完成了,学生似乎也理解了字面意义,但却不知道如何使用.有的反问句即使形式完全相同,但语用功能却是完全不同的.

(31)A:几号考试你怎么能不知道啊?

B:我哪儿知道啊,老师通知那天我又没来上课.

(32)已经说好了下星期走,可我哪儿知道他昨天就走了,太不像话了.

都是“我哪儿知道”可语用功能是不一样的.(31)是为自己辩解,(32)是为了表达不满的情绪.

留学生学习汉语主要是为了交际,所以只懂意思和结构特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知道反问句能用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语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反问句.所以从语用功能上来分析反问句是很必要的.在口语课上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留学生在能够使用反问句的地方几乎都用陈述句代替,很少有学生能用反问句去表达,说出的汉语简单、呆板.在口语课上我们经常能听到类似于这样的对话.

(33)A:他说的汉语太可笑了.

B:你不要笑了,他学的时间不长.

(34)A:我笑和你没有关系.

B:和我有关系啊,他是我朋友.

本来这里正是可以用反问句表达自己的不满、为别人辩解,用地道的汉语完全可以表达出这些情绪.

(35)A:他说的汉语太可笑了.

B:笑什么?他才学多长时间啊?

(36)A:我笑和你有什么关系?

B:怎么和我没关系啊?他是我朋友啊.

但是几乎没有学生使用,虽然是中级口语,听起来根本不地道.所以在口语课上必须结合反问句的语用功能进行教学.针对留学生的特点我们主要从反问句的以下几个主要功能对学生进行训练.

4.1 用来对某些事情加以证实

说话人试图对某些事物加以证实,或告诉对方某些事情已经成既定事实.

(37)你不是下个星期走吗?

(38)他们不已经结婚了吗?

这类反问句语气不是很强硬,说话者的态度比较缓和,只是要证实事情已存在.如果是陈述句语气就会变弱,使用反问句就会强烈表明对客观事实的看法.

4.2 为自己或他人进行辩解

(39)不是你告诉我这么做的吗?

(40)他还小,哪懂那么多事情啊?

这类反问句的语气也不是很强硬,用于婉转地为自己或别人辩解.

4.3 提醒、催促的功能

说话人认为对方本应该了解某种情况或是应采取某种行为,而对方却不是这样,于是就用反问句,提出合乎情理的观点,提醒对方注意或催促其赶快采取行动.

(41)你们不是六点开饭吗?都已经七点了.

(42)家里没有菜了,你还不去买?

(41)旨在提醒,(42)旨在催促.

4.4 引起共鸣的作用

说话者希望能通过反问句这种语气比较强的句子来强化听话者的注意力,激发听话者的联想,使接收信息的人能顺着说话者言语进行积极思维,更好地接收信息,这和陈述句相比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

(43)这么严重的问题,你怎么不马上解决呢?

(44)这小孩太可怜了,咱们不帮他谁帮啊?

4.5 表达不满情绪的功能

表达不满情绪是反问句比较重要的语用功能,当说话人认为某事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情况时,就用反问句表达自己的不满.

(45)除了睡觉,你还能干什么?

反问句所表达的不满情绪有时因具体语境不同而有强弱差异,有时不满中还兼有责怪、反驳、嘲讽、愤怒……例如:

(46)责怪:她是你的长辈,你怎么那么说话啊?

(47)反驳:这个怎么能跟你说的一样呢?

(48)嘲讽:你不是说你很厉害吗?怎么考得这么差?

(49)愤怒:你怎么能拿我的手套当袜子?

这些反问句一般是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有的甚至情绪激动,调门高昂.这类反问句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对象和场合,摆好长幼、上下、亲疏的关系.对待客人、陌生人、长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这类反问句,如果使用不当,会给人留下不礼貌的印象,甚至会引起麻烦.

4.6 表达谦逊、客气的功能

当听到别人夸奖、感谢、道歉或得到别人的礼物时,有时也用反问句,表示自己的谦虚、客气、谦让.例如:

(50)老王:真羡慕你成绩这么好.

老李:好什么?运气而已.

(51)老王:今天很感谢你的邀请.

老李:谢什么,老朋友嘛!

例(50)表示谦虚,例(51)表示客气.

这类反问句主要是一些用于交际场合的客套话.

在口语课的练习中必须着重强调反问句的语用功能来训练学生练习使用反问句,使学生通过反问句的功能来学习反问句,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反问句.

参考文献:

[1]常钟玉.试析反问句的语用含义[J].汉语学习,1992(4).

[2]郭继懋.反问问的语义语用特点[J].中国语文,1997(2).

[3]故韦华,潘文娱,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刘钦荣.反问句、语义、语用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4).

[5]刘松汉.反问句新探[J].南京师范大学报,1989(1).

[6]刘松江.反问句的交际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

[7]于根元.反问句的性质和作用[J].中国语文,1984(6).

[8]赵雷.谈反问句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

猜你喜欢
特指重音例句
汉语特指性是非问的生成机制与信息结构
单词重音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创客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