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平教授针灸治疗中风病经验撷要

2012-01-24 22:13王颖男于学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中风病经筋进针

王颖男,于学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于学平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30年,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不仅精究经典,古为今用,而且注重临床,善于观察,不断总结,勇于创新,对中风病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及治疗方法,疗效卓著。笔者随师学习期间,受益匪浅,现将于老师针灸治疗中风病的诊疗特点总结如下。

1 把握时机、注重痉挛防治

中风主要指现代医学的脑梗塞、脑出血,大约70% ~80%病人遗留偏瘫、失语等残疾,针灸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尽管多数学者主张早期介入针灸治疗,但在时间点的划分方面,标准不一,多是从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等长病程划分。于老师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首次提出了急性脑梗塞应在发病7天内介入针刺治疗的观点[1],认为发病7天内针刺干预的疗效明显优于14天后针刺干预的疗效。

中风偏瘫早期为弛缓性瘫,2~3周后,肌张力开始增高,多转变为痉挛性瘫,表现为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异常运动模式。因此,针刺治疗偏瘫首先要分清是弛缓期,还是痉挛期。在弛缓期要注重防挛,痉挛期要注重治挛。因为中风偏瘫的恢复过程遵循Brunnstrom分级,即弛缓、痉挛、联带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及分离运动等过程。尽管因脑损伤的程度不同,恢复可能停留在不同阶段。但多数病人经历弛缓期后,无论干预与否,自然向痉挛及联带运动阶段转化,并有可能停留在此期而成为后遗症,即痉挛期,此阶段病人已经有一定的肌力,如上肢能屈肘抬臂,下肢能抬离床面,但不能伸肘、伸腕、伸指,无法完成上肢的正常功能,下肢行走呈画圈姿势。因此,于老师在针刺治疗中重视痉挛的防治,强调“弛缓期防挛,痉挛期治挛”是中风针刺治疗的关键。

弛缓期防挛,主要从穴位选择与针刺刺激量两方面入手。传统的针刺方法是依据“治痿独取阳明”,以取手足三阳经穴为主,重在阳明经,这一取穴原则适合于弛缓期开始阶段,并可以重捻转与提插,加大刺激量。但当弛缓期向痉挛期过渡阶段,临床中发现针刺下肢阳明经穴,尤其是解溪、下巨虚、上巨虚、足三里时,引发肌肉痉挛而使足踝及大脚趾不停地背屈与跖屈交替,留在上述穴位内的毫针不停地摇摆,针体在穴内弯曲,病人感到剧烈疼痛,表明将要进入痉挛期,必须注意防止痉挛,尽量延缓痉挛期的到来,以便有足够时间恢复自主运动。此时不宜长时间针刺阳明经,应与少阳经或太阳经穴交替使用,同时针刺应轻捻转与提插,给予适当的刺激量。

痉挛期治挛,根据痉挛的部位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针刺方法。①针对上肢痉挛状态,经过多年的临床摸索,结合中医传统经络学说中的经筋理论,创立了独特的经筋刺法[2]:以腧穴为标志,并在腧穴处或穴旁进针,刺向手三阴经筋。取穴:患侧鱼际、经渠、大陵、尺泽、曲泽、通里。操作:手太阴经筋:鱼际穴直刺,刺入拇短屈肌腱中;经渠穴尺侧进针,向尺侧斜刺入桡侧腕屈肌腱。手厥阴经筋:大陵穴稍向尺侧直刺,刺入指深屈肌腱中;尺泽穴向尺侧斜刺,刺入肱二头肌腱;曲泽穴向桡侧斜刺,刺入肱二头肌腱。手少阴经筋:通里穴向尺侧斜刺,刺入尺侧腕屈肌。得气后施捻转泻法。这一疗法是依据祖国医学的经筋理论提出的,认为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属于病在经筋。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体系,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其功能是约束骨骼,控制肢体屈伸运动。中风后痉挛病机分为虚实两大类:虚证为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实证为风痰阻络、筋失濡养。最终因经筋失于濡养而拘挛,导致肢体屈伸不利。针刺能疏通经络,使气血畅通,经筋得养,痉挛缓解。②针对下肢痉挛状态,提出少取阳明经穴,而以足太阳经穴(委中、承山、昆仑)为主的治疗理念,取得良好的疗效。下肢痉挛状态是下肢前内侧肌肉(伸肌为主)拘急痉挛、下肢后外侧(屈肌为主)则相对弛缓的阴急阳缓状态。祖国医学认为是由于阴阳跷脉脉气失调所致,正如《难经·二十九难》中言:“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阴跷出于足少阴经之照海穴;阳跷出于足太阳经之申脉穴,两者均上行合于目内眦之睛明穴,睛明穴为足太阳经穴,通过足太阳经而通于脑。因此,足太阳经与阴阳跷脉,在经脉结构上紧密相连;在经气输注上融会贯通。通过针刺足太阳经穴,能够调整阴阳跷脉之经气,使两脉之经气平衡,气血畅通,筋肌得以濡养,则痉挛缓解。按照现代医学理论,针刺下肢足阳明经腧穴可能容易兴奋到下肢伸肌,使痉挛加重;而针刺足太阳经穴可能有助于兴奋屈肌、拮抗伸肌的张力,使痉挛缓解。③针对下肢痉挛导致足内翻者,可配合肾与膀胱经穴(跗阳与交信、昆仑与太溪、申脉与照海)对刺法[3],即从跗阳开始,跗阳向下斜刺进针,刺向交信穴;交信穴向上斜刺进针,刺向跗阳穴;昆仑穴直刺进针,刺向太溪穴,太溪穴直刺进针,刺向昆仑穴;申脉穴直刺进针,刺向照海穴,照海穴直刺进针,刺向申脉穴。采用捻转平补平泻手法。每对穴为肾与膀胱经表里相配,并且均与跷脉相关。跷脉出于肾与膀胱经,跗阳与交信分别为阳跷与阴跷脉之郄穴;申脉与照海均为八脉交会穴,分别通向阳跷与阴跷脉。因此通过这种对刺治疗,旨在调整阴阳平衡,疏通跷脉之经气,使痉挛缓解。

2 针灸适量,得气因人而异

于老师治疗中风,在手法方面强调“针灸适量,得气因人而异”的操作原则。因为中风病人多为中老年人,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并且其恢复时间往往需要数月,若针刺刺激量过大,不仅疗效并无明显提高,同时易伤正气,如同“拔苗助长”。

如何行针才能有效,针灸治病,自古认为“气至而有效”,即强调针灸“得气”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得气”即病人有酸麻胀重感,或伴有向某一方向传导;医者手下有沉涩紧的感觉。但这种“得气”的程度应该是什么标准?医者应给予多大的刺激量?一直是针灸学者们在探索的问题。李志道[4]、黄晓卿[5]提出得气并非都如上所述,得气有显性得气与隐性得气之别。上述“得气”即指显性得气,隐性得气是指病人针刺局部无明显感觉。要想使针灸起效,并非针下必须有酸麻胀重的显性得气,隐性得气同样有效。于老师也一直主张针感并非越强越好,针感的强弱与临床疗效并不是都呈正相关。必须因人而异,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所谓因人而异包括两个方面:患者的体质与患者病情。体质主要指患者的神经类型和对针灸刺激的敏感程度,候书伟[6]将人分为6种体质,按敏感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异敏型、超敏性、常敏型、正常型、迟钝型、超迟钝型。病情主要指病程、病人的意识状态、瘫痪的程度与类型等。于老师认为对于敏感型病人,针灸刺激量宜小,取穴宜少,多采用隐性得气。因为接受针灸治疗是取得疗效的前提,针灸水平再高,患者不能接受,就无法产生疗效,并且很多中风病人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过强的刺激容易加重其病情。对于病程短、神志昏蒙、瘫痪重、弛缓性瘫者,针灸刺激量宜大;相反,对于病程长、神志清晰、瘫痪较轻、痉挛性瘫者,针灸刺激量宜小。认为针灸刺激量应遵循“宁小勿大”原则,主张“久留针候气”,留针时间50~60 min,通过针灸效应的累积而获效。此外,针灸的刺激量与穴位也有一定关系,一些神经干所过之处的穴位,如外关、内关、足三里、昆仑、三阴交等穴,容易得气过度,针后病人感觉肢体沉重或针感传导路线上麻痛感持续不减。因此,针刺这些部位时针灸刺激量不宜过大。总之,针灸刺激应适量,以患者感到相对“舒适”,并有疗效为好。

3 小结

导师多年来潜心研究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拓新思路,探索规律,针对中风病的针灸介入时机、痉挛防治、腧穴选择、手法操作等,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丰富了中风病的治疗手段。

[1]于学平,尹继芳,孙晓伟,等.不同介入时机对头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1):730 -732

[2]于学平,滕秀英,孟玉泉.经筋刺法治疗中风上肢痉挛状态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4):20-22

[3]卢洁,于学平,于春林.肾与膀胱经穴对刺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1,40(6):47 -48

[4]陈波,赵雪,王丽,等.李志道教授针灸临证心识[J].中国针灸,2011,31(7):635 -637

[5]黄晓卿.“得气”现象与针效关系的初步观察[J].中国针灸,1999,19(1):19 -21

[6]候书伟.论针灸治疗量控制原则[J].中国针灸,2011,31(7):617-621

猜你喜欢
中风病经筋进针
足三阳经筋与膝关节痛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基于混沌和替代数据法的中风病人声音分析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